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今本《搜神记》二十卷辑录自唐宋时期各类书 ,辑录手段高超 ,语料构成复杂 ,真伪参半 ,不便于使用。从语料学与古籍整理的角度比较各种类书引用材料之间的异同 ,《搜神记》存在着辑录上的诸多问题 ,大有重新辑录之必要  相似文献   

2.
《搜神后记》旧题十卷本 ,陶潜作。明代此书重新出现时 ,却存在一卷本和十卷本两个版本系列 ,一卷本不见于目录书 ,其原因是一卷本其实相当于十卷本的第一卷。在考察《搜神后记》的作者时 ,两个版本系列的区分开来是一个关键问题。从书中出现的年号 ,唐人类书的引用 ,以及书中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思想 ,可以确定一卷本确为陶渊明所作 ,而十卷本则是后人撰辑的  相似文献   

3.
大型语文辞书《汉语大词典》虽然征引了《搜神记》大量的语言材料作为书证,但仍嫌不足。其存在的诸如书证迟后、词条漏收、释义不确、义项不全等疏漏可借助《搜神记》丰富的语料不同程度地加以弥补,有利于以后修订。  相似文献   

4.
作为成熟较早的叙事文体,史传对志怪小说《搜神记》有着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史传的实录精神对干宝辑录《搜神记》的态度影响较大。实录精神不仅体现在干宝对材料的处理上,还在于他采用了史传常用的全知视角。其次,史官“究天人之际”的创作目标也对《搜神记》影响较大。干宝不仅仅对神异的事件进行记录,而是立足于现实,力图解释这些事件与历史兴废的关联,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再次,史家“惩恶扬善”的道德观念也对《搜神记》有着影响。最后,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干预、语言简洁等史传叙事笔法也对《搜神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唐初重修《晋书》时从《搜神记》中大量选取材料入史,对此历代史家多有诟病。唐修《晋书》取材《搜神记》主要基于三大原因:其一,《搜神记》本身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二,阴阳五行和天人感应的思想统治;其三,作为蓝本的《宋书》大量采录《搜神记》。唐修《晋书》从《搜神记》取材,貌似乖悖治史原则,其背后却有深层的历史合理性.实无取材“失当”之嫌。  相似文献   

6.
在学术界 ,《搜神记》一直被视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实际上 ,这部书收录的乃是魏晋时期大量的社会新闻 ,而不是带有虚构性质的小说。干宝是本着“实录”的态度来辑录《搜神记》的 ,而且很讲究时效性、时新性和消遣性 ,这正是社会新闻的特点。只是由于受手抄书籍这种传播手段的限制 ,这些社会新闻虽然做到了采访上的“当时” ,但却无法在传播上做到即时  相似文献   

7.
在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复合词的总数(只限于除专有名词外的双音节的复合词)为1967个,其中联合式(671个)居于首位(见拙文《搜神记》复合词研究——就语义看《搜神记》中联合式复合词的构成。载《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三期),偏正式409个,位居其次,占该书复合词总数的20.79%,占语法造词数的34.69%,占运用词序方式造词数的36.23%。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陶渊明创作《搜神后记》的三种可能性 :( 1 )《搜神后记》 (《搜神录》)署名陶潜撰产生的年代几乎与萧统编撰的《陶渊明集》同时 ;( 2 )陶渊明有读到《搜神记》的机缘 ;( 3)陶渊明心好异书奇文是为了“自娱”和“导达意气”。  相似文献   

9.
隋代有《集灵记》二十卷存世,在唐代有十卷本流传.《隋书》和《旧唐书》的《经籍志》都将《集灵记》归入“史部·杂传”类,是由于对该书性质认识不清,分类欠妥.在宋代《集灵记》散佚,并开始陆续辑录.今存《集灵记》中六条灵异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除第二条是五代十国时期定型的故事,第五条灵异故事的定型时间难以确定外,其他四条灵异故事都最晚在萧梁时期定型.从《集灵记》的著录归类、名称和现存内容来看,属于灵异故事的编集本.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两部志怪小说《搜神记》与《搜神后记》受道教思想的濡染,都记述了许多关于神仙题材的故事,《搜神后记》在承袭《搜神记》神仙故事模式的基础上,除了少数相类的故事之外,还增加了对神仙异境的具体描绘,视角从虚幻崇高的神性上稍稍移开,更多观照人性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神仙故事向着世俗化、人...  相似文献   

