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间视阈下《红高粱》英雄叙事的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间视阈下的《红高粱》的英雄叙事,被作为"站在民间立场上讲述的一个抗日故事",其本意是要藉此实现对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消解,但这样的消解,却使"民间立场"从边缘走向了中心,取得了权力话语的地位,成为叙事者话语霸权的表征。这就使得真正的英雄及其"生命激情"处于缺席的尴尬地位。由此,"建立在民间崇尚生命力与自由状态的价值取向"值得质疑。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英雄诞生故事中的模式化、传奇化叙述,呈现出鲜明的民间风格。岳飞出身、出生故事实证了在中国古代英雄传奇诞生故事中,存在着史诗化的“奇生”母题。受“奇生”母题影响,在表层叙述体制上,呈现模式化的民间叙事特征;从深层文化背景上,体现出民俗信仰、民众观念等复杂文化因素的影响。英雄诞生故事,从叙事方式、文化背景两个方面,体现了民间传统对叙事文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代文学(1949年-1976年)的英雄叙事,是以表现国家意志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英雄叙事为主的,民间英雄叙事因素经过不断地被改造、净化后,作为一种潜在的叙事因素被整合进主流意识形态的英雄叙事中,在比较边缘的题材里较好地发挥了软化和稀释政治宣传的作用。民间英雄叙事以隐含于主流意识形态英雄叙事中的存在方式,完成了其潜在建构。  相似文献   

4.
著名导演吴天明的《百鸟朝凤》以游天鸣的唢呐学习和坚守为主线,将唢呐作为叙事意象,以俯身贴近和生命沉潜的姿态,展开了有别于传统民俗叙事的故事阐述。影片在民间立场的基础上,通过唢呐艺术遭遇的种种困境的讲述,图绘了文化根基正在瓦解、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正在被抛弃、民俗文化的力量规约正在遭到消解的乡村现实。而游天鸣、焦三爷对此种文化窘境进行的种种拯救又显得无力而空洞,其所肩负的文化使命无疑是沉重而发人深省的。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9,(2):59-63
对于赵树理,研究者常喜欢从政治与民间的维度展开评价,要么将其视为民间文化的代表,要么将其视为意识形态的同谋。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原生态的民间。是"政治化的民间"而非其他形态的民间,才是赵树理的民间的本质。这种"政治化民间"的叙事伦理,虽也与民间休戚与共,却又将政治视为幽灵,让它以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方式影响、统领、支配、掌控着民间的一切。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时代语境、受众心理、作家身份等因素有关。对于这种写作得失成败,应该给予一种"同情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李娃传>的情节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李娃作为承载着民间底层百姓愿望的妓女,得到了一个令人羡慕又嫉妒的结局.二、以男主人公父亲为代表的士族理想得到了满足.三、作为儿子的男主人公的浪漫爱情得到了充分表达.这三种代表着不同价值观和理想的欲求,在文人叙事的巧妙运作下融合到一起,实现了"中国式"的大团圆结局.  相似文献   

7.
民间叙事对今日影视作品的表达有着深刻的影响。以香港电视剧《金牌冰人》为例,从难题的设置与人物形象塑造两方面的探讨可以分析出传统机智人物故事对影视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故事新编》中民间叙事策略的现代开掘入手,从民间叙事角度观照下的历史选材和民间故事叙事结构的大胆扬弃两方面具体分析鲁迅在创作中对传统民间叙事艺术的灵活运用及超越创新的表现,侧重探讨民间精神和民间文化对鲁迅人生观及艺术创作观的积极影响,探寻鲁迅先生以民间叙事艺术为策略建构历史题材小说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9.
细读当代记录的与《国风》相近的民间歌谣,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二千多年前温馨、朴实的民间情怀,依旧能够发现其喻世、警世、明世的底层现实.以文学人类学的视角考察这些歌谣,可以发现,它们传播在悠久、广博的历史地理空间之中,与有限的人生旅程交手而行,乡土的情怀、民族的智慧、人生的力量,都因民间歌谣的相伴相随而充满生机活力,都因美丽、深邃、朴实、坚韧的民间歌唱而超越苦难,民间歌谣是人类的文学知音.  相似文献   

