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作曲家在同国际乐坛前卫的音乐潮流相接轨的同时并没有忘记作为一个华夏子孙应负有的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责任,创作了许多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意蕴的作品。通过对当代一些交响音乐作品的解读,可以看到作曲家是怎样从传统文化、民间音乐、文人文化等领域中汲取养料,以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深刻内涵的。  相似文献   

2.
交响音乐是欧洲音乐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艺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交响音乐的形成发展过程,是受社会、经济、哲学思潮所影响的交响音乐思维直接作用的结果。了解交响音乐思维的发展轨迹,对于我们理解交响音乐作品,区分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形式、风格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刘伟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118-120
交响音乐在中国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滞后。交响音乐欣赏课在高校的发展现状更是令人堪忧。高校交响音乐欣赏必须保证有一定的课时量,并且要及时地更新视听设备和丰富音像资料。授课模式上要一改过去"填鸭式"欣赏教学模式,要积极开展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思维训练模式。让学生学会且掌握从感官认知到科学认识过渡的欣赏方法。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意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要结合学生的音乐水平和兴趣选择交响欣赏教学内容。在欣赏的初级阶段要选择小型作品,而且这些作品要有典型性、通俗性、时代气息性。  相似文献   

4.
交响乐是人类崇高智慧所创造出来的结晶,是最能震撼人们心灵的典范音乐。本文从交响音乐的概念、交响音乐的生成及发展阐述了交响乐的魅力,意在提高人们对交响音乐的了解。通过贝多芬的作品具体地说明了交响乐的结构及欣赏内涵。  相似文献   

5.
京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京剧风格钢琴音乐创作是当代多元化艺术生态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合力”生成的新音乐形象,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原作品的艺术魅力,赋予了京剧戏曲艺术崭新的内涵。在文化语境下思考,京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遗产在当代进行的传承和演变的重要体裁,是中国传统戏曲在当代舞台呈现的形式变体,为西方钢琴艺术“中国化”提供了更宽阔的创作视野。同时,京剧艺术的钢琴化也表征着作曲家们转化中国传统音乐形态,致力于追求中国化“民族文化新音乐”的创作理念,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6.
舒曼(Schumann,RobertAlexander1810—1856)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十九世纪浪漫派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风格具有双重、甚至多重性,既有浪漫与诗意,又有英雄和戏剧性,每一种风格又都具有典型性。舒曼的创作领域常随时代的不同重心而有所转移,先后在钢琴音乐、浪漫曲、交响音乐和歌剧领域都有一定的成果。钢琴音乐是舒曼音乐创作中最重要也是最有艺术价值的部分。甚至可以说钢琴音乐奠定了舒曼成为作曲家的基础。这类作品中,既有大型的协奏曲、奏鸣曲、变奏曲;又有一系列的钢琴小品。其中的许多钢琴小品都…  相似文献   

