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常声音     
这次地震产生了“三孤”,即孤儿、孤老和孤残人员。现在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要摸清楚“三孤”人员的情况。目前,这些人员还和受灾群众混杂在一起,要把他们的身份确认下来。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124位“三孤”人员,其中包括70多名孤儿和40多名孤残老人。  相似文献   

2.
一次采访结缘孤儿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的张雯,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1989年从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成为一名记者。1992年6月,张雯接到了一个采访外国专家的任务,采访结束后,专家向她询问中国哪里有福利院,他的朋友希望领养一名中国的孤儿。张雯下意识地回答:“对不起,中国没有孤儿。”  相似文献   

3.
唐山大地震后,我国探索了安置孤儿的三种方式:爱心学校、亲属领养、社会领养。但无论是抚养过地震孤儿的爱心人士,还是地震后成长起来的孤儿,在思考如何安置“汶川地震”孤儿时,都异口同声:这是集体的灾难,需要集体的温暖,爱心学校是最佳的选择。无独有偶,1999年我国台湾“9·21”大地震之后,是由台湾安泰人寿保险公司认养了全部的地震孤儿。  相似文献   

4.
2002年年底,传来乐坛“大腕”,著名“慈善家”张俊以被有关部门拘捕的消息。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年多前,央视三套“爱心世界”栏目里号称“孤儿之父”的张俊以与首师大在读学生安兴龙侃侃而谈,讲述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感人故事”。“孤儿之父”和受救助的孤儿现场讲述,有谁会怀疑这里面会有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5.
2010年将以“中国社会福利和儿童福利元年”载入世界历史史册,其主要标志有二:一是2010年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政策措施,首次明确提出“家庭服务业国家政策框架”,标志着中国家庭福利政策框架与家庭福利服务体系形成;二是2010年10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孤儿保障制度”,标志着我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形成。  相似文献   

6.
蔡传钦  余明  曾璇 《职业》2013,(7):92-93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数量不足且专业化程度较低目前,高校职业指导人员数量普遍不足,极少有高校可以按“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1:500”的规定来配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由于人员不足,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只能疲于应付行政管理工作,难于深入研究、全面指导学生,也很难主动开拓就业市场。从对浙江省10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进行的调研得知,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事务性就业服务工作占比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7.
从1996年起,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每年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过春节:慰问残疾人、孤寡老人、孤儿等“穷亲戚”、看望劳教人员、走访先进模范人物……  相似文献   

8.
年初以来,一些西方记者及机构接连对中国发出批评报道,批评的对象是上海儿童福利院,攻击矛头实际上直指中国政府和中国的慈善事业。l月7日,美国一个名叫“亚洲人权观察”的组织发表了一份报告,说在中国“由国家兴办的孤儿院里,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孤儿因缺乏医疗条件和遭受饥饿而死”。l月9日晚,英国电视4台播放了一部名为《重返死亡屋》的反华电视片,对他们在上海等地孤儿院里拍摄到的“可怕的故事”进行了长约1个小时的渲染,以便告诉外界,“中国政府无视儿童健康,听任孤儿病饿而亡”。在这股反华宣传浪潮中,中国孤儿院被描述成虐…  相似文献   