10.
彭见明长篇小说《天眼》的叙事颇具特色。首先,《天眼》吸纳了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方式,这不仅体现在分章回目上,也彰显在故事框架的建构和预述上。其次,《天眼》驻足于民间化叙事立场,叙事呈现出"乡中人"的叙述姿态和散漫性、原发性的思维特征。然而,《天眼》又并不属于回归传统的写作或民间化创作,其叙事是对传统叙事和民间叙事的双重超越和创造性重构。  相似文献   

11.
《檀香刑》是莫言以重返历史的民间姿态,用“猫腔”谱写的一部高密东北乡抵抗外辱的心灵史。莫言对戏曲传说中的文化记忆进行解码和重构,展现了民间丰赡与复杂的生命存在,揭示了传统刑罚及西方殖民文化的“吃人”本质,也暴露了民族主义的坚忍与蒙昧及民间生命的狂欢与虚无。然而,莫言并未沉浸于想象的虚无历史中,而是在超越历史的人性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继续探索多元审美的艺术融合,并以庄严的历史观践行着鲁迅“反抗绝望”及萨特“存在主义”式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2.
孙惠芬的《上塘书》以一种独特的叙事方式,叙写了当下乡村在走向城市文明的过程中的艰难步履。作者提供了一幅乡村在被动地走向城市文明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淘洗,以及由无奈和苦涩编织成的“清明上河图”,代乡村儿女们而言,言说了这种民间故事,传播了这种民间声音。  相似文献   

13.
王安忆作为一名当代女性作家,在其创作过程中,不仅受到来自传统男权文化的影响,而且也深深受到西方当代文艺思潮特别是女权主义的冲击,而这些影响的痕迹分别在她不同时期的小说文本中以不同的女性意识形态体现出来了。试就王安忆小说文本中女性意识的不同表现来探求其女性写作道路的变化发展轨迹:即从欲望写作到民间叙事的回归。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把民间信仰与信仰、宗教、迷信混同起来,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经济、认识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只有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加强民间信仰的科学化建设,实行民间信仰问题的委托管理,才能逐步把它引导到积极向上的思想环境上来,并转化为自觉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改土归流不仅是一项政治进程,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建构。对改土归流的研究,应立足于地方社会的视角,以揭示它实际是如何被(地方)话语建立、维持的。在民间故事、传说中,主要借助于历史事件来获得民间叙事的结构意识,营造一种"民间"的氛围,演绎着另一种"和平改流"的图景。它也体现出人类学意义上的本地人视角,同时并未妨碍人们通过民间叙事了解和把握历史的真实。当前的改土归流研究很有必要重视这类来自民间的"小叙事文化"。  相似文献   

16.
心理品质是由文化素质内化而形成的 ,一个民族或族群的心理品质往往是构成其文化特质的重要因素。以黑衣壮民间风俗为载体 ,沿着黑衣壮人的情感智商———心理共性品质———文化特质的思路 ,解读黑衣壮民间风俗所反映的黑衣壮人的情感智商 ,进而透视隐含在其中的带有共性的心理品质 ,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该族群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7.
陕西的传统戏曲、民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民间音乐具有由传统社群长期创造、固定旋律节拍形式、特殊演出方式等特点。如果以现行《著作权法》第六条所规定的"作品"作为其著作权保护对象,那么具备上述特征的民间音乐就会由于受独创性、保护期限的制约以及不便于衍生作品署名等原因而难以得到全面保护。有鉴于此,将民间音乐的保护对象确立为"表达"而非"作品",并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才是更为妥善的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尝试将卡西尔、苏珊·朗格、洛特曼、格尔茨等人的符号学理论用于对哪吒形象的文化解读。力图从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两大维度,立体认识哪吒形象的符号学意义,并运用发生方法学的方法,详尽剖析哪吒文化中的神格定位,分析其传播过程的符号发生机制,并相应考察其在传统文化继承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内涵与功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霍元甲>的经典形象是民族意识和男性话语的历史产物.2007年由李连杰主演的同名电影对这一文化经典的重新演绎,虽然已经意识到以往完全被忽视的女性形象和性别符号,然而在突出呈现文化英雄的民族主义话语的同时,仍然落入父权主义和男权话语的历史叙事模式.运用当代女性主义理论,通过深入解读影片中的性别形象内涵,从而揭示出在民族英雄的历史叙事中被传统父权话语所遮蔽的性别批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