11.
教材在英语教学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科学编制理想的教材能有效满足英语教与学的需求。从教材编写原则与评价原则的角度审视我国英语教材编写的特点及其缺陷,探讨图式理论对英语教材编写的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对食、遇、监、啼、陛、令、羹、谤等的本义注释有不当之处,原因可能是编者对这些字的形体缺乏细致的分析和没有掌握足够的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丰富的词话文献整理汇编成果推动了词学研究的发展,但词话文献整理汇编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词话的边界被不断扩大,众多新辑的词学资料进入“词话”之中,重新汇编有必要分门别类。词话文献整理选择底本不明确,整理者应准确交代底本信息;辑录者在体例制定上的差异也导致了相同名称的词话在名称、卷数、内容多寡上的不同。整理者在新辑词话辑录对象的安排上缺乏通盘考虑,对新辑词话的命名也因人而异。学者们在汇编词话文献时均有“求全”的共识,但对某些因袭程度较高、原创性较差的词话缺乏甄别。  相似文献   

14.
真实材料在培养语言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交际性外语教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无论是真实材料的选择不当还是使用不当 ,都会破坏预期的教学效果 ,甚至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真实材料的选择及应用 ,本文将从真实材料使用的必要性 ,真实材料的选择以及如何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同时还指明使用真实材料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 ,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英语阅读日记不同于英语读书笔记和普通英语生活日记 ,它是阅读过程中所获信息和所习得语言形式的汇总。英语阅读日记的总集可编成数据库 ,因为它是日记型 ,所以自我督促力很强。从数据库的视角 ,阐述英语阅读日记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并提出具体运行模式 ,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一种便利、有效的学习语言和积累知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材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根据当代语言教学的研究成果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精心编写的供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使用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本文基于教材出版六年来的教学应用实践,指出该套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并提出了完善英语精读课程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私家性质的碑传是中国传统官方史学传记编纂的重要参考资料,例如清代国史《儒林传》《文苑传》《循吏传》等传即广泛采择利用碑传文字。同治年间的闽县龚其裕、龚嵘、龚一发、龚景瀚“四世循良”国史传记是依据一份由后代龚易图提供的事实清册编纂而成,该事实清册的资料来源则为四人的碑传。清廷编纂《循吏传》的动机在于表彰政绩突出的官员,振兴吏治,而“四世循良”中的龚景瀚是咸同时局中影响力颇大的文章《坚壁清野议》之作者。山东巡抚丁宝桢奏请将龚氏四世立传国史,并向国史馆呈送事实清册。龚易图与上级丁氏沟通祖辈立传事宜,收集编纂参考资料,彰显闽县龚氏家族恩荣是其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如果对所学的那门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 ,很难说真正掌握了那门语言。本文从文化及其层次、文化教学的层面、文化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几个方面谈在外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文化教学方法和原则。从而培养学生掌握所学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南地区尔苏语使用人口少,语言传承面临断代的危险。抢救保护和传承濒危的尔苏语言迫在眉睫。通过采集有 声语料,建立数据库,创建尔苏拼音方案,用ELAN、FLEX等软件标注,构建由原始音频文件、国际音标标注、汉语翻译标注、尔 苏语标注的语料库,并利用语料库编撰尔苏语词典和尔苏语学习有声教材。尔苏语语料库的建立能有效典藏尔苏语言。  相似文献   

20.
阮元主编的《经籍籑诂》,作为第一部籑辑训诂资料的大型工具书,其开创之功,是无庸质疑、不可否定的。该书征引资料多达334种,在广泛收录经史资料的基础上,尤能大胆突出地征引小学书、纬书、类书、金石等多方面的资料,其全面性、多样性、丰富性,以及开创性,是不可质疑的。虽在清乾嘉以后书目的征引方面不如《故训汇纂》多,但这是由时代条件所决定,不应作反历史的苛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