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大众审美情趣变迁的角度论戏曲动漫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的变迁而呈现不同的形态,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戏曲曾是中国人民的主要精神食粮,然而时至今日,戏曲的没落有目共睹。因此,戏曲艺术既要传承更需发展,将戏曲与动漫相接合,借用动漫时尚的数字技术外壳,来传递古老的民族文化精粹,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戏曲与动漫的结合中,我们既要时代化、时尚化,又要避免肤浅化和幼稚化。  相似文献   

2.
晴雯是曹雪芹塑造的一位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作者从美学角度来欣赏这一形象,既注重客观存在的内容,又注重审美主体对客观形象的超越,还阐述了审美形态的完整与和谐,以及悲剧所赋予人们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3.
变异修辞是常规修辞的偏离形式.变异修辞意象审美是通过表达主体心灵体验激发审美意识外射而产生的不同寻常的审美意识,接受客体则通过心灵震撼刺激产生审美意象体验,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的心理刺激,产生诗性化的语言幻象,达到常规言语表达难以比拟的审美效果.作为审美意象的载体,变异修辞能有效帮助实现言语表达中的意象审美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审美能力,是指从事语文教育活动的审美主体即师生(施教主体和受教主体),按照审美意识即审美观念(审美观点、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审美理想等)和审美心理(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等),对审美客体即文本(文章、文学等)所蕴涵的审美因素即审美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和审美范畴(优柔美、崇高美、悲剧美、喜剧美等),在审美时所必需的审美能力即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5.
审美经验具有"真理性",它可以成为人类心灵达到共识的一种途径。审美经验在认识论上的普遍性在于它建基于教化、趣味与判断力。审美经验虽然首先是个体经验的传达,但审美对象作为体验中的意义"构成物",具有意义的统一性。审美观看的过程,就是对象向意义的"构成物"转化的过程,这一构成物的存在就是审美经验之真理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6.
以审美经济学为视角考察网络文化产业,发现:审美泛化与仿真式"拟象"同新媒体文化息息相关;审美文化的历史嬗变表明,审美文化研究已成为我国美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取向,其现实层面则表明,审美文化呈现出多元共生的复杂格局;审美经济与审美消费主义的关联揭示出网络文化产业是一种典型的符号经济业态,需要遵循虚拟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主体间性的审美法则;审美产业化呈现出超功利审美与功利性后果密切结合的趋势,与此相应的则是网络文化产业的大众化与平民化走向。  相似文献   

7.
审美经验是当今美学观念变异的核心问题.随着媒介条件的变化,审美经验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样态.对于这种当下的审美事实,如果仅以传统美学中的"审美无利害"、"审美静观"、"心理距离"等主体审美态度为经验尺度的话,势必会将当代大量活生生的审美事实遮蔽掉,而如果与此相反站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立场上将一切生活中的经验都与审美经验相混同,也会使美学发生前所未有的断裂.20世纪的美学家们多半都对审美经验予以深刻的关注,了解这个轨迹,对于美学理论的当代建构,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大众对现代主义艺术进行审美时,常会发生"审美疲惫"心理现象.而这就与显现于审美过程中的审美震撼力是否能够转化为艺术魅力有关.因此有必要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艺术特性与审美大众的期待心理的互联互动历程进行分析,以探究"审美疲惫"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在审美经济条件下对文化创意产业本质特征的再思考.作者以动漫产业为例,说明了要从根本上解决创意乏力的问题,实现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就要从理论上加深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梦想产业"特征的认识.文章描述了审美经济发展和审美经济学的兴起,强调了情感逻辑与自由表达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认为梦想能力的恢复和培养,不仅关系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前途,也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前途.  相似文献   

