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价值观内含着四个基本点,一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价值标准;二是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价值评判原则,以人民为价值评判主体;三是坚持价值与真理相统一;四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内容丰富,与时俱进,有着非常强烈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他自觉地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来确立价值目标,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邓小平的价值理论,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价值观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谁是价值主体的问题。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不仅回答和解决了判断一切工作的得失成败的评价标准问题,而且回答和解决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评价标准的问题。“三个有利于”的核心是人民利益,“三个有利于”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判断一切的最高价值标准。邓小平的这一价值观思想为对我国的人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人权以及正确处理人权与主权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指明了中国人权建设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讲求实效、强调目的和效果的思维方式,使中国共产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了思想,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邓小平的价值观中,价值主体不是孤立的抽象个人,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不是与他人无关的个人私欲,而是人民群众的幸福。这种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的思想是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否定,对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邓小平价值观的主体基础。邓小平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坚持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主人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精神,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批判性的改造,在邓小平价值观中不仅将人民作为价值主体,而且将人民作为价值评价的主体;同时还强调人民利益是一切价值中的最高价值。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三个有利于"的价值评价标准;关注人才和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四有"新人的思想等等,都是邓小平以人民为本的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论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邓小平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从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出发,充分肯定了人民在价值创造、价值选择、价值评价等价值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观.邓小平的人民主体价值观以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和理论风格,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并对深化和拓展价值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价值观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 ,批判了资产阶级价值观念的虚伪 ,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缺陷。马克思价值理想是以“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为核心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全民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思想都体现了这一价值理想的核心。马克思的价值思想正确地解决了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价值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对人民负责”与“民为贵”、“三个有利于”与“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两个文明”与“正德、利用、厚生三事”、“讲效益”与“明道计功”等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价值观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继承、批判和改造,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内在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特别是近几年来,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价值观问题,已日益凸现为学界的理论兴奋点。由于在邓小平价值观体系构成中的特殊理论地位,因此对于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学界尤其十分关注,并大致形成了这样三种观点:一是“实效”说,即主张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是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二是“中心”说,即认为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是“人民”说,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对‘是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上述三种观点所以见仁见智,难归一是,深层次原因在于,这种观…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价值观以人民本位思想为红线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思想。人民本位思想是邓小平确立价值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个“有利于”实践价值观、价值判断标准充分体现了人民本位思想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人民主体思想是对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和创新,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源于毛泽东思想并为江泽民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理论则又是对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的肯定和继承,实践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革命的功利主义思想,坚持了以民为本、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由此确立了“以民为本”的价值观,同时,从中国的国情和民情出发,确立了“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价值目标,坚持了“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通过改革开放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社会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始终把人民群众视为历史实践活动的主体。群众观点在邓小平哲学思想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邓小平最善于调动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从根本上说,邓小平的价值观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对于任何一种社会运作或曰“工程” ,其能否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准确的价值定位 ,价值观至关重要。我国某些地方“民心工程”的实施 ,就是邓小平的民众价值观的具体体现。邓小平的民众价值观主要包括主体价值观、功利价值观、富民价值观、价值评价观以及价值实现观。  相似文献   

15.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这一思想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强化了这一思想 ,他充分尊重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体地位 ,强调人民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主体 ,是政治体制改革和安定团结的主体 ,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在这个问题上 ,邓小平首先从科学界定“人民”的内涵和外延开始 ,对“人民”做出了科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揭示了邓小平经济建设价值观形成的历史必然,分析了其自身内在的三元结构——“经济建设”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的价值机制及“三个有利”的价值标准,指出了“经济建设”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致高点。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一生重民、尊民、为民、富民,其“人民主体”观在邓小平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始终强调人民群众的广泛性和基础性;把尊重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定地实践着真抓实干、富国富民的崇高思想,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道德价值观和政治观。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人民主体价值观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以共产主义为价值理想、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取向、以人民满意为价值标准。价值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构成要素。价值安全是国家价值观的安全和国家内的价值安全的统一,也是观念性价值体系安全和实在性价值体系安全的统一。中国价值安全意味着人民的主体地位、共同的价值理想、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一致的价值标准。维护中国价值安全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培育和践行人民满意、人民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国人民自己的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19.
共产主义不是乌托邦,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客观规律逻辑演进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价值观是科学的价值观。价值观的科学性就在于价值目标的崇高性、价值取向的为民性、价值主体的广泛性和价值实践的可行性。共产主义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目标,体现了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共产主义把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取向,它要彻底地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并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共产主义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它是世界性的群众运动。共产主义有着可行性的价值实践方案,其价值实践条件明确、方式合理、步骤清晰。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基础。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在于他强调人民是历史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人民是价值主体必然要求人民利益至上。同时,邓小平的人本思想还表现在对人才的关注。这些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哲学思想是一种与实践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活的哲学,是与民族精神的搏动融合在一起的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