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谢卫平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3):82-84
张平的小说<抉择>是一部反腐倡廉的大作,作品中,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情关系的处理,都是基于崇高的党性原则.但作品并没有回避人性中的人情这一敏感成份,而是尽力挖掘,剖析与衡量,并加以展示,从个人情感、社会角色、道德准则这些方面充分展示党性之下的人性光芒.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的《童年》展现了小主人公阿廖沙童年时期于俄国社会经历的人性善恶,他养成了在丑恶现实威逼下决不屈膝的坚强性格。在善的指引下,阿廖沙最后走向人间去体味真正的人生百态;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则是以童年主人公小男孩的目光,来看吉尔吉斯护林所里的善与恶。同样在善的指引下,小男孩最后以死来拒绝他纯洁内心所不能屈从的那些恶。通过比较这两部作品在人性善恶展现与抉择上的不同,可以看到两位大家面对人性善恶时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3.
潘惠英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2-23
沈从文文学作品中人性内容的表现几乎贯穿全部,或是赞美或是批判."湘西世界"中生命、人性以自然自在的方式存在,而所谓都市文明社会中生命、人性却以畸形病态的变异生成.《萧萧》是这些作品中别具一格的,它把野蛮风俗与封建礼制压榨下的湘西人质朴的自然人性和人情之美从容舒缓地表现出来了.丑陋、残酷与宽容、豁达鲜明的对照之下更显人性之光的闪烁. 相似文献
4.
曾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3(4):43-46
《金瓶梅》的作者借一个大家庭,来表现自己对衰世中人尤其是男性的精神状况的反思。书中描写的男权世界里的这些女性,只是作为男性精神世界的不同组成部分的一种象征,并不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她们分别代表着人心的"理、欲、情、意、气",其冲突实质上是人的内心各种欲望的斗争。其斗争的结果也反映了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里人的精神命运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6.
尹萍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8):185-186
伯纳德·马拉默德在他的第二部小说《伙计》塑造了莫里斯与弗兰克两位人生观迥异的人物形象。莫里斯几乎是个完人,他能忍受生活中的一切苦难,并诚实和善地对待生活。弗兰克由于生活所迫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度成为抢劫犯和小偷。最终在道德力量和对海伦真挚的爱中获得了重生。 相似文献
7.
8.
9.
王威威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81-84,111
人性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对人性问题的讨论又必然涉及“情”和“欲”的问题。先秦诸子关于性与情、欲的关系有以下几种主要的观点:一为以情、欲为性,认为人的情感、欲望是人的本性;一为以性为情的基础,情由性出,情是性的外现;一种将性与情相对立,认为情感的产生是性的丧失。这些观点对解决现代人的情和欲的问题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包岚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203-205
道德根源于人性,人性中深藏着道德产生的内在要求,人性是道德产生的主体基础。真正的人的道德应该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和扎根于人的现实生活之中的,是人的需要的反映。道德是维护、改造、提升人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吕柳玲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139-141
自人类产生以来,道德就是社会文明的主要内容,道德标准是法律推理的前提条件,是区分良法恶法的标准之一。道德精神在法律规则、法律原则中的适用,加强了道德在法律实现中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赛男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27-29
研读周作人《人的文学》、《自己的园地》和《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可以看出他一贯坚持的自然人性、个体自由、艺术独立等人本文学思想。周作人把文学分为“人的”和“非人的”、“为艺术的”和“为人生的”、“即兴的”和“赋得的”,再通过比较、选择、整合,构建一种理想的合乎人性的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新型道德建设,不仅要宏扬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主旋律,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确立社会主义道德的主导地位,而且要倡导与杜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构建起多层次、多侧面的道德体系。这一道德体系既要充分体现向共产主义道德发展的趋势,又要在现实功能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和顺利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张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77-79
从人的本质出发,探讨了经济学中的"以人为本",即从研究人的需要的发展变化出发,研究需要的满足,进而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提出经济学中的"以人为本"的实践,其根本目的是塑造"文化人","文化人"是"经济人"的完善和补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5.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两种基本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它关乎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与存在,规定着人类在宇宙中的合理位置。正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才展开了人与人关系以及人类历史的画卷。人与人的关系关乎社会秩序,它探究如何以合理的组织形式实现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维系社会秩序的合理性与正当性。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关系虽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它们也有各自的话语权和各自适用范围。然而近现代以来,人与自然关系的话语权被人与人关系所剥夺,认为没有人与人的关系就没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发生了人与人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殖民化。这种殖民化的后果是人与自然的本真关系被遮蔽,生态危机则是这种殖民化的逻辑后果。 相似文献
16.
两种人生观的抉择——关于《离骚》的中心主题和屈原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Peilin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本文对《离骚》的中心主题和屈原精神作了新的诠释:指出《离骚》的中心主题和屈原精神主要体现在两次重大的抉择中:在人生态度的抉择中,诗人否定了消极出世的道家人生态度,而肯定并决心遵循积极入世的儒家人生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于把握和完善自己的生命,实现远大理想,最大限度地提升人生价值这个重大人生问题的艰苦探索。接踵而至的生死抉择则是一个在更高的精神境界中的抉择:诗人宁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不放弃远大理想,向黑暗现实妥协。人生态度的抉择深刻反映了诗人彻底的理性精神,而生死抉择则集中表现了诗人崇高的道德精神。理性精神与道德精神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屈原精神和品格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杨豹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92-95,118
道德选择是人类活动中最重要的选择形式之一。它与人们日常道德行为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理论就是道德选择的理论。孟子的关于道德选择的理论十分丰富。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孟子论道德选择的基础;二、孟子论道德选择的情景冲突;三、孟子论道德选择中的“权”;四、孟子论道德选择中的普遍原理和根本原则。通过深入地研究中国古代孟子的道德选择理论,将有助于我们了解道德选择在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道主义的追问是一种思想的冒险:因为追问人道主义意味着要追问人的本性,而追问人的本性就必须从形而上学对人的规定着手。对于形形色色的人道主义的形而上学特性,海德格尔进行了人道主义的批判,从而显现出人的本性:人是存在的邻居。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性社会场域的转变与调整,中国执政党一方面承载着"理念—威权型"历史性格,同时又要面临着"世代交替"与"改革整合再提升"的现代性发展需求。为此,中国执政党在推进党性教育科学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党性学习、修养与提升,实现党性与公共性的互构,通过公共性这个平台以彰显人民性,确保党性教育的价值规定与伦理诉求在于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