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耶律楚材是蒙元初期重要的政治家、诗人、古琴家、禅宗大德,他在禅宗思想指导下作出了人生的重大抉择、证人了万法平等的境界,并由此提倡三教合一的思想与实践.在琴学上,他琴艺精湛、风格鲜明、琴道高妙,主张以琴参禅、以禅统琴、琴禅一味的琴学观,是我国琴学史上少有的修养全面的文人琴家.他以琴会友,或与他们切磋琴道,或向他们传授琴艺,或同他们诗酒往还,影响了当时许多操缦雅士,大大推动了元代琴学特别是文人琴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春琴抄》延续了谷崎润一郎写作着重描写女性官能美等特点,但是又有着不一样的味道。春琴的形象是由’恶魔’性格、美丽的外表和精湛的琴艺构成的,看似失衡的三个方面由于她的失明而达到了完美的平衡。春琴与佐助的有着不平等的三重关系,但是因为佐助的配合又达到了对等与平衡。《春琴抄》的平衡美学正是《春琴抄》又一重要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宋代是中国古琴文化发展重要的转折期,一方面士人琴与艺人琴的分化更加突出;另一方面,琴派的分化也更为明晰,出现了阁谱、江西谱、浙谱为代表的京派、江西派和浙派。欧阳修不仅是当时士人琴的杰出代表,也是江西琴派形成的关键人物。欧阳修琴学思想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其琴学观念主要体现于琴以载道、琴养身心、琴之审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虞和钦是近代琴学大师杨宗稷的弟子。作为清末民国时期致力于科学中国化实践的新型知识分子,他亦操琴、藏琴、斫琴,并提出了琴之“工内适独”说、刚柔指说,尤其是他的《〈琴镜〉释疑》一书有功于杨氏琴学的普及与传承。  相似文献   

5.
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文化口头与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斫琴、髹琴工艺是本民族独有的文化,在扬州地区自古流传有绪,而在今天亦得到很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丁小琴 《社区》2014,(31):50-50
“本月排查辖区安全隐患如下:东方名城小区消防报警器及消防器材需更换;东方名城幼儿园外墙涂层开裂需重新粉刷;和园西出口车辆进出标志不明显……”这是江苏省扬州市广陵经济开发区运东社区安全生产工作站公示栏公示的内容,居民邹文谟看着公示栏说,有了社区安全生产工作站,我们的生活更加有保障了。  相似文献   

7.
琴歌是古琴艺术中重要的音乐形式,对它的发掘和整理,是当代古琴音乐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从琴歌艺术的发展脉络、曲式结构、歌词与内涵、演唱、文献归纳、总结,可对其艺术价值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广陵观潮是中古文学常见的一种文学意象,由于地理环境的变迁,引起后人对其产生地域的争论。从文献记载、考古发掘和历史地理的环境变迁等分析,广陵观潮应在扬州而非钱塘,其盛行的时间在汉至六朝,约在唐大历年间消失。广陵(扬州)作为古代的形胜之地,广陵观潮的自然景观为诸多文人所记述,而理解广陵(扬州)在古长江口的位置是揭释这一文学意象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广陵涛”是个有名的历史地理问题。“广陵曲江有涛”,是历史上一个很有价值的记载,对于长江古河口、古潮汐现象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自从西汉枚乘写了著名词赋《七发》以后,二千多年来,广陵涛一直是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反复争论的问题。枚乘以华美的词藻详细记述了广陵涛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从音乐学角度旧话重提,对自唐代至今文学界各家观点和音乐史学界当下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加以归纳,对琴歌《胡笳十八拍》的作者问题提出质疑,从琴歌《胡笳十八拍》作品名称、文辞特征和曲调情绪等角度,分析其作者绝非出自蔡氏或董氏哪一位名家之手,而是千百年来中国历代琴人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加工,赋予新的技法和内涵,形成不同版本与不同风格,流传至今的作品已经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倡议学界能够在琴歌《胡笳十八拍》的作者是谁的看法上早日趋同。  相似文献   

