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决策》2014,(11)
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区作为省委、省政府以皖江带皖北而确定的“3+5”合作共建园区之一,是省政府2012年7月正式批复设立的省级开发区,由合肥市蜀山区与六安市寿县合作共建,独立运作.园区规划面积12.82平方公里,起步区4平方公里,其中50%用于产业项目建设,30%用于公共设施及生态绿化建设,20%用于生活设施配套.园区位于新桥国际机场西北9公里处,距合肥市区27公里,是合肥市“1331”空间发展格局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建设的合肥轨道交通8号线自长江西路轨道交通2号线直达合作共建园区.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四川广安市前锋区将轻纺产业作为推进产城一体、建设经济强区的区域性首位产业和战略性主导产业,以前锋轻纺产业园为载体,全力承接沿海地区轻纺产业转移,轻纺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前锋轻纺产业园被授予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全国纺织服装十大产业园区,全省唯一的产业链成建制转移示范性园区、省级脱贫奔康轻纺专业出口基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4,(42):F0004-F0004
正领导案头必备领导决策必需领导工作必读地方工作交流做强"七大园区",打造新型工业化"升级版"一是强力推进经开区功能升级。围绕"产城一体、两化互动",配套建设商业、金融、现代物流等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打造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重要基地和川渝合作核心示范基地。二是强力推进企业规模升级。实施"小巨人成  相似文献   

4.
<正>自2020年蓬溪经开区挂牌运行以来,蓬溪县以"建设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发展大集群"为总引领,充分发挥"一区两翼"的特色产业优势,集聚集群发展壮大智能家居产业,培育壮大线缆线束产业,全面融入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一体化发展,强力推进蓬溪"新型工业县"发展战略取得了新成效。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经济圈共生共荣、一体发展,成为区域竞争、合作、崛起的决定力量。作为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重要一极,合肥经济圈的建设,对于安徽加快赶超,实现崛起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合肥经济圈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合肥经济圈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对接、环境治理、科技合  相似文献   

6.
吴明华 《决策》2020,(1):26-29
如果说合肥是中国城市创新发展的一匹"黑马",合肥高新区则是这匹"黑马"最重要的发动机之一。近年来,合肥高新区"中国声谷·量子中心"品牌声名远播、初露峥嵘,但它的雄心远不止于此。其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5G、大健康、信息安全等战新产业领域同时发力,在全国乃至全球搅弄风云。128平方公里的园区内集合了这么多未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颇为罕见,合肥高新区已经升级为一座"未来城"。  相似文献   

7.
从目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北京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存在着资本聚集重"外源"轻"内源"、产业结构偏重、区域结构重业轻城和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需要尽快采取解决对策。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创新型功能区建设的经验,以体制改革促转型,进一步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人才发展促转型,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技术创新促转型,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以资源约束促转型,创新资源高效利用机制;以功能协同促转型,加快产城融合步伐。  相似文献   

8.
李全胜 《决策探索》2013,(24):23-24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辖区面积1573平方公里,总人口106万,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省直管试点市、对外开放重点市、城镇化建设重点市。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汝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在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是蕲春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的平台建设决战年、项目建设攻坚年、体制创新突破年、作风建设推进年。一年来,园区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实施‘三大战略’、建设‘四城’目标"的决策部署,按照"老区发展提质,新区建设提速"的总体要求和"决战大平台、主攻大项目、推进大建设、优化大环境、落实大保障"的具体思路,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大打平台建设攻坚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大突破。2013年,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2亿元,同比增  相似文献   

10.
朱培梁 《决策》2021,(2):61-63
成都放了一个“大招”. 继浙江特色小镇后,成都的产业社区“横空出世”. 当前,高新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以高端人才为核心,园区的建设不仅需要生产科创空间,还需要生活娱乐服务与生态休闲空间.只有解决高端人才在教育、医疗、文娱方面的需求,才能吸引高层团队和高端项目.一句话,就是“人产城一体”.  相似文献   

11.
2012年,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准,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比照省级开发区进行管理.有着三年多建设基础的示范园区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2012年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亿元,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2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84亿元,投产企业19家,其中规上企业达16家.在全球性经济紧缩、欧盟"双反"等多重困难下,仍然取得经济实力、产业集聚、城乡一体、重点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年见成效"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2016年1月12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推动三农新跨越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施意见》,明确"十三五"时期,要不断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建设、农业园  相似文献   

13.
正从2006年北京市政府公布包括北京798艺术区在内的首批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后,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最具商业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朝阳产业。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很多旧厂房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运作和发展问题,却未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进行相应的研究。"旧厂房"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形象建设的意义在一个个以"旧厂房"改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  相似文献   

14.
<正>一、背景沧州渤海新区成立于2007年7月,由"一市四区",即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国家级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港城区组成,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是河北举全省之力打造的沿海率先发展增长极,也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示范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和中国物流试验基地。经过十年的开发建设,渤海新区已由大规模基础建设为主的开发阶  相似文献   

15.
安蔚  金从龙 《决策》2021,379(12):40-43
"合肥高新霍邱现代产业园是全省第10家获批的南北共建园,也是首批长三角省际合作园、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多重政策叠加,霍邱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傅壮说.  相似文献   

16.
《决策》2012,(7):13
“十二五”时期是宿州机遇大于挑战的战略机遇期,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新跨越,将大有可为。第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整体承接——产城一体——“三化同步”为路径,以产业城和农业“两区”建设为抓手,在整体承接产业转移中加快工业化进程,在推进产业城建设中加速城镇化步伐,  相似文献   

17.
《决策》2006,(1):60-60
“合肥北门看双墩,双墩的亮点花园村”。这是当地民众对花园居委会近年大发展的综合评价。位于合肥北门重镇双墩镇西北侧的花园居委会,距离合肥市中心仅有10余公里。这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不仅荣事达大道、淮南铁路和建设中的合肥三环高速公路从境内穿过,而且设有北环高速双向立交出口,是合肥连接合徐高速、合淮阜高速和206国道的枢纽之地。拥有4200亩耕地、3500人口的花园居委会,在长丰县新政务区规划范围之内。目前自来水、供电、电信、排水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水平一流。由于这里地利优势显著与元一高尔夫球场一路之隔,为投资置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好环境。近年来,花园居委会党政领导班子凭借其区位、环境、  相似文献   

18.
胡旭 《决策》2014,(6):15-15
5月12日至16日,王学军省长利用5天时间,深入合肥的产业园区、工业企业、城市建设现场,实地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强调,省会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是衡量全省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合肥要进一步树立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加快"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努力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排头兵,更好地引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简阳市正式交由成都市代管。三年来,简阳借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成都"东进"等"东风",做好做足"天空"文章,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着力推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高地。  相似文献   

20.
正5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委批复同意《云南桥头堡滇中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2014-2020年)》。批复要求,滇中产业聚集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按照"产业带动、组团发展、产城融合"的要求,全力打造绿色发展、特色鲜明、配套完善的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聚集区,成为云南省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和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该项《规划》中,滇中产业聚集区定位6大发展方向,布局"两片两轴八组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