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经济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货运周转量、旅客周转量为区域物流能力指标,GDP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选取浙江省1978~2008年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浙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对浙江物流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区域物流能力的概念,从区域物流资源和区域物流效率两个层面构建区域物流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我国31个省级区域2007~200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区域物流资源、区域物流效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有很多文献研究到了航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比如,王海俊利用协整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港口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证明了港口物流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谢太峰、王子博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对上海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上海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带动作用。张明香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动态计量方法分析港口对区域经济的短期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4.
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性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方法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为基础,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创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层次因子分析评价模型;以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实力为研究视角,建立了二元回归模型并深入研究了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协调性;以吉林省物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例,对模型具体的构造方法与实用性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丁如曦等 《统计研究》2020,37(11):93-105
本文从集聚外部性和网络外部性相结合的视角探讨多中心城市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影响,并以长江经济带这一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典型区域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全域城市网络多中心程度与其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控制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等经典生产要素后,非中心城市通过嵌入多中心城市网络过程中相对节点中心度的提升,缩小了其与中心城市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并产生正向空间溢出影响,并且整体上通过中小城市获得节点集聚增长效应、中等城市发挥正向溢出效应以及节点中心大城市突破地理近邻的长波辐射效应的叠加互锁来实现;加快区域要素流动集散、促进区域产业竞合协作,是多中心城市网络驱动区域板块融合互动和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作用机制,而地理邻近城市间因节点中心度提升在制造业发展等方面展开的过度竞争,则不利于区域地域功能的整合提升和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长江经济带等区域范围内应统筹推进中心城市与城市网络建设,培育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以更加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提高区域物流需求预测的能力,文章从区域经济等影响因素指标与区域物流需求之间的内在关系的角度,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处理,构造了基于主成分分析-SVR的"影响因素-区域物流需求"预测模型.在选择适当的参数和核函数的基础上,对上海市物流需求量进行仿真,通过与标准的-SVR方法和线性回归方法进行了对比,发现该方法能获得较小的训练相对误差和测试相对误差.  相似文献   

7.
中心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和区域开发的重要依托,中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是构建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过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实践上证明了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市经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心城市是带动周边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提高中心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关系能否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依据这一思路,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评价中心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说明了交通状况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和重要程度。交通运输业对于有效形成产业物流循环、加强地区与外界联系和提高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邮政电信业为人们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信息需求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传播途径。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全面提升西宁市作为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发挥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目前,我市交通邮电业的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行业分布逐步得以完善,市场结构日趋合理。本文利用第一次经济普查和相关统计资料,对西宁市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等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和发展状况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9.
陕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陕西省为样本区域,选取了23个反映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有序发展水平的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0—2010年陕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耦合协调有序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可知: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协调关系;二者耦合协调发展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属于耦合发展优质协调良好的状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优于区域经济,但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效应一直逊于区域经济对旅游产业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126个主要地区的经济统计数据,采用泰尔系数与GIS-ESDA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差异明显,但呈现减弱趋势,各城市间差异大于城市群际之间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州城市群,正相关集聚效应显著;中游城市群地区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经济联系度不强;西部成渝城市群地区、滇中、滇南城市群区缺乏高水平地区,低低水平集聚关系较为显著;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组织特征呈现多核心与单核心边缘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在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是最具有活力的经济板块。通过分析百强县与各自区域内中心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力大小,可研究区位优势对百强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四川县域经济发展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建立动态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了物流发展水平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各地物流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物流发展水平较高尤其是人口较多的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较快,对人口较少欠发达地区则产生负面的影响,因而将扩大区域经济差异。制定相应的物流管理政策,对人口较少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有所减轻,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平 《统计与决策》2007,(19):149-151
加强区域的经济合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十一五规划目标与要求,是增强区域经济增长的活力,提升区域经济实力的重大战略决策。正确认识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大关系,从我国的发展现实出发,遵循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理顺利益关系,注重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一当前的热点问题,文章旨在构建二者之间的统一性互动框架,以便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论文从区域性层面,基于系统性视角,并考虑到区域经济内部的协调发展,构建了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的E-C-F互动框架,包括了区域金融子系统、区域经济子系统、二者之间的互动关联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区域旅游业收入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Granger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以湖南省为例,对区域旅游收入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区域旅游业收入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在湖南省均存在着显著的长期相关性,表明它们之间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两者互为Granger成因,入境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与我省的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推动的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梯度格局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19个反映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定量地划分了长三角16个城市1997年至2007年经济发展的梯度格局.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诸城市的经济发展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梯度,而且经过了一定的时间,这种梯度格局在不断地变化.这种结果不仅是对经典的区域经济理论如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等的有效验证,而且还说明了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的梯度发展战略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发展武汉第三方物流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它是物流专业化、社会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三方物流作为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上的节约性,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是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有效支撑;是发挥城市功能、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物流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物流的概念应拓宽为生产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区域经济是区域物流存在的基础,对物流能力具有推动效应;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效应.1984年前,江苏经济物流弹性E<1,说明物流能力依靠经济实力的推动;1985年后,江苏经济物流弹性E>1,说明物流能力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前列。长三角作为东部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还存在产业层级有待提高、城市发展定位与分工不合理、自主创新水平需要提升等问题。因此,长三角要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积极推动区域创新集聚、培育区域创新合力,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姚红卫 《四川省情》2007,(9):54-55,42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理区域在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再加上历史基础和国家政策的倾斜等方面原因造成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按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进行区域划分,使所划分的经济区域既有相近的经济发展态势又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结合,这对国家和各地区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