11.
汉末流寓江东之广陵人士与孙吴政权之关系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汉末期,江淮之间战乱加剧,不少大族名士南徙江东,其中包括一些广陵籍人士,他们对孙吴政权之创立及建国后之诸多军政活动,都有较大的影响。在学术文化领域,广陵人物涉猎经学、子学及文学、艺术等各方面,多有贡献。  相似文献   

12.
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乐器,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表面上看极简约、自由、散漫的外在形式。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适应了农耕文化生活节奏,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追求的清、微、淡、远的审美意境和艺术精神,故成为士群体阶层的钟爱之器。在宋代特殊社会历史背景下,古琴艺术闪现出更加璀璨的光辉,鼓舞着文人雅士的爱国情怀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反映出不同于汉唐的新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13.
魏晋时期,古琴得到了魏晋名士们的青睐,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再到两晋的大批名士,或琴书自娱,或琴酒消忧,又或鸣琴山林,以琴交友,士林好琴爱琴,蔚然成风。大量的证据表明,琴和琴乐在魏晋名士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影响和体现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风度,并最终成为“魏晋风度”“名士风流”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4.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0年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增加了一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选。中国的昆曲首次进入2001年第一批保护名录,2003年联合国发布的第二批代表作名录,中国的古琴艺术也获当选。两年一次的评选工作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和欢迎。据悉,中国各地对于申报的热情非常大,以至于各地仍在发掘、征集、论证新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项目。在这种热情的背后是否真的是对于文化的保护,抑或是有着其他利益的驱动?笔者拟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以及延伸出来的文化人类学的诸问题,跟中国文明的关系作一个探讨。目的在于:不要将这个有意义的申报工作变得庸俗化。  相似文献   

15.
东汉广陵郡,据《续汉书·郡国志》载,其治广陵,领县十一:广陵、江都、高邮、平安、凌、东阳、射阳、盐渎、舆、堂邑、海西。然据后人考证,当有海陵县的建置,《郡国志》"盖传写有脱"。但也有人认为,"海西属下邳而不属广陵",补上海陵,去掉海西,仍当领县"十一"。据史料考证,海西从未属于下邳国,而是隶属广陵郡管辖,广陵领县"十一"应为领县"十二"之误。  相似文献   

16.
广灵剪纸题材广泛、寓意深刻、样式众多,且流传久远,具有粗犷、简练、明朗的特点,是中国北方剪纸的典型代表。与中国剪纸有着密切关系的日本剪纸,在充分借鉴吸取中国剪纸的技法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文化特点不断发展,逐渐呈现出与中国剪纸不同的异域风采。此外,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结合,为广灵剪纸和日本剪纸在当今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春秋兵圣孙武子其人,自南宋迄今,深为学界持疑,甚至否定史有其人。辨真与证伪两派围绕《左传》何以不载孙武子之事为中心,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本文通过对正反双方主要论点之客观比较与分析、尤其是以古代宗室礼制为线索,指出《左传》中实有孙武子之记载,并以国史与家乘相参证,考明孙武子即齐将田开。  相似文献   

18.
广灵秧歌,是山西晋北的一个地方小戏剧种。纵观广灵秧歌的整个演进历程,从清嘉庆末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时间跨度逾百年,可分为形成期、发展期、全盛期、恢复期及衰落期五个阶段。回顾广灵秧歌的百年发展史,既可对其历时性过程有所了解,又能对其走向衰落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9.
秧歌戏与扭秧歌并非同一艺术样式。作为省、市两级非遗保护项目,广灵秧歌目前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仍有成为"博物馆艺术"的危险。自上而下的文化体制改革,并未有效地改善广灵秧歌当下面临的濒危态势。对待诸如广灵秧歌这类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何,才是更为内在也是更为本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山里女人喊太阳》是一首充满浓郁的湖北土家风味的民族声乐作品,采用简洁的语言配以优美而具有民族特色的旋律,极为形象地将土家人独有的民俗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从音乐作品分析与歌曲演唱风格两个方面来探究这首声乐作品,对其文化背景、创作技法以及二度创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描述,进而去探讨湖北新民歌的审美价值,从而达到正确诠释音乐作品、更好的把握声乐演唱风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