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当人类社会进入技术革命以来,人们的视野在注视自然科学技术之时,却渐渐忽视了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而今,社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科学技术功能的正常发挥.文章从认识、视网、方法、价值和创新等五个方面,对社会科学技术进行阐述和分析,期盼有助于人们对社会科学技术有一个比较深入的把握和认识并在实践中注重应用.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界的矛盾自始至终都与科学技术有关,造成当今社会的生态危机也与科学技术相关,保证人类未来的持续发展又关系到科学技术.本文通过对传统科技观、后现代主义科技观和当代绿色科技观的全面阐述,客观讨论当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和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所涉及到的对科学技术历史作用的评价、现代意义的估计和未来发展的期待.现实表明,人类如何摆脱生态危机,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建设.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建设就是如何构建和认识绿色科技,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正效应,减少以至避免负效应.  相似文献   

3.
科学时空观的历史演进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空观的科学演进,伴随着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减少并消除绝对性;二是挖掘并增加相对性.时空认识的大变革是物理学和科学技术大变革的前提和基本标志.时空认识的每一次科学革命都要带来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进一步寻求对时空的科学认识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宫厚英 《东岳论丛》2012,33(5):102-106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和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思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既具有历史必然性,又具有本质的传承性、时代的超越性,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是我党对三大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思维科学在当代的长足进展,人在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对人自身的认识正逐步深化,国内哲学界对认识论作出许多有益的探讨和研究.认识论中首先涉及到的就是认识的本质问题,对此,我们作了初步的探讨,愿同仁们赐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断加深、提高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需要和能力,日益突现出来.随之而来的是新兴学科纷纷崛起,其中许多边缘学科(有人称它交叉学科)争相出现.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最重要的本质之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关系,是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引起了科学界、史学界及哲学界对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科学学、技术学、技术史学等学科。所有这些研究和学术成果,对人类社会认识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时空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归纳起来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1、远古平面(直觉经验)时空观;2、古代球对称时空观;3、牛顿绝对均匀时空观;4、爱因斯坦相对性时空观。从历史的角度看,时空认识的科学演进,伴随着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减少并消除绝对性;二是挖掘并增加相对性。历史证明,时空认识的每一次科学革命都要带来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二十世纪爱因斯坦对时空认识的新飞跃,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尤为巨大。在某种意义上说,时空认识的大变革是物理学和科学技术大变革的前提和基本标志。因此,寻求对时空的科学认识有着十分巨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替的日新月异,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促使人们不断开拓奋进.希望、困惑、机遇、挑战与我们相依相伴.在这一背景的前提下,除了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我们别无选择.认识自我、认识目标、量体裁衣是我们脱颖而出、出奇制胜的前提.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生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知识内化和熟练运用的程度,而人生的圆满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认识的程度和对自我品牌的打造.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它表示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深化程度和改造自然的功能尺度.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之所以是第一,其基本前提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一体化的结果.而且科学、技术要走在生产的前面.事实上,古代的科学  相似文献   

12.
南宋立国153年,以往人们对它的历史地位评价颇低.实际上,这种评价缺乏对南宋国内外环境的总体认识,忽视了南宋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忽视了南宋人民在抗击金和蒙元的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民族气节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更忽视了南宋在传承中华文明中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总之,绝不能贬低南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刘小甫 《兰州学刊》2009,(Z1):101-102
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促进了人类观念的变革,而这种观念又反作用于科学技术并以此影响和改变现实世界。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也造成了科学技术负面能效的扩大,为了实现科学技术的合理化能效,应当通过人类的相互协作、政策引导、法律保障等措施使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负面能效积极的向正面能效转化。  相似文献   

14.
略论科学技术的社会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科学技术的社会负效应 ,应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性质。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价值观对待科学技术负效应 ,针对不同类型的负效应分别从科学技术本身、人和社会的角度采取措施 ,减弱、消除其负效应 ,从而实现科学技术、人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早在“生产力标准”大讨论之前,我们就已提出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命题。尽管对这个命题的认识开始还存在分歧,但毫无疑义,直接把科学技术并入生产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在一个生产力发展相对不足的国家和地区。对科学技术能动性的认识尚需要一个过程。作为一种理论,一种思想,尤其需要通过实践去检验,去认定。如果说我国目前和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落后,并非是社会制度落后,而是生产力落后,恐怕并没有多大争议;进言之,如果说生产力落后主要表现为科技落后,也许在认识上特别是在实际操作上还未曾取得完全的共识。至此,目前重新开展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讨论,并着意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疑就有了分外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20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思想的推进,我国领导人越来越强调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本文分析了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认识误区和学习型社会的真正要义,加深对学习型社会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7.
科技意识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科学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要求我们必须有正确的科技意识,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科技意识是人们对科学技术及其社会价值在观念中的反映。如果说科学技术反映的是从科技劳动到理性认识的过程,那么科技意识反映的则是从理性认识回到社会实践的过程。它包括对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以及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的反映。那种基于科学技术具有负面价值而否定…  相似文献   

18.
<正> 现代经济管理与科学技术哪方面重要?不少同志在认识和行动上,往往表现为只关心、重视和致力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忽视现代经济管理。可是,这种认识和做法的结果,却导致科学技术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这就从反面证明,只有发展科学技术的良好愿望和努力,并不一定就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而且,我国和各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历史实践都一再告诉我们,为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现代经济管理在发展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地位,十分重视现代经济管理。那么,究竟如何正确认识现代经济管理在发展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呢?  相似文献   

1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滥用,以及生存方式中过度的消费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对科学技术滥用,以及过度消费所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的现代人类生存方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在对资本主义生态政治哲学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激烈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生态政治思潮对于解决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理论无知,力图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并提出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制和生态方面构建全新的社会制度即生态社会主义.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背景下,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适应时代的需要,为我们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危机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一、科学技术是经济振兴的原动力科学是以知识的形式被生产出来的生产力,科学是人们认识、把握客观世界的基本方式;技术则是人类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和能力.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成为直接生产力.”目前,世界科学技术面临着多方面的突破,新技术革命(也有人称“第四次产业革命”)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