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kaz”是一个源于俄语skazat的术语,意为“神侃”,“Teenage Skaz”可译为“少年侃”。它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儿童叙事手法,以口语化的语言来叙述故事。故事的叙述者往往是小说的主人翁。文章以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历.芬恩历险记》和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为例,主要从第一人称叙事、句法结构、语言特征、艺术效果四个方面来分析“少年侃”的叙事特征,从而凸现“少年侃”叙事手法对美国小说的创作手法的革命性影响以及它对美国文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火”在小说《简·爱》中被反复提到,作者对“火”寄寓了不同的寓意。它是这部小说的一条暗线,在刻画男女主人公罗切斯特和简·爱的情感发展过程以及简·爱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即光明温暖之火、生命之火、可怕之火、比喻之火来谈谈“火”在这部小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年轻的古德曼·布朗》是美国作家霍桑最著明的短篇小说之一,作者在这篇小说中将自己对人性善恶的复杂理解通过富有象征意味的人名、意象和时空隐喻以及主人公古德曼·布朗和费丝言行的含混矛盾表现出来,从而突现了小说的“含混”主题——人性本质的亦“善”与亦“恶”。  相似文献   

4.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以荒诞、恐怖小说成就最高。这类小说常以死亡、谋杀为主题,具有很强的恐怖效果。《一桶亚蒙蒂拉多酒》便是表现这一主题的经典之作。坡在这篇小说中显示了高超的艺术创作技巧和简洁凝练的文风。坡表面上是在讲述一个恐怖故事,但事实上他是在通过故事说明更加深刻的问题,表达自己对命运、对社会的不满情绪。  相似文献   

5.
《诗经·卫风·氓》中的“氓”应为“自他归往之民”,即外来移民,《诗经·小雅·采薇》中“不遑启居,严狁之故”中的“启居”。其义应为作息,即过正常生活,徐本《大学语文》文选中的两个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豳风·鸱鹗》中“我”所指对象为谁,自《毛诗》至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这也影响到对整首诗的理解。从《尚书·金滕》的创作年代来看,则排除“我”为周公之可能性;从鸱鹗为恶性鸟来看,则“我”非指鸱鹗。《豳风·鸱鹗》应是一首禽言诗,“我”实则指鹞鹅一类小乌。后人受《毛诗》影响,误以鸱鹗为鹞鹅,以讹传讹,遂有诸种误解。  相似文献   

7.
《豪门春秋》是美国现代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发表于1905的一部长篇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后纽约上层社会为主要背景,描述了一位年轻女子——丽莉·巴特的种种遭遇。犹太富商西姆·罗西德虽然只是一个次要角色,但由于其身份和民族的特殊性,在小说中却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从历史、文化和社会这三个角度出发来探讨罗西德作为一个犹太人在当时的境遇,并将其与同为犹太民族的、处于16世纪末的另一个文学人物夏洛克作一比较。西姆·罗西德是继夏洛克后又一个犹太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8.
罗伯·格里耶的小说《嫉妒》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篇章,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从文体角度来探讨《嫉妒》的文体价值等艺术特色,可以看出该小说的文体革新是非常彻底的、革命性的。  相似文献   

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爵士时代”的作家弗·斯科特·菲茨杰拉镕的代表作。许多评论家认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角是盖茨比,其实小说中的主人公有两个,一个是盖茨比,一个是尼克。因此,《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篇有“二元主角”的短篇小说。盖茨比代表了精神荒废,进而说明了美国梦的贬值与破灭;而尼克代表人们对道德成熟和精神成熟的企盼,是传统道德的代言人,他体现了人们对美国梦残存的一丝希望。  相似文献   

10.
众多关于《哈利·波特》的争议与评说显示了《哈利·波特》内涵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而这种丰富多元性正是主体间性哲学的具体体现。儿童与成人、童话与小说、“复魅”与“祛魅”各个方面的间性表现,为中国当代童话创作中一些时刻困扰着创作者和研究者的诸如儿童与成人的关系问题,童话体裁如何适应时代的问题,启蒙与儿童本位的问题,儿童化与成人化等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八月之光》是美国著名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文章运用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从三个方面,即主人公、文本结构和小说语言,对文本内容与形式进行解读与分析,揭示出作品主人公具有强烈的主体性和不确定性:小说的结构形成了“大型对话”;作品的语言明显具有“双声性”特点,这些方面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复调特征.“复调性”给作品带来了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尤金·奥尼尔的《安娜·克里斯蒂》一剧中,海,雾,陆地等意象频繁出现,本文从分析这些意象各自所具有的丰富象征含义及其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入手,来阐释《安》剧所蕴涵的悲剧主题。  相似文献   

