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是政治关系沿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逐步走向社会化的政治,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创新的过程。社会“政治关系的五大转化”,是邓小平走向社会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重大发展,是指导中国社会政治健康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 ,是政治关系沿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逐步走向社会化的政治 ,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创新的过程。社会“政治关系的五大转化” ,是邓小平走向社会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 ,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重大发展 ,是指导中国社会政治健康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3.
社会结构作为连接社会各组成部分关系网络,与政治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而在社会结构的复杂体系中,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地位又尤为重要.为了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社会结构变革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有必要选择阶级阶层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社会结构变迁史.总结新中国成立60年来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的基本特点,不难发现在总体制度框架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主导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的动因由政治动因转向了经济动因,同时,在社会自主变迁色彩取代人为强制色彩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多元化的特点也愈发明显.如何推动社会结构变迁继续保持良性发展,新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5.
意识形态批判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部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批判通过拜物教批判深入到社会现实层面,而在消费社会语境中,物由实体性存在转向符号性存在.物的功能性转变在新的时代境遇下催生出新型的物恋形式,即符号拜物教.由此,一种以新型物恋形式为基础的意识形态成为新时代条件下观念操控的新形式.依循马克思批判分析的方法,实现现代消费社会的批判需借由符号拜物教的深度剖析,由此实现社会现实批判与意识形态批判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追溯中国服饰文化脉络的既往历史形态,不难发现:在影响中国古代服饰变革的诸多因素中,政治因素特别突出,尤其引人注目。本文就中国古代国家政治对社会成员衣着服饰的干预支配以及传统服饰受政治意识形态的改造、影响等有关现象,作了粗浅的论述探讨。  相似文献   

7.
回顾与反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整合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打破了过去刚性的政治整合机制,为阶层分化和社会发展释放了广阔空间。随着阶层的持续快速分化,我国政治整合先后经历了“无意识容纳”和“选择性整合”两个阶段。这一过程显示出“从服务于阶级斗争到服务于经济建设”、“从直接整合到间接整合”、“从机械整合到有机整合”等特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整合机制的发育却比较缓慢,显示出总体滞后的状态。要构建与社会分化相适的整合体系,就必须处理好“扩大执政基础”与“调整阶层关系”、“控制”与“服务”、“直接整合”与“间接整合”等三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政治"的一般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政治”是与“政治社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政治社会”思想源于亚里士多德 ,是一种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观 ;而“社会政治”思想始见于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后被马克思、恩格斯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阐释 ,指的是无阶级社会或阶级后社会的政治。“社会政治”理论与 1 9世纪实证主义者所主张的政治社会学理论有着根本的区别 ,其方法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政治”理论的提出和研究 ,对诠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发展政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的社会,社会新阶层有序合理的政治参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必须探索有效的政治参与方式和机制,扩大新阶层的政治参与层面,才能化解他们在政治上诉求得不到满足而可能产生的矛盾,这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拓展民主党派的组织基础和增强利益表达功能,拓宽政治协商的途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来实现新阶层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运动理论视角考察当代政治伊斯兰的生成机制是一个前沿性的研究议题。本文认为,政治机会结构、资源动员、意识形态框架三大基本要素,结合中东穆斯林国家在迈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转型困境,催生了政治伊斯兰现象。作为集体行动、抗争性斗争乃至革命取向的政治伊斯兰运动,绝不单纯是危机环境与怨恨现象相结合的自然衍生物,而是宗教政治反对派在危机环境中借助宗教的途径和载体,通过利用机会、汲取资源、强化组织、整合框架而形成的产物。通过详尽考察当代政治伊斯兰生成机制,可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运动提供一个新范式。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建构的人本政治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我国认知和建构和谐社会,需要确立和坚持十项人本政治理念,即主体性和谐的理念;政治以人为本的理念;劳动人本政治的理念;执政为民的理念;新型社会民主的理念;公民社会自治的理念,以及保障人权、公平分利、适度政府和法治政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公民社会的价值诠释与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它孕育着民主所需要的一切。在社会管理民主化、国家政治文明化的发展进程中,公民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强力支撑。公民社会的建立,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主体的健康人格之塑造和完满,推动我国公民社会的不断成长,提高社会资本存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论和谐社会构建中公民的网络参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网络化时代,越来越多的公民借助互联网来获取政治信息,并及时、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公民的网络参政可以使得民意表达渠道更为畅通、参与方式更为多元有效、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公民监督权的行使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社会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有力的支撑,同时,更需要政治合法性这个有力基石作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政治社团是以政治任务为中心的具有民间性、自治性和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政治社团在扩大民主政治生活、推动民主政治进步、协调公民利益和推动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推进社会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在外部保证、组织基础、法律保障和其他环节等方面,采取切实对策,推进我国政治社团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市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摇蓝,它孕育着民主所需要的一切.在社会管理民主化、国家政治文明化的发展进程中,市民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强力支撑.在新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同样离不开市民社会民主功能的有效发挥,这既有其理论依据又有其现实条件.构建新市民社会,将给中国政治转型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使政治民主化由上而下的推进转为上下的双向建构和良性互动,并将塑造起健康完满的政治人格,高扬公民的政治主体性,创建丰富的社会资本,化解初露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有机体,政治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中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都体现着一种政治文化的理念。本文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视角,从什么是政治文化和政治文化建设入手,对当前我国政治文化的现状和如何发挥政治文化的作用等对政治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命力的标志和体现,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杜威从其"经验"哲学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传统的二元论哲学必然导致一种"旁观者"的知识观,而传统政治哲学将个人和社会对立起来,对于默认二元区分为其前提的知识论传统而言,是一个必然的推论。"原子式的个人"的观点破坏了人的生活的源初统一性,最终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成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杜威认为"社会共同体"是研究政治哲学的依据和出发点,社会共同体是一个属人的概念,而"社会"则是一个含义空洞的概念。只有在一个卓有成效的社会共同体中,每个人的"个体性"才能被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生态政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双重异化.和谐社会应当包括人与自然以及生态主义视野下的人与人的和谐,建设生态政治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必要内容.生态政治不仅着眼于目前生态问题的解决,更是实现发展可续和生态公正的政治保障机制.建立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政府以及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是目前建设生态政治的路径选择,三个方面各有意义,又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