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人道主义干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冷战结束后大力提倡并广泛实施的政策,其实质在于妄图使以军事手段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合法化,是霸权主义的恶性膨胀;它以"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涉"的思维指导其行动,鼓吹保护人权和防止人道主义灾难比维护国家主权重要,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是对国际法的基础--国家主权原则的公然违背,因而冲击着当今国际法体系,不利于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美国及北约悍然轰炸南联盟,危及世界和平的残酷现实,就人权保障与世界和平的关系、人权的国内保障及国际法原则进行分析、论证,批判西方某些发达国家武装干涉别国内政、肆意践踏国际法准则的暴行及其人权理论的片面性和局限性,阐述世界和平与人权保障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道主义干涉是当前国际政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问题时不容回避的重要命题。“人道主义”概念自诞生以来,其内涵经历了存在和实证的多重发展,有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学界关于人道主义干涉争诉不断的关键原因在于,未能从理论上界定清楚人道主义干涉、人道主义干预、人道主义援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人道主义干涉基本概念理论内涵的清晰界定,是科学透视后冷战时代人道主义干涉的两种不同发展路向的理论基础。西方人道主义理论是“干涉”的理论,其实质是把人道主义当成干涉的借口。把生命权、发展权作为维护基本人权的出发点,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4.
人道主义干涉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些合理性本身是有局限性的.相反,人道主义干涉的非法性则显得更为突出.因此,要切实改善世界范围内的人权状况,将违反人道主义的行为纳入具体的国际法规制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权的国际属性日益突现,西方一些学者便以"人权国际保护"为借口主张"主权过时论"、"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进行"人道主义干涉"。本文从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之间复杂的双重悖论入手,逐步分析两者的关系即人权的国际保护和尊重国家主权应当受到各国及国际社会的同等对待,最后针对人权国际保护的界限提出启动人权国际保护的实体标准和程序标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一些西方大国"人道主义干涉"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分析,可以看出,所谓的"人道主义干涉"既不具有正当性,也找不到能证明其合法性的法律依据,而只会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不安定因素,并不能真正实现保护人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保护责任理论是新时期全球化背景下推动人权保护与发展的一种新型国际人权保护理论。保护责任理论弥补了人道主义干涉理论的不足,扩大了人权保护的国际共识,契合了新形势下人权保护的实践需要。但是由于保护责任理论完全建构于西方人权保护观与价值观的基础之上,难以摆脱其固有的局限性,因此有必要从保护责任的历史沿革着手,准确界定保护责任的理论内涵,阐述保护责任的法理基础,分析国际人权保护实践中保护责任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完善保护责任。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存在诸多争端的人权问题已在一定程度上由纯内政向国际性方向演变,把它当做纯属一国内政看待已不合时宜。同时,人权问题由内政向国际性演变,也使人道主义干涉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合法性,完全拒斥它既不可能也不可取。但如果对其政策过于宽大,必将使主权原则、不干涉原则等遭到忽视,因此,有必要对人道主义干涉作出严格限定。本文以人道主义干涉对传统国家主权的冲击为线索,剖析人道主义干涉的合法性,由此揭示其存在的固有缺陷,并就此提出人道主义法制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权问题已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切的重要对象。如果国家承担了保护人权的国际义务,那么保护人权已超出了该国内政的范围。当一国境内发生人道主义危机时,国际社会便会干涉该国内部冲突。另一方面,依据国家平等原则,国家被禁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国身上。根据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国家在接受国际机制的干涉前,可以按照本国的宪法性程序解决本国事务。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与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等国际法基本原则相违背,人道主义干涉的合法性一直存在争论。但是国际实践的发展尤其是对人权的关注,也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如何对人道主义干涉进行国际法规制,使其朝着国际法制化的方向健康发展而不为霸权者所利用、滥用显得至关重要。将人道主义干涉纳入联合国体制,进一步完善集体安全机制是最符合目前的国际社会现实和要求的。  相似文献   

