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欧盟成立以后,先后建成了经济货币联盟,统一了各成员国的货币,推进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实施,成功实现了欧盟东扩,使欧洲联盟不断得到深化和扩大。随着欧盟实力的提高特别是欧元的诞生,欧盟整体增强了对美、日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一套区域性集团的发展模式,参与世界经济决策的自主性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由于欧盟成员国对世界政治的传统影响,以及欧盟作为整体的政治潜能的逐步发挥和对世界热点问题的开始介入,欧盟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欧盟对华政策在30余年的发展中发生了三个阶段性变化,并逐步走向成熟;从国际体系的视角切入,提出了冷战至今国际体系力量中心组合的四种模式,基于中欧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国际体系力量中心组合模式的变动对欧盟涉华政策造成的不同结果,对未来10年欧盟对华政策的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朱贵昌 《国际论坛》2012,(4):44-48,80
近年来,中国对外援助特别是对非洲援助力度的加大以及中国援助模式的成功,引起了欧盟等西方援助国的高度关注。欧盟在批评、指责中国对非援助政策的同时,也开始正视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日益提高的现实,转而寻求加强与中国在国际发展领域尤其是非洲发展问题上的对话与合作。由于欧盟在世界发展援助事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在与其开展对话与合作中仍面临巨大的调适压力。  相似文献   

4.
欧盟可持续发展战略经历了从起步到修订完善的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欧洲2020战略》为代表的欧盟版可持续发展标准。为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欧盟标准推向世界,欧盟在与许多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中着力推动可持续发展条款(SD条款)的纳入。当前,欧盟与加拿大签订的《欧加全面经贸协定》被誉为欧盟"最先进的自由贸易协定",其基本反映了欧盟可持续发展条款的特点与最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随着欧盟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互动与合作的不断加强,SD条款与中国的联系愈发紧密,为了更好应对欧盟的"条款输出",中国应尝试构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条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欧盟共同经济政策为实例 ,介绍了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对欧盟经济及世界贸易的影响。作者认为贸易政策选择的标准是是否更能促进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自由贸易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主流 ,区域性保护主义必将被废除。  相似文献   

6.
作为反规避的一种手段,欧盟的原产地规则虽然只有一条很抽象、概括的规定,但在实践中,欧盟采取了技术标准、价值增值等授予原产地资格的具体标准,但这些标准仍然存在自由裁量的空间,体现欧盟在该方面的灵活性,同时也为贸易保护主义留下了施展的空间。我国应借鉴欧盟的做法,尽快完善自己的原产地规则。  相似文献   

7.
条件限制是欧盟东扩政策中对入盟申请国普遍使用的手段,对促进申请国的民主改革、市场经济和法律制度建设,进而达到欧盟标准而成功入盟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欧盟在巴尔干的冲突调解的分析,在国际学术界首次总结出欧盟条件限制政策的三种基本模式,即肯定性条件限制和否定性条件限制模式、条件—服从模式、技术性条件限制模式,并深刻剖析这三种模式产生的背景和所体现的欧盟对外政策的特色,比较分析了它们的特点以及未来发展前景。通过对欧盟条件限制模式的总结,笔者为学术界深刻认识欧盟外交政策的特点提供了一个精细而崭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欧盟成员国不断增加,不仅统一了单一货币欧元,而且将其内部政策高度一体化,并形成统一的对外经济和商业政策.目前,欧盟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其经济总量可以和美国并驾齐驱,在对外贸易、经济投资和项目援助方面在世界经济体系内处于领先地位.对于欧盟和其内部成员国而言,经济活动存在于其内部和国际之间的联动.同时,欧盟在国际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对欧盟经济发展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际行为体可以运用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国际制度和价值规范四种资源,通过强制、威胁、奖赏、设置议程、说服和吸引等六种方式来对其他行为体施加影响和控制。在这一过程中,它具有了多种权力,从而形成一定权力结构。随着欧盟国际行为能力的增强,欧盟具有了经济权力、军事权力、规范性权力和制度性权力等四类国际行为体权力,形成了四维度不均衡的权力结构。在考察欧盟国际行为体权力结构时,制度性权力这一维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欧盟公司治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历安然(Enron)、Woldcom和Ahold等公司丑闻后,各国加强了对公司治理的监管,作为政治经济联盟的欧盟也不例外。欧盟公司治理机制大致可以分为英国与德国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在内部治理机制、外部治理机制与中间层面治理机制上有很大不同。为了促进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形成,欧盟委员会出台了多种法令,以协调各国不同的公司治理机制。但是,欧盟公司治理机制的协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仍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相似文献   

11.
雅尔塔会议中,美苏英三国签订的《雅尔塔秘密协定》,以牺牲中国主权为代价,满足了苏联提出战后在中国东北享有特权的要价,美国和英国也获得了各自在中国的利益,苏联则同意对德战争胜利后参加对日作战。《蒋介石日记》《蒋经国自述》及《艾登回忆录》都对《秘密协定》侵犯中国主权的行径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同时也证明在美苏强权政治的压力下,中国与苏联通过谈判,苏联获取了比《秘密协定》还要多的好处。《秘密协定》无疑是美苏英强权政治对中国主权的践踏,新中国的成立使其部分破产。自此中国逐步摆脱受列强任意操控的命运,逐渐成长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当下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为国家间关系指出了完全不同于西方强权政治的一条道路,但是西方强权政治的影响根深蒂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仍需要克服很多阻力。   相似文献   

