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闲话笔试     
李飓 《领导科学》2004,(21):43-43
《三国演义》之“诸葛亮舌战群儒”中有这么一段:“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孔明视之,乃严也。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低头丧气而不能对。”观此文,笔者忽发妄想:诸葛亮参加当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考试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姑妄想之,姑为其度之。公选程序大体上有笔试、面试、民主测评、考察政绩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智慧粟裕     
粟裕将军常自谓:“沧海一粟”。某日,粟裕将军访叶剑英元帅。临别,叶帅扶杖送。粟裕急阻之曰:“老帅相送,不敢当。”叶帅曰:“百战之老将,不简单哪,岂能不送!”叶帅送出大门,粟裕对曰:“沧海一粟,不足挂齿。”叶帅望将军背景叹曰:“战功高  相似文献   

3.
胡林翼曾经感叹:“本朝官场中,全以《红楼梦》一书为秘本,故一入仕途,即钻营挤轧,无所不至。”清人好谈官场秘籍,盖风气使然。其实官场这一套用世之学,套句现成的话,也是古已有之,而且并不“于今为烈”。《庄谐选录》“官诀”条云:今日做官,灵巧圆滑四字缺一不可。有机必觉之谓灵,随缘能转之谓圆,用术不穷之谓巧,遇难不滞之谓滑。苟精熟此四字,做官无不得意者。这属于总则性质,同书另一条“官诀”讲得略为具体:今日官事,应之之道有三:曰应酬,曰对付,曰敷衍。应酬者,宦途进步之所系,得失存亡之所关,不得不以全力赴之也;对付者,己心所不欲而意…  相似文献   

4.
历代开国多用暴力;驭天下之术,多赖文治。西汉陆贾、元朝刘秉忠,对此早有高论。陆原为楚人,以门客身份从刘邦定天下,能言善辩,常在高祖面前称《诗》说《书》,刘邦怒其迂腐,詈之曰:“我居马上打得天下,何用习诵《诗》、《书》!”陆曰:  相似文献   

5.
胡子孙毅孙毅将军九十高龄,身板硬朗,精神矍铄,自言笃定活到100岁。某日,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为将军祝寿,曰:“祝孙老长寿!”将军呵呵对曰:“估计活到110岁问题不大。”又曰:“第一步活到96岁,第二步突破100岁,完全有信心。”  相似文献   

6.
渊得书,笑曰:“密妄自矜大,非折简可致。吾方有事关中,若遽绝之,乃是更生一敌;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使为我塞成皋之道,缀东都之兵,我得专意西征。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徐观鹬蚌之势以收渔人之功,未为晚也。”乃使温大雅复书日:“……”密得书甚喜,以示将佐曰:“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自是信使往来不绝.  相似文献   

7.
河之洲     
太祖见陈友谅镂金床,曰:“此与孟昶七宝溺器何异?”即命毁之。侍臣曰:“未富而骄,未贵而侈,所以取败。”太祖曰:“既富岂可骄?既贵岂可侈?有骄侈之心,虽富贵岂能保?处富贵者,正当抑奢侈。宏俭约、戒嗜欲,犹恐不足以慰民望,况穷天下之技巧,以为一己之奉乎?其致亡也宜矣。覆车之辙,不可蹈也。”(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同是评论陈友谅的镂金床,明太祖的话较之侍臣的话,说得更深刻、更透彻。“未富而骄,未贵而侈,所以取败”,言外之意似乎“既富而骄,既贵而侈”就不会取败了。朱元璋抓住侍臣之论的这种弱点,深入进行分析,指出“处富贵者,正…  相似文献   

8.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间,曾由与求之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曰:然则从之者与?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的因素第一。当今世界之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和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类社会从生存到优化、特色阶段,其核心也是培养和使用人才。古人曰:“人才,国之宝也”。得人才者得天下已为古今中外的历史所证实。人才的开发是改革开放的需要。邓小平同志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  相似文献   

10.
河之洲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提意见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这里,孟子采用了迂回的手法,由远及近,步步进逼,启发齐王认识自己的过失。他先举出两个失职的例子,询问齐王如何处置,意在引导齐王对这类事情有个正确的认识。最后,他才针对齐王失职的事实,提出问题,虽没有点齐王的名,但齐王心里已很明白了。这时候,齐王是很尴尬的,只好“顾左…  相似文献   