11.
论人权的国际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权问题开始从国内法领域进入国际法领域。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将人权规定在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文件中;1948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就人权问题发布的国际宣言。人权的国际保护是主权国家以公认的国际法原则或国际公约为行为规范承担国际义务的结果。国家之间签订的有关人权公约,是人权的国际保护的法律依据,国家相互承担这些条约的义务,是实现人权的国际保护的基本方式。人权国际保护活动应遵循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人权高于主权”和“人道主义干涉”等论调都是与《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精神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12.
人权与主权     
本文在阐述主权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和批驳了“人权高于主权”论、“人权无国界”论和“人道主义干涉”论,进而探讨了人权的国际保护问题.文章对人权与主权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各国相互尊重主权,才是实现各国人权的正确途径;人权从属于主权,而不是人权高于主权;国家主权与人权密切联系,不可分割,而占首要地位的仍然是主权;人权与主权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主权并不是人权实施的障碍,而是其重要保障;尊重国家主权是国际法中有关人权的种种问题的一个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非法移民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全球性难题。而由于非法移民本身的复杂性,如何有效地保护非法移民的基本人权给国际人权法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对非法移民的界定及其基本人权的国际保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在结合现有保护非法移民基本人权国际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非法移民基本人权的国际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权的国际保护问题是二战以来国际法领域中引人注目的问题。由于人权本身的特殊性,在人权国际保护中存在着政治化倾向,一些国家利用人权实现自身的政治利益,以保护人权为名干涉别国的内政,导致人权的政治化。人权的政治化主要表现为“人权外交”和“新干涉主义”。文章指出人权政治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国际力量对比的差异,而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应成为人权国际保护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诉求。然而,在目前情况下,世界和平之路仍然显得艰难而曲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时刻面临局部或地区战争的威胁。其中,世界各国国情的不同及其多样化所导致的人权问题,就构成了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在世界各国国情多样性的背景之下,促进世界各国的人权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就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是解决人权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是真正能够在各国国情多样性背景下促进各国人权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16.
人道主义干预是国际政治中一个频繁出现的现象。人道主义干预以人权以及对人权的保护作为其伦理基础 ,但国际政治中现实的干预却更经常地表现出政治干预的特征 ,并由此而使人道主义干预超过其干预限度 ,异化为侵略乃至殖民化 ;同时 ,人道主义干预不仅引发了有关人权与主权关系的争论 ,它所产生的后果也往往与干预的理想目标相左。因此 ,干预还是不干预是国际政治中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世界人权宣言》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人权宣言》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人权问题的专门性国际文书 ,它为国际人权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带动了世界范围内人权思想和人权意识的广泛传播。但它也有局限性 :没有把发展权列入人权领域 ,没有解决好人权的国际保护与主权国家之间、人权共同标准与各国内政之间的关系 ,以致现在国际上对这些问题仍争论不休 ,甚至有人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 ,干涉他国内政。 2 1世纪面临的人权问题仍会很多 ,而消除贫困、实现发展权应是新世纪的头等人权大事  相似文献   

18.
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问题一直是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中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对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国际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人道主义干涉不仅涉及国际法,而且还涉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但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问题,当前的某些人道主义干涉同现行国际法是冲突的。  相似文献   

19.
全球经济危机正在加速变化进程,而经济和最终的政治力量也正在摆脱在以往两个世纪的大多数时间内统治着世界的欧洲和北美国家。这些巨大变化将对许多方面其中包括人道主义者活动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西方经济和战略力量的任何衰退意味着,未来重返基于人权的国际干涉的资金和政治资本会减少。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及其证明力辨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及其证明力问题涉及到保护人权与制裁犯罪的关系问题。本文通过对非法证据及其证明力的辨析,反驳了在此问题上的许多片面观点和认识,强调了现代社会保护人权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多方论证最终得出结论:在刑事诉讼中对非法证据一律不得采信,即非法证据不能成为定案的根据。这实际上也是我国目前在证据制度上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