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创新是大庆石油会战成功的重要原因;创新是大庆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创新保证了大庆领导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创新保证了油田的高产稳产,创新保证了石油化工的大力发展,创新保证了大庆经济的持续稳定和长期繁荣;创新是大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创新是大庆经验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首先从农村开始,接着城市也开始了。十二届三中全会又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加速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这场改革是推动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展是需要动力的.而动力也在与时俱进,各个时期、各个阶段有所不同,甚至有根本性区别.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至今,我们认为先后有"阶级斗争动力"、"两条道路动力"、"保护和发展生产动力"、"改革动力"和"创新动力".而"创新动力"最具时代特色,它反映了创新的本质、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一、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建立国共两党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基本前提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结束为期10年的敌对状态,分干戈为玉帛,合作抗日,从而促成了以国共两党为核心,联合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民和海外同胞参加的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促成了全国抗战局面的出现,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前提。国共两党是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再次携起手来的。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危险。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使中日民族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降居次要地位。客观形势要求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抵抗外敌侵略,争取民族解放。但当时掌握着全国政权、拥有几百万军队的国民党仍将“捷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作为处理对外对内关系的基本准则。蒋介石认为,“倭寇深入”只是“皮肤小病”,“赤匪猖獗”,方为“心腹之患”。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国民党当局对日处处妥协,对内全力“剿共”。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以各种方式发动抗日救亡运动,坚决反对日本的侵略和国民党的误国政策。随着民族危机的日益深重和国民党当局内外政策的变化,中国 相似文献
6.
宋乃平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3,20(4):93-97
民族精神是每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发展中形成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秩序和社会历史进程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焕发民族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精神力量,是抗击突如其来的各种灾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现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民族精神的时代反思,弘扬和培养21世纪的民族精神三方面加以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7.
栗彦卿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8):17-19
科学与民主是近代社会资产阶级反抗封建愚昧和专制的锐利武器,更是现代社会无产阶级反抗压迫剥削、解放全人类的无可替代的先进工具,是促使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和最终目的。当前我们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小康可持续发展社会,所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统筹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继续以科学和民主为灵魂,才符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才能够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阔步前进。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发展起来的。文化自信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始终重视文化自信、文化繁荣和文化建设工作,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文化篇。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0.
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兼述邓小平的“精神动力”论袁秉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比八大的时候深刻得多了,其理论上的收获集中体现在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不久以前向圣国的文化学术界提出了“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个号召是英明、正确、而且恰好切合时势的。因为我们正要建设社会主义,正要促成社会主义文化高潮的到来,正要使我国的科学研究迅速赶上世界的水平。假如我们不倡导自由讨论,百家争嗯的风气,业且让那些重重的清规戒律继续束缚着的话,那么,上述的那些伟大的事业将在被完成中受到很大局限。党中央及旱地提出“百 相似文献
12.
周扬同志提出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战斗任务,是对理论工作者的战斗号召,也是对实际工作者的战斗号召。毛主席在一九四二年“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确实,我们的理论水平是比较过去高了一些。但是按照中国革命运动的丰富内容来说,理论战线就非常之 相似文献
13.
<正> 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目标,这是我们党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指导下,在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把共产主义运动推向前进的伟大纲领。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是由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在十九世纪三十和四十年代的欧洲,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蓬勃展开,相继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职工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了当吋阶级斗争的实践,总结了阶级斗争的经验,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14.
15.
赵紫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九年间十亿人民丰富生动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论概括,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了党在这个阶段的基本路线,并依据这个理论和路线制定了全面改革的基本方针和行动纲领。这个报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指南。 相似文献
16.
经过我国改革开放20年实践的检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概括升华为邓小平理论,并且郑重地在党章中确立为我党的指导思想,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实践的结果。实践... 相似文献
17.
理论上的伟大贡献和伟大发现李庆臻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曾谈到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并指出“一生中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1年王恩茂同志重新主持新疆工作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兄弟省、市、自治区的大力支援下,勤劳智慧的新疆各族人民,随着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政策的贯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商品经济有了开拓性的进展,自治区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光辉成就,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成为解放以来新疆经济发展最好、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全疆呈现出政治上安定团结、经济上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创造教育与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知识经济的本质特征。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改革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在高等学校中实施以开发学生创造力为主的创造教育。面对以创新为本质特征的知识经济文明的到来,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实行全民创新,重铸民族进步之魂,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改革、发展、稳定、和谐是当代中国社会运行中的四个重要环节.在这四个环节的互动关系中,存在着社会发展的诸多动力机制.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由三维到四维的系统动态关系转型,转型后的中国社会运行存在三个动力机制:改革创新的基础动力机制、科学发展的主导动力机制和稳定和谐的目标动力机制.这些动态的动力机制的协同作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