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理解 ,存在着几种片面的、错误的观点 ,诸如将马克思主义与一般唯物主义相混淆并主张过时论 ,将唯物辩证法意义庸俗化、方法论化以及实践本体论观点等。对这些观点进行辨析 ,以澄清思想上的错误认识 ,十分必要。目前较能体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意图的惟有实践唯物主义 (或辩证的、实践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 )。但实践唯物主义在论证上仍然存在理论的缺环 ,需要进一步确立有关的科学基础 ,其中关键是科学而辩证地阐明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图景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究竟是它的体系还是方法?这个问题历经多年的讨论而至今难有共识.五、六十年代以前,国内持传统观点的学者大都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与方法.所谓观点指的是世界观、宇宙观,进而至于人生观;所谓方法指的便是辩证法以及它在自然、历史和人文科学中的应用.其实,观点和方法是贯通的,其实质就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它既是根本的观点,也是根本的方法,把它运用于研究作为总体的自然,就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把它运用于研究作为总体的社会和历史,就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依次还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生观、认识论和伦理学等等.在旧版以及后来稍稍改进了的教科书体系中,上述内容一般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为了和旧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以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区别开来,在这一部分不得不加大份量地介绍一般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取材主要来自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和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以及《哲学笔记》中的有关部分;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由于在这一部分中强调为现实斗争服务,因此在基本历史哲学理论方面缺乏系统深入的阐述和论证,对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的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料吸收和阐发得极为粗浅,大大损害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内容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和批判性;再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这一部分在强调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同时虽然也突出了实践论,但由于实践范畴仅仅在认识论上被强调,而没有首先在社会存在论上被强调,因此历史中的主体--客体辩证法就未能纳入认识论的视域而获得充分的表述,结果就使辩证法(历史辩证法)、逻辑学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不能真正地统一(同一)起来,从而大大地损害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与现代科学的结合──评《现代科学的大历史观》林德宏唯物主义哲学应当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态,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改变唯物主义的形态,不是放弃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是要把唯物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作出新的界定,这是国内学界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观点。但在我看来,这里的关键在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作出准确的把握。本文以为,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关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而是从人们的历史存在出发来解释世界的唯物主义,它是包括物质本体论、自然观、认识论、历史观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5.
:“实践唯物主义”是一种忽视客观规律、夸大实践主体能动性的哲学观点 ,它把“实践观”误认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 ,把“实践”范畴误认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范畴 ,因而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诸多原则分歧。本文对此提出质疑 ,阐述“实践观”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观点 ,“实践”范畴不能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范畴 ,说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在实践中的有害性  相似文献   

6.
论实践的唯物主义对现行哲学体系改造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独立的哲学形态,它的本质特征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也在于实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它倾听实践呼声的基础上修正某些个别观点,充实某些观点,补充一些新观点,并相应地改变自己的形式。今天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这当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在现代实践发展的条件下,它就具有了新  相似文献   