9.
《婚姻家庭研究》2001,(1):31-31
2月9日省婚姻家庭研究会召开《婚姻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民政、法院、妇联等部门的负责人,法律工作者,高校从事《婚姻法》的教学和研究人员,社会学、伦理学的理论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原省人大副主任、省婚姻家庭研究会名誉会长应宜权同志也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省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张晓兰同志主持。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既肯定了《婚姻法》修正草案中比较满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约翰·内森贝尔先生是一位富有的美国建筑商。年过半百的他和妻子怀着对中国的爱,不远万里来到河南一个小镇自费办起了一家孤儿福利院——“希望之家”,并为这些孩子终日劳碌奔波。从此,几十个中国孤儿有了个温馨的大家庭,有了疼爱他们的“爷爷、奶奶”,过上了幸福生活。本刊记者对内森贝尔先生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1.
马庆霜 《职业时空》2008,4(2):78-79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主体,行政人员的管理培养也是不能忽视的,他们是高校正常运行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具有管理和服务的双重职能,在高校正规管理实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各高校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人才战略工程,按照“强化管理、注重培养、放手使用、完善机制”的思路,突出行政人员特点,狠抓行政人员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政治思想坚定、专业技术精湛、作风纪律严明、骨干作用突出、身心素质良好的行政人才队伍,在不同岗位发挥强有力的骨干作用,确保高校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综合作用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岫芳 《职业时空》2008,4(10):52-53
随着我国就业体制由传统计划分配向“双向选择、自主选择”的方式转变,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使学生在成长阶段所受到的教育模式与市场竞争所要求的素质能力不相适应,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弱。面对就业,大学生有各种不恰当的行为,比如,抱着纯粹现实主义心态,认为社会需要的就是我们要选择和考虑的;缺乏必要的自信,无职业方向概念,“饥不择食”,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过于理想化,好高骛远,重视“钱”途忽略“前途”,脱离社会需要。择业与自身条件不完全相符,对未来人生一步步晋升发展缺乏长远设计,即便有职业规划但多是停留在理想层面,缺乏可操作性。为弥补高教人才培养的不足,增强教育的实践功能,为使高校培养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高校就业率,高校很有必要将职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帮助大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让学生“水到渠成”地面对就业择业市场。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川地震灾区的灾后重建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地震灾害造成的诸多问题中,“三孤”问题——即孤老、孤残、孤儿的赡养是最紧迫的社会问题。但是,从近期媒体的相关报道看,与此相关的话题似乎更多地是在谈论学校的重建和孤儿的养育。当然,灾区的孩子,尤其是失去双亲的孤儿,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  相似文献   

14.
胡群英  李丽 《职业时空》2009,5(8):135-136
德育要符合人的本质要求和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高校德育的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对推动现代高校德育发展具有基础意义。从现代社会认知学说和建构学理论出发,现代高校德育实质是一个大学生科学而合理的道德系统不断建构和完善的过程。在建构型高校德育实践中,它遵循“以人为中心”,从“无”到“有”、从“解构”到“建构”的互动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林则徐(1785—1850年),清朝大臣。他在漫长的官场生涯中,始终牢记“廉洁”“清政”四字。最初在山东济宁任运河河道总督时,林则徐便立了一块镌刻着“人到无求品自高”七个大字的石碑,以鞭策激励自己。后到江苏任廉访使时,他又在官署大厅挂上一幅亲书的条幅:“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以表明自己做人为官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新“孤儿”现象:有家的孩子像棵草?文武宝生生长在新中国的儿童是幸福的。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是家庭的小太阳。然而,当千千万万的花朵与小太阳正受着社会和家庭的宠爱时,你可曾发现,一代失宠的"新孤儿"出现了......钱与孩子,哪个重要?改革开放,搞活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一贯关心和重视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尤其关心和重视孤儿的健康成长。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孤儿的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孤儿社会福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始终把关心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作为国家建设的根本大计,并且通过立法、司注和行政手段切实保障儿童尤其是孤儿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就保障包括现儿在内的公民生存权,作了原则规定。在国家制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收养法)、(残疾人保障法)、(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或法规里,均有保护孤儿,发展儿童事业…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群孩子:因为父亲或母亲犯罪服刑,没有了正常的生活来源,失去了家庭管教,他们或游荡社会,乞讨为生;或寄人篱下,受尽歧视;或流落街头,自暴自弃;或为生活所迫,行走在危险的边缘…一这些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社会上把他们称为“特殊孤儿”或“法律孤儿”。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有近70万名孤儿,且84%为父母健在的社会孤儿。面对严峻的社会孤儿问题,俄罗斯采取了种种举措。安置好社会孤儿,为孤儿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是俄罗斯政权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在于高校精神和理念的发展,当代高校的竞争应该归于文化力的竞争。精神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使高校管理贯彻落实到每一名师生及其管理人员。高校文化建设的启动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发展,汲取高校文化的精粹。“格物致新”是高校发展的内在精神,强化“格物”精神,推动“致新”发展,从而形成高校内核发展的动力,为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一抹新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