13.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是一部指导青少年女性的“女儿经”。奥尔科特赋予这本书超越时代和国度的生命力。该文分析了其成为经典的魅力和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狄更斯创作的十五部长篇小说中,有两部是纯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即《大卫·柯波菲尔》和《远大前程》(以下简称《前程》)此外还有《荒凉山庄》的部分章节由女主人公埃斯特以第一人称叙事,其余章节则是以全知的第三人称叙述的.比较而言,《前程》最能体现狄更斯对第一人称叙事的灵活而又纯熟的运用.帕西·路伯克说:“小说写作技巧中最复杂的问题,在于对叙述观点——即叙事者与故事的关系——的运用上.”这话有道理.狄更斯在《前程》中选择了正确的叙事角度,以第一人称叙述,极成功地完成了叙事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今日南国》2010,(17):F0002-F0002,1
《今日南国》杂志是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一个了刊,创刊十多年来,发行量稳步上升,杂志社拟在九月下旬刊推出副刊《今日南国·传奇》,该刊以故事叙述见长,内容以古今中外的传奇人物,传奇事件,传奇故事,传奇现象为主。  相似文献   

16.
亨利·詹姆斯早期短篇小说《德莫福夫人》反映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注,表现了对意识中心叙事手法的实验性运用,该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故事是在他人的“凝视”下展开的。运用米歇尔·福柯的凝视理论,从空间结构、全景敞视和医学凝视等角度解读《德莫福夫人》中女性作为附属品被父权社会物化的地位。詹姆斯在该小说中描写了不甘于被男性操控、争取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德莫福夫人的女性形象,体现了詹姆斯对女性地位的人文关怀以及对父权社会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今日南国》2010,(16):F0002-F0002,1
《今日南国》杂志是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一个了刊,创刊十多年来,发行量稳步上升,杂志社拟在九月下旬刊推出副刊《今日南国·传奇》,该刊以故事叙述见长,内容以古今中外的传奇人物,传奇事件,传奇故事,传奇现象为主。  相似文献   

18.
一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自1970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蓝眼睛》之后,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有《苏拉》、《所罗门之歌》、《黑孩》、《宠儿》以及《爵士乐》等。其中《宠儿》获全国书评界奖提名后又获美国全国图书奖、普利策奖以及罗伯特·肯尼迪奖。1993年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荣获此奖的非洲裔美国人。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作文》2007,(1):32-43
许多影评人认为汤姆·汉克斯是好莱坞黄金时代杰出人物的转世再生,特别是兼有加里·格兰特或詹姆斯·斯图尔德的喜剧天分和亨利·方达及贾利·库柏的小人物的吸引力。无论是扮演打乒乓球的傻瓜,为爱伤心的鳏夫,临危不惧的宇航员,寻找正义和自尊的死于艾滋病的同性恋律师,还是名叫伍迪的动画玩具治安官的声音,汉克斯以自己人见人爱,充满美国梦想的银幕形象编织出好莱坞历史永不沉落的职业生涯之一。他似乎接受了公众对他的喜爱。汉克斯不仅连续两年成为奥斯卡影帝,而且他的两部电影《阿甘正传》和《阿波罗13号》就获得5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这充分否定了“好人没好下场”那句所谓的格言。  相似文献   

20.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小说《磨砺》(1965)、《瀑布》(1967)、《金色的国度》(1975)三部小说不仅在内容上形成一个主题递进式的三部曲,而且在叙事视角的采用上也成阶梯式,即分别以第一人称,第一人称加有限的第三人称和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的视角,展示了三位知识女性人生历程。德拉布尔关于知识女性小说在内容和形式表达上的统一性,恰如其分地展示了英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女性从自我封闭、觉醒,直至超越的成长历程。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在一部小说中体现不足为奇,但在系列关联性极强的小说中以阶梯式呈现,则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