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押沙龙,押沙龙!》是20世纪伟大的实验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第九部小说,是现代小说独一无二的一种实验。本文把《押沙龙,押沙龙!》叙事艺术和形式实验的深层根源追溯到现代主义艺术的源头——立体主义。以立体主义为切入点,通过和立体主义绘画艺术的比较,重点从分解和重构这两个角度对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考察,分析其叙事上典型的立体主义特征,认为《押》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立体主义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2.
《押沙龙,押沙龙!》是一部惊心动魄的小说。本文试图以《圣经》“该隐杀弟”的故事来重新解读福克纳的这部作品,从原型母题、原型模式和原型意象等方面挖掘作品的内涵层意义,找出其撞击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威廉·福克纳在《押沙龙,押沙龙!》中从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和社会记忆的角度,提供了创伤代际传递的案例,揭示了战后南方文化在北方文化入侵下表现出的文化创伤现象,以及给战后南方人带来的种种痛苦与折磨。  相似文献   

4.
新历史主义者认为,历史是一种想象的诗性结构,历史叙述是一种文学与修辞的建构。福克纳在《押沙龙,押沙龙!》中将历史文本化,突出历史主题的"虚构性"特征,借助时空交错的叙事模式以及个人化的叙事视角等诗性语言结构把"史学"变成了"诗学"。本研究借助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小说中的叙事特征进行评析,期冀更加准确地把握这位南方作家的历史价值意识,为历史文本的研读提供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旨在通过探讨福克纳在小说《押沙龙,押沙龙!》中使用的多角度叙述手法,剖析主人公托马斯·萨德本让人又爱又恨、又敬又怕的复杂个性,探索其家族分崩瓦解的根源,从而使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萨德本的人物形象,更加清醒地认识奴隶制和种族主义对于人性的无情践踏和摧残,并由此探寻美国旧南方崩溃的原因以及现代南方社会存在的问题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6.
《押沙龙,押沙龙!》是福克纳约克纳帕塔法体系中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小说运用混乱的叙述时间,多重、变换的叙述视角,套盒式的叙述层次等复杂多变叙事技巧,表现出较之于《喧哗与骚动》更为超前的小说叙述艺术,成为一部关于小说“写作”的小说。  相似文献   

7.
福克纳的经典力作《押沙龙,押沙龙!》表面上一直被公认为是探查旧南方历史和种植园贵族兴衰史的小说。但事实上,早在斯诺普斯家族故事成形以前,萨德本家族就已经表现出了超前的资本主义单向度性。福克纳在文本内通过诉诸文学的审美形式和乌托邦的想象功能拆解了虚构的单向度社会,实现了对现实生活中压抑人性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抵抗和超越。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长篇小说《押沙龙,押沙龙!》中运用的多角度叙述手法与别的作品不同。三个叙述者生活在南方的不同时期,对奴隶主萨德本抱不同乃至水火不相容的看法,体现出他们对南方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9.
违背言语交际合作原则是富于叙述模式创新的福克纳乐于采用的修辞策略。他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在两个交际层面上违反合作原则:一是文本外真实作者与真实读者之间的交流层面,二是文本内叙述者之间的言语行为层面。显性的违反准则揭示了作者过度保护交流合作的修辞动机,因为读者会在这种标记性的叙述行为中发现作者的言外之意,获得作者预期的言后之意。  相似文献   

10.
在1936年出版的《押沙龙,押沙龙!》中,威廉·福克纳将托马斯·萨德本家族的两位继承人朱迪思·萨德本和埃蒂尼·邦描述为死于象征种族焦虑的黄热病。通过将黄热病作为历史参照物和隐喻框架,福克纳在美国南方和加勒比海地区之间构建了文本和地理关系,这些关系不仅揭示了为帝国主义政府辩护的美国历史和神话的构建过程,更进一步体现了作者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帝国主义扩张实践的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押沙龙,押沙龙!》—直被视为威廉·福克纳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部史诗般的作品中,福克纳充分展示了他的精湛技巧和艺术天赋。文章以俄国文学批评家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为基础,分析该部小说所体现的三大复调特征:主人公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对话性和未终结性。  相似文献   

12.
借助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的相关论述,分析了小说中海地女人无名、无身份、无表述话语的社会存在及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以求对小说文本以及作家的道德维度有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文学意义的消解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品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大潮冲击下 ,文学面临着意义的流失与消解。文学的这种现状是与整个人类文化的困境紧密相关的 ,是人类发展特殊阶段上的必然产物。中国当代文学应致力于意义的探寻与重建 ,这表现为在对现实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理想的重新肯定 ,对现实中的物欲的批判性把握 ,以及对人类生存意义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理论有四个重要方面: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adow)、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自性(self)。从以上四个方面来挖掘和分析《远大前程》中的郝维仙这一悲剧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她的悲剧有着其自身的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和阿妮姆斯、自性等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