11.
权力欲望,难以抗拒;古往今来,概莫能外昔日,诸葛亮隆中一对,使得玄德公慨然叹曰"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随后火烧博望坡,联吴抗曹魏,诡辩保荆州,为颠沛流离的刘备集团积蓄了雄厚的实力。然而在此之后诸葛亮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西进巴蜀,庞统为谋,出兵汉中,法正在侧,而诸葛亮也只能在刘备贸然伐吴的意气用事面前无奈的感慨"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足可见诸葛亮已然失去了刘备昔  相似文献   

12.
<正> 《三十六计》中的第五计“趁火打劫”曰:“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如果对手比较强大,不好直接攻击取胜时,那么趁着对手遇到困难或发生意外时,迅速的采取行动,以达到“乱”中取胜之目的。经营中,平时应非常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准确地掌握着各种“火”的出现和发展状态,待时机成熟时,立刻采取行动,以取得经营上的成功。应知道,当一种商品别人不想要时,或是不喜欢时,  相似文献   

13.
人多有习惯性思维,自古已然,有“路边苦李”的故事为证: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竟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诸儿”看到路边李树挂满果子,想当然地去攀摘,王戎(不知是否“竹林七贤”之王戎)却没屈从于“习惯性思维”,而是来了个“逆向思维”,认定这是苦李,否则早被摘光了,事实果然如此。若说王戎从中得了什么好处?恐怕孩子们会说:少吃了些“苦头”! 故事终归是故事,想得多又累了。何况,又有谁会觉得这故事里有什么现实意义和价值呢?也许这就…  相似文献   

14.
春秋时,鲁人密子贱要去做单父宰。上任前,到一位有才能的渔人阳昼那里索取赠言。阳昼说:“我从小贫寒,不懂什么治民之术,只有两点‘钓鱼’的体会,送给你吧!”密子贱急忙追问,答曰:“世上鱼的种类很多,有一种鱼,碰到钓丝.冲着鱼饵就咬,争相吞食,这是阳鱎,这种鱼  相似文献   

15.
圣人     
希神,少承庭训,以为圣人乃天下之至人,行可为百世师,言可为天下法,必无凡俗之行。视左右,尊长师友皆凡近,不足为伍。乃仰天叹曰:“不得圣人而事之,生何为!”或告之曰:“朱子,今之圣者也。”  相似文献   

16.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这金石之言,可谓千载不易之理。所谓庙算,就是在交战之前就认真地分析敌我形势,经过周密的思考,并在  相似文献   

17.
关于小康社会,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近年来做了许多探讨和研究。本文涉及的三题,主要从传统文化、初级阶段、历史任务诸方面作些初步思考。 “小康”一词,源出《诗经》。《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西汉成书的《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它是古代思想家孔子对春秋乱世进行改造的一种社会理想模式。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宋代理学家朱熹评之曰:“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  相似文献   

18.
读《三国演义》,我替庞统惋惜,那么大的一个凤雏先生,被水镜先生吹得神乎其神。刚刚遇到明主,准备放开手脚大干—场,却在落凤坡殒灭,最后,定天下的重任还得孔明完成。其实,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多数对庞统没有太深的印象,反倒觉得他有些言过其实。孔明先生自归先主以后,好计策一个接着一个,尽管成效不大,但让人佩服。庞先生的才智水平与他的名声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庞统归附先主刘备,是在第五十七回,此前,始终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类似于现在的“北漂一族”,唯一的亮点就是在赤壁之战中献上连环计。这点小功劳,与周瑜、孔明统领三军,运…  相似文献   

19.
<正> 二十五、“偷梁换柱”,保存实力 《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曰: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主要意思是:故意制造情况和假象,运用各种手段不断地调动对手,并努力寻找对手的弱点,并乘机控制对手。 “偷梁换柱”的关键是“换”字,换的方式方法要巧妙,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与场合变化“换”的方式。 国外有一家大的生物工程公司,生物制造技术领先,产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每天公司都要接到许多关于参观、学习、取经  相似文献   

20.
部下的责任     
景公问于晏子:“忠臣之事君也何若?”晏子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公不悦,曰:“君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贵之,君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其说何也?”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奚死焉?谋而见从,终身不出,臣奚送焉?若言不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也;谋而不从,出亡而送之,是诈伪也。故忠君也者,能纳善于言,不能与君陷于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