7.
1989年,江苏省哲学学会、江苏省马哲史研究会、南京市哲学学会、南京大学哲学系等14个单位联合召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系列研讨会,南京地区近4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构问题特别是“实践唯物主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们将有关学者的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肖焜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东南大学教授): 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真形态,要真正弄清楚实践唯物主义的科学含义,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讨论是不够的,而首先要从整个思想史的高度来认识。这里特别需要从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来进行透视。唯物主义哲学大体经历了机械唯物主义、人本学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三个阶段。如果说机械唯物主义强调了客体方面,那末人本学唯物主义则强调了主体方面,它们都不是科学的唯物主义。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唯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旧哲学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而到了历史观上就陷入唯心主义,盲目夸大主观的能动作用,忽视了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才是历史发展中的逻辑前提.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摒弃了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人才是历史的主体,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终极目标将是为了构建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生活实践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和其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大庆社会科学》2012,(3):159-159
吴向东撰文指出,马克思洞察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破除了实践概念上的亚里士多德传统,将实践活动理解为一种对象性活动,进而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自己哲学的核心观点,以实践为枢轴去把握世界。新哲学核心观点的确立及其贯彻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质:它是实践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或者说是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0.
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性质倪愫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完备而彻底的唯物论,不仅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整个世界,更是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明人类社会,并由此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历史唯物论通过对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和一般规律的揭示提供了人们认识社...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永恒发展的观点、历史主体性、普遍联系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和认识论的观点是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础。用哲学的眼光解读科学发展观,并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现在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哲学,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他们的理由就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相对于整个客观世界来说,它研究的是特殊的规律,因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哲学。这种观点是值得讨论的。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如果不创立历史唯物论,就不能完成哲学上的根本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捍卫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核心,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局限性和形而上学性。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以前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是对人的“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讨论中,哲学界达到这样一种共识;实践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范畴,而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然而,稍把观点具体化,共识就转化为歧见。对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理解,就集中地反映了分歧所在。笔者虽然不同意“实践本体论”的观点,但又认为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中确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略抒己见。在本体论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物质本体论。但是,旧唯物主义却不能对这一正确的结论做出科学的论证和说明。古代唯物主义对物质本体论缺乏基本的论证和说明,仅仅是一种素朴的猜测,因而,他们的物质本体论远不是科学的形态。近代唯物主义继承了古代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的传统,在以往本体论研究的基础上,把认识论问题上升到哲学的主要中心地位,并试图从认识论角度、从感觉出发确证物质是世界的本体、本原。从培根、洛克开始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尤其是  相似文献   

14.
当前,对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有三种提法: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二是实践唯物主义,三是历史唯物主义.它们在实质上是对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的三种解读.王玉樑和刘福森分别从辩证唯物主义一头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头批评实践唯物主义.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坚持者,本文为实践唯物主义再次正名,从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原则出发评论了辩证唯物主义理解的缺陷,探讨了以历史唯物主义取代实践唯物主义的无理,并分析了王、刘两人在批评实践唯物主义时各自论据的逻辑矛盾.强调指出:在马克思哲学中,唯物主义和实践论前后相续、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了“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建立了一个以人的眼界来理解世界的人类学世界观.由此建立的哲学是以人类世界为对象的人类学唯物主义哲学.它虽然强调实践,但实践不过是"人的感性活动"而已.据此,实践也不过是人类学视界的活动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不是固守其唯物史观或实践观,而是要适应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要求,弘扬人类学唯物主义的哲学精神,才能在当代促进马克思极为关心的"世界历史"与"人类解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物质实践基础之上的。这种实践的观点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分水岭,又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源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时,通常的说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主要是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即唯物论思想。这种观点是不够全面的。它忽略了法国古典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中的作用,也未能正确地表述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个理论来源:一是法国古典唯物主义;一是德国古典辩证法。法国古典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脚点、出发点,是其“基质”;德国古典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辩证法这一“灵魂”;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18.
科玄论战是冯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入口,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冯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依据,对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系统考察是冯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准备,智慧说是冯契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结晶.冯契智慧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上由专门哲学家构建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它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具有多方面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学术范式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第一个哲学形态是经济哲学.迄今为止,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已经历了三个里程碑,从而形成了经济哲学形态的三次提升.一是马克思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逻辑架构的构建和经济哲学研究范式的确立;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硬核的探讨和经济哲学学科的创立;三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弘扬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尚仁 《学术研究》2006,4(10):17-21
我们用了很多年的哲学教科书,对哲学的对象、哲学基本问题和物质观问题的阐述,其基本内容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而是旧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并不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而是研究“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只是旧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将旧哲学的基本问题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拉”回到旧哲学的轨道上去了。教科书将客观性和反映看作物质观的主要内容,而这两点正是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的两点。旧唯物主义从“客观方面”和“感性的对象”去理解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还要从“主观方面”和“感性的活动”去理解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