7.
音乐在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同时,它也是反映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音乐自古以来就被视作是一个国家治国安邦的重要组成元素。《和谐中国》、《国家》、《和谐大家园》、《江山》、《蓝天》等歌曲就是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涌现出的反映时代、引领时代、深受大众喜爱的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8.
国家教育部在1999年8月颁布的《高等院校〈交响音乐赏析教学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大学生选修《交响音乐赏析》,很多普通高校开设了交响音乐、古典音乐赏析课。如何上好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赏析课,其教学方法、措施、教学设备、课内外的相互延伸及课堂所要达到的效果,值得音乐教育者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包蕴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成了贯穿整个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一根红线,它不仅是作品的有机部分,也是构成作品的内在风骨。民族精神使新时期报告文学在发挥自身真实性的同时,比小说、诗歌、散文等更贴近时代和人民,因而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它表现在知识分子题材、体育题材、有关记叙“两弹一星”的作品、改革题材中,甚至问题报告文学作为中国特定时代的产物,作为爱国精神的另一表现形式,也同样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音乐作为兼具渲泄、表达、传递、交流感情等多种功能的艺术,它具有超时空的属性。从时间上说,古代的作品今人可鉴赏,今天的作品对于后人亦然。从空间来说,外国的作品中国人可鉴赏、中国的作品对外国人亦然。这就证明音乐是全人类共有的艺术财富。然而,一切优秀的全人类性的音乐都是植根于鲜明的民族性中,所谓“外国音乐作品”,实际上亦都具有它特定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1.
湘西地区的民歌、舞蹈、器乐、戏剧、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活动是与湘西独特的人文和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从横向维度看,这些音乐资源引入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认同感,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从纵向维度看,有助于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丰富和提升学生的音乐专业素养。为此,湘西民族民间音乐可为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丰富的音乐素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古老传统文化的泱泱大国,民族音乐传统悠久丰富。然而,在当今的乐坛和音乐教育中,许多人已形成了“西方一元化”的理念,民族音乐受到冷漠。因而,我们一定要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调整音乐教育课程结构和教育内容,加强学校民族音乐教材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民族音乐教育的氛围,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培养民族音乐的“知音”,使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13.
幻想性与审美追求——浅析舒曼钢琴变奏曲中的幻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曼的音乐深受德国早期文学家的影响,其钢琴变奏曲于同时期的浪漫派文学作品表现着相同的特征———富于幻想。舒曼对音乐的追求体现在他的音乐创作中,而其变奏思维与音乐的幻想性紧密相连,充分展现了他对音乐的审美追求,而这种追求又使舒曼钢琴变奏作品在幻想中表现深刻的思想,使音乐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琵琶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其演奏技巧丰富,并且具有很强的音乐表现力。维吾尔族是我国新疆地区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多样,并有着本民族独特的风格特点。20世纪80年代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很好的将二者结合起来,创作了具有浓厚维吾尔族风格特点的琵琶曲《春蚕》。在创作中,刘德海先生特别注意到了如何用琵琶技巧诠释维吾尔族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5.
民族音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自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的运用也都无不体现着各民族、各区域的特点。衬词作为一种音乐化的语言,在民族音乐表现中,有它一定的艺术内涵和审美内涵。它的艺术内涵不但体现在鲜明的形象上,也体现在动人的情感上,不但体现在生动的性格上,也体现在形象的意境上,而且还体现在生活的情趣与演唱的韵味上。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衬词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它在艺术表现上不但内涵丰富,也给我们带来了音乐表现上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16.
“威尔第式男中音”是歌剧《弄臣》第一主人公黎戈莱托在歌剧舞台陈述空间中的一种表现方式,威尔第用独具个性的音乐旋律、宽广的音域、声乐色彩丰厚而富有弹性的音色和以极具戏剧性表现力的歌唱与表演揭示人物复杂情感、塑造角色鲜明性格,极为成功地塑造了黎戈莱托这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音乐形象。  相似文献   

17.
勃拉姆斯是十九世纪重要的艺术歌曲作曲家,他以他独特音乐语言赋予了他的歌曲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内省风格.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及性格特点对他的歌曲中的内省情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草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音乐方面更是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这样的民族音乐写成西洋乐器演奏曲谱,用钢琴来演奏时,民族作品与西洋技法的融合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本文力图通过分析蒙古族民族文化、演奏作品的内容等方面来理解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提高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能力。以李世相的《蒙古族风格钢琴组曲》为例,从音乐特点、旋律和节奏这几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和诠释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原生型民间音乐资源十分丰富,其品种纷繁多样、蕴藏量大、覆盖面广,有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土家族原生型民间音乐属于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独特的音乐特征。土家族原生型民间音乐的保护、开发、利用能促进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提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序进行,有利于提升土家族原生型民间音乐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现代社会里,流行音乐不可否认地成为最具有影响力、拥有最多欣赏者的音乐形式之一。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流行音乐文化,其发展却经历了一段坎坷的历程。无论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萌芽时期,还是在八九十年代的复苏时期,它始终挑战着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在当今的音乐文化中,流行音乐已占有不可忽略的一席之地,有关于它的音乐和文化价值的讨论仍然是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