12.
徐龙第 《国际论坛》2012,(2):19-24,79
战略伙伴关系是欧盟对外关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盟政治日程上的地位也得以快速提升,将成为欧盟拓展对外关系的新政策重点和框架。国际格局的变革和新兴国家的崛起、欧盟的国际抱负以及范龙佩的推动作用是欧盟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动力。同时,它也存在概念模糊、对外政策不一致等不足之处,还需要恰当处理与战略伙伴的分歧。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俄罗斯外交回归传统的地缘政治和现实主义,以及欧盟的大举东扩不断蚕食俄罗斯的“天然利益范围”,人们谈论更多的是俄欧战略性竞争关系而非战略伙伴关系。在此背景下,以俄周边国家“颜色革命”的爆发为起点,俄罗斯对于部分欧洲国家的“规范性攻势”开始采取反击态度,在对外政策辞令上越发具有规范性色彩。俄罗斯试图以规范性话语作为一种政治工具,把它镶嵌于对权力争夺的理解中,并以此在国际舞台上重新界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尝试着“免费搭车”:利用欧盟的制度性框架和有效的政策工具如欧洲邻国政策(ENP)和“北部区域规划”为本国国内特别是西北部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服务。因此,普京上台以来的俄欧规范性对话既有合作的成分又有冲突的因素,而总体上冲突和纷争大于合作和共识,这也成为冷战结束至今俄欧关系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中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进程缓慢。文章通过“负外部性权力”的视角分析这种国家行为体削减自身负外部性意愿和行动力不足的问题。在特定条件下,负外部性形成一种权力资源。其发挥作用的原理是产生负外部性的主体可以凭借负外部性为条件与其他行为体讨价还价以增加自身的获益或使自身处于有利地位,因此负外部性具有关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的属性。在气候政治中国家行为体特别是排放大国倾向于使用负外部性权力影响总体谈判进程和其他行为体以获取利益。通过案例研究,文章认为在国际气候政治里美国主要是消极使用负外部性权力,欧盟则是积极使用负外部性权力的典型,而中国也拥有越来越多的负外部性权力资源。为了更好地解决负外部性问题,应当承认负外部性权力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并在合理限度内对其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15.
台港地区长期以来对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外交前景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会愈以减弱,外交前景暗淡无光;一种则认为中国大陆将成为新的“世界超级大国”,甚至有“中国威胁论”的奇谈怪调。两者都颇有辨析之必要:一方面,50多年来,新中国已经成为对世界政治经济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国际声望日隆,外交舞台日益开阔;另一方面,不管是从文化渊源、对外政策抑或是国家实力上看,中国都不会致力于成为一个“超级大国”,亦难以成为“超级大国”,“中国威胁论”大可休矣。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期以来东盟国家华人华侨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人华侨经济的快速增长状况与当时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取向有很大关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亚太地区的区域性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东盟国家作为有利的商品和投资市场前景被看好.东盟国家为吸引外资,进一步放宽对外资的限制,纷纷制定了条件更为优惠的外资政策,使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的环境趋好,诱发了八十年代下半期以后对东盟国家的投资热潮.  相似文献   

17.
列宁的欧洲联邦观形成于一战前后,他最初赞同推翻君主制,建立欧洲联邦,后来认识到帝国主义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实现欧洲联邦,因此主张社会主义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获得胜利,再建立各民族实行联合并共享自由的国家形式——世界联邦。研究列宁的欧洲联邦观,必须肯定列宁认为帝国主义经济条件下无法实现欧洲联邦的判断是正确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二战后欧洲一体化及世界和平进程证明列宁的理论有其局限性。在国际秩序面临变革新趋势的历史关头,中国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突破了西方强权政治的零和博弈思维,但是该构想的实现也要经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风物长宜放眼量--论中国应有的外交哲学和世纪性大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前期,世界基本格局仍将是美国及其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共同体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价值规范与规则体系方面占有显著优势,而其他力量少有、甚或没有可能形成足够团结有力、足够持久紧张的制衡陈线,世界基本潮流则仍将由多极化、全球化、国家政治民主化和国际规范正义化构成,而后面这三大趋势与上述优势密切并联.在这样的时代大环境中,中国必须具备下述外交哲学和可以称为"搭车"和"超越"的世纪性大战略中国既应当是世界政治中的一个"正常"国家,又应当是其中的一个创新型国家;顺应世界潮流,广泛参与国际体制,尽可能迅速学会先进的技术、管理、政治运作、思想文化和国际行为方式;在有所防范、有所斗争的同时,与美国及其西方共同体形成总的协调关系,与之发展出足够多的共同利益、共同规则和共同运作机制;积极参与创设、培育和形成国际安全体制,尤其是东亚区域和次区域安全体制,以便使一个强大起来的中国能够是更加安全的中国.美国方面存在的有助于推动它同崛起的中国长期协调共处的因素,连同世界政治中一个头等重要的事态--大国间全面战争已很少可能甚或极难想象,使中国能够实行这样的外交哲学和世纪性大战略并取得成功.中国需要具有宏大的远见,坚韧不拔地朝着基本安全、基本富裕和世界强国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不仅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了国际政治领域。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扩大,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第二,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主权构成新的威胁,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推行提供了借口;第三,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统一后的德国成为欧洲的大国,并彻底摆脱了战败国地位和以美苏为首的四大盟国的控制。德国统一及后来苏联解体,标志着以美苏对峙的“冷战”时代的结束,欧洲力量对比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格局迅速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根据自身地位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德国在外交上改变了以往追随者形象,根据其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开展自主性的全方位外交,极力扩大德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使之成为世界上的政治大国,并以世界大国的身份主动要求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