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增长方式与统计改革杨忠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大变革。在经济体制上,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变革过程...  相似文献   

2.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文艺走向穆文荣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是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不仅对经济,而且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就文艺来说,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并打破了原有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平衡的态势。这种对...  相似文献   

3.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以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与此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也受到挑战和冲击。如何说明经济变革与思想变革的内在联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致性,弄清它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肯定市场经济在价值观念变革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理...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高军,于卫军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我党认识上的一次大的飞跃。深人探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有助于我们解放思想从而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并将大...  相似文献   

5.
三点:反省与前瞻──中国社会学十五年谷迎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多年以来,最深刻的变革。这种体制所涵盖、所触动以及将要震撼的领域远远超出了经济,而是一个“大社会”体制的理论基石和行为规范。我以为,这是反省与前瞻中国社会学...  相似文献   

6.
试论垦区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五个观念误区赵振霞田晓伟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不仅是一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同时也是一场思想变革。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在垦区一部分人的头脑中,还存在一些思想认识误区,这些误区...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以来,人们的法律价值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法律价值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要随着社会客观经济条件的变革而变革,这是匆庸赘言的。但是,作为变革主体其变革的动机是什么?变革的目标和方向又是什么?这却是着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特别是鉴于法律价值和法律价值观念问题长期以来遭受冷漠和忽视,这一研究就更显其必要。一、变革动机:明确法制理想和确立理想的法制法律价值观念是关于法律价值的意识形态,而法律价值又从属于哲学的一般价值范畴。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价值’这个普遍…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不仅使中国进入了经济快速发展与迅速变革的新时期,而且也使很多基础理论得到了深化。从哲学角度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首先,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它是以商品交换为特征、以市场运行为中心的社会劳动物质交换方式,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意味着市场经济已从与自然经济对立的商品经济的低级形态,过渡到高级形态,它显现了市场经济的历史内容。马克思曾…  相似文献   

9.
建立合理产权制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立足点聂德宗,万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然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除了价格制度的改革以外,产权制度的变革与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增强公关意识发展市场经济刘喜印目前,我国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样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给我们的观念意识、道德标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工作方法、领导水平等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绝不是单一的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1.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王艳玲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这是一场伟大深刻地历史性变革,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首先,必须在全党进一步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小平同志早...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卷首语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这是一场伟大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不期经济学研究栏目刊发的王与君的“《资本论》中的市场经济原理及其现实意义”一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资本论》中关于市场要素的理论、关于市场机...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保证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法律保障.一、市场经济体制对法律的呼唤首先,经济变革要有法律保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的整体之中,经济基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当经济基础产生变革时,它首先是要求上层建筑为其变革呜锣开道;当变革一旦成功之后,它又必然要求上层建筑为其提供巩固和发展的保证.这种内在的客观要求必然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反映出来.其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主要是通过对市场的宏观调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为市场经济。这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将逐步同世界经济运行机制全面“接轨”。这不仅会引起一切生产关系和生产技术的变革,也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思想的一次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国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初期,处在传统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换的过渡时期;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充满机会和希望的变革时期,也是一个有可能出现道德混乱和道德真空的时期。发展市场经济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振兴中华、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对此,人们不应当再有任何的怀疑和动摇。但是,对于市场经济发达与伦理道德进步的复杂关系,却要求人们具有一种清醒、深刻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以切实可行的对策,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有效地推动伦理道德的进步。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能使民族和社会充满活力与生  相似文献   

16.
谢小燕  张远权 《探求》2001,(2):42-43
从历史上看 ,人们的经济活动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一定道德规范的制约 ,尽管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容 ,但我们不难发现贯穿于人类社会各个不同时期的经济活动反映着历史发展的文明进程的伦理道德主线。跟历史上的情况相一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 ,也是一场社会伦理体系的变革。变革的一个中心任务就是要迅速找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的培育主线 ,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从道德对市场经济建设的功用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的形成纵观东西方经济发展史 ,尽管各自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所差异 ,但…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必将导致我国占主导地位的价值理念体系的重构,导致包括法的结构在内的整个社会结构的重建。本文认为,当前,法学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致力于法的基本理念体系的重塑,致力于法的基本的、宏观的架构的探讨,以便为适应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的生长提供基点。本文拟从法社会学的角度。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对诉讼结构,主要是我国民刑诉讼结构作些探讨,以期有益于变革的时代。一、我国现行民刑诉讼结构及其功能分析(一)我国诉讼结构的基本…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经历了一个深刻的思想变革过程,是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系统地回顾、分析。总结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经过多年的深思熟虑提出来的,这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充满着辩证法的光辉思想,终于为全党所接受,为全国人民所理解和把握,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指导思想,因此,研究和学习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的辩证法,对于加深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自觉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具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走过了15年艰难探索的历程。15年改革的成就集中到一点,就是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当我们回顾这一重大转折所经历的一系列变革历程时,就会清楚地看到:改革的理论远远落后于改革的实践。不是改革的理论指导改革的实践,而是现实经济生活所发生的变化迫使理论一步步地变革自身,以使理论符合改革实践发展变化的要求。造成经济体制改革理论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忽视了对改革的内在原因、深层次原因的探讨.几乎所有的改革研究都停留在指出传统体制的种种弊端这一现象水平上,…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必然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而这一变革又会对经济运动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我国,受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和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极其不相适应的。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大潮冲击之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重义轻利”向义利统一转变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核心是“重义轻利”,把道德与经济利益看作是水火不相容的,认为发展经济、追求物质利益必然会引起道德的衰退,甚至会引起社会的混乱。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批“唯生产力论”,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又使道德过分政治化,其结果是“道德至上”与“政治挂帅”合为一体,居于至尊地位。道德建设脱离经济建设,并凌驾于经济建设之上。这种脱节与对立不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科技与政治的发展,更与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相违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意味着要正确处理政治、道德与经济的关系,使道德重新坐落于现实的经济基础之上。价值观由“道德至上”向重视经济利益的转变,并不意味着以社会主义的道德退化为代价。市场经济的功利价值观所孕育出来的是追求创造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