10.
从什克洛夫斯基到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发生了由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诗学流变.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重要创作方法,"陌生化"有着魅力独具的审美诉求.经过陌生化的艺术形象更具艺术张力,更能激发人们的审美热情,让人们在审美感受活动中不断创造驰骋想象的空间, 在审美体验中进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审美感情是文学的主要表现对象 ,是构成文学的有机要素之一。审美感情的抒写使文学获得生命活力 ,显示语言艺术特有的美感 ,联结了读者、作品和作者 ,带给读者多样的审美感受。审美感情的抒写应避免唯情或寡情 ,达到情和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论审美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审美与艺术的关系,中外美学史上历来存在政教中心论与审美中心论之争.但两者都没有给审美找到在艺术中的正确位置.确立审美在艺术中的地位的两条途径是其一,为了包容不是以"美"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各种现代艺术,应该把"美的艺术"扩大到"审美的艺术",但"美的艺术"仍是艺术的主流.其二,为了纠正审美中心论忽视审美与艺术中的其他因素以及审美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社会因索的联系这一理论错误,必须以审美中介论取代审美中心论.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审美本质特征论"逐渐取得共识。这种文学审美论的建立经历"破"和"立"的过程:"破"的过程包含两种途径,即以"共同美"反拨阶级斗争工具论,以形象思维反拨认识功利论;"立"的过程包含一种途径,即以审美论替代机械反映论。"破"为"立"做好铺垫,"立"最终实现"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作者认为,公共关系的审美心理,具有以下特征:1、构建在现代文明基础上的公共关系,其审美包含理性的思维;2、想象在公共关系的审美中能够丰富审美感受;3、激发感情能使公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4、理解是公共关系的目的之一,也是一种美感;5、公共关系美体现在主体的行动之中。  相似文献   

15.
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音乐审美教育作为人的思维存在和精神价值的存在,成为具有全人类定义的培养人的活动.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解读,就是以音乐审美教育中的人学问题为研究视角和路径,探讨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本质和人学价值,澄清音乐审美教育本应具有的人学内涵,以期在理论上排除音乐审美教育面临着的"物化教育"、"奴化教育"的干扰和"知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困惑.  相似文献   

16.
审美等效与文学翻译归化异化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审美等效理论为文学翻译实践中的异化归化比度的把持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翻译腔"和"文化错位"现象均是无视译本读者群而导致的异化或归化过度造成的.为使译文读者获得最接近原文读者的审美感受,应考量读者接受能力和想象力,弱化译者个体翻译动机和定式文化态度,最大限度再现译出语读者所获的审美效果,以期达到保留异域风情和促成文化融合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7.
在前现代,审美没有作为独立的价值领域而出现,艺术总是以服从于政治的形式而存在。但是在审美现代性的条件下,随着"审美无功利"和"艺术自律"原则的兴起,审美政治的维度被隐藏得几乎不可见。事实上,在审美现代性的条件下,从康德、席勒到尼采,几乎所有倡导审美现代性的哲学家,都暗含了现实的政治观照。按照政治哲学的观点,审美必须还原至前审美的政治世界,才是真正的审美。因此,不论是在前现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审美一直难以摆脱政治的纠缠。在审美世界的背后,始终隐藏了一个政治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和盘托出才是真实的审美世界。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利于诱导学生情感共鸣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感受,充分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言,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深层次地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意蕴、理趣,将审美活动推向更高级、更深入的阶段。  相似文献   

19.
就自然审美与自然美的关系而言,随着18世纪美学的主体性转向,自古希腊以来对"美"的客观本质的探讨让位于对主体"审美"的探讨,包括"如画"在内的"自然美"逐渐演变为"自然审美";到了20世纪,分析美学从对"自然美"的概念分析中,最后折中地使用了"审美品质"这一概念;而当代中国"人化的自然美"则从整个人类实践活动与自然历史的高度探究了美(包括社会美与自然美)的本质。就自然审美与艺术审美的关系而言,大体有三种基本形态:早期是自然审美统一于艺术审美,进而当代自然美学对二者做出区分,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同时也出现了将艺术审美统一于自然审美的尝试。就自然审美与生态审美的关系而言,后者呈现了生态学等知识在自然审美中的具体运用,以及从认知到审美的独特路径,因而摆脱了艺术审美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然审美的真正自主。就自然审美与自然保护论的关系而言,二者是互动共生的。早期的自然保护论强调"自然全美"思想以及人类破坏自然美的事实,当代自然保护论深入思考了审美价值作为自然保护基础的可行性与优势,并对自然审美提出去人类中心、欣赏自然"环境"、欣赏要严肃深入、审美要具有客观性、要有道德的参与等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纪录片创作中如何提炼日常中的"诗意",创造"镜头"与"意蕴"之间的审美内涵,是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在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中,导演以"日常化"影像叙事,展现了极限状态下生命的力量和美善,使"日常化"的影像富有了震撼心灵的审美力量.纪录片的审美品格是纪录片"记录"力量的中心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