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汉英习语翻译中的文化意蕴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指出习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而形成汉英习语语义的不对应性,阐述了中西文化差异所导致的汉英习语指称意义与联想意义的不对应性;分析了汉英习语互译过程中所出现的几种翻译错误,强调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因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汉英两种语言的国俗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词汇、习语及成语典故上.在词汇方面表现为,词汇空缺;指称相同,褒贬意义不同;指称相同,象征意义不同;特定的人名;地名;颜色词概念意义相同,所指不同;对数词的使用偏好.在习语方面表现为,喻体相同,喻义不同;喻义相同,喻体不同.在成语典故方面表现为,不同的成语典故反映不同的历史文化.语义的国俗性是汉英语言的重要特征,是语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汉英习语的喻体及其联想效果上存在对应的关系。在喻体和联想效果不对等的关系中 ,汉英习语中有的喻体相同 ,但具有不同的联想效果 ;而有的喻体不同 ,却具有相同的联想效果。汉英习语间联想意义的不对等、不等值是常见的 ,因此 ,在理解或翻译时 ,要特别慎重 ,避免生吞活剥  相似文献   

4.
汉英两种语言中以动物为喻体的习语极其丰富。由于汉英语言所在民族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及审美情趣等不同 ,这些习语中的汉英动物喻体及其联想意义具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对此作一些分类比较。  相似文献   

5.
汉英习语对比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文化交际中,习语是语言学习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自70年代末以来一直有很多学者对汉英之间的习语进行对比研究并取得了很大成绩.本文以所收集的70余篇论文、专著为材料,通过分析与总结,来看看汉英习语对比研究所走过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语言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习语作为一种广为流传并具有特定含义的固定词组和短句,是语言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汉英习语的溯源、特点及语用功能出发,举例说明汉英习语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对交流产生阻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故语言可以反映文化。而习语又是语言中的精华,故在反映文化差异上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论述了影响汉英习语形成的六种中西文化差异以及习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习语教学应该从文化入手,使留学生全面了解文化差异,以提其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各民族语言的精华,受文化因素的影响,汉英习语承载了浓厚的文化重荷,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翻译要最大限度地传递习语中的文化信息,更好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文化和语言紧密联系,语言反映了文化,是文化的载体,其基本要素词汇和习语则直接反映了语言深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由于不同的文化根源,汉英语言在民族文化语义方面存在异同。本文对汉英对应词的民族文化语义进行探讨,通过实例对比分析出中西文化根源下的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引起汉英习语翻译语用失误的原因来探讨汉英习语翻译中的语用等效问题,以期避免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11.
习语均为英汉语言中内涵丰富的部分,它是不同民族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映照。习语的最大特点是形象鲜明、诙谐含蓄、精粹简短且形式稳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特定语言环境的需要,它的应用总会发生一些变化,这种演变称之为习语的变体现象。将这种变化归入依源性与发散性两大门类,以此深入探究汉英习语变体的异同现象及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从习语中的动物喻体看汉英词语文化上的不对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历史和对比的研究方法 ,论述了习语中的动物喻体在汉英两种文化中的差异 ,以揭示喻体与民族文化背景的关系及汉英比喻用语的非对等性。  相似文献   

13.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习语都是具有特定意义的短语。习语形象、简练而又寓意深刻。它是语言中的精髓,表达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荚习语的不同反映出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本文从饮食文化、价值观念、地域环境、历史典故、宗教背景、神话故事六大方面对比汉英习语的不同,论述中英两国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化视角中的汉英"性别歧视"语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歧视"语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性别歧视"语的历史理据,解读"性别歧视"语在汉英文化中的表现层面即"性别歧视"语在字法、词法、句法、语义、习语以及姓名、称呼和婚姻中的种种表现,将会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汉英颜色词语象征意义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汉英两种语言中颜色词语在传统文化、职业、经济、政治象征意义的异同。两个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宗教信仰是汉语和英语的颜色词语产生不同象征意义的原因。由于人类文化相互渗透、趋同的影响,了解汉英语言中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地了解汉英两种文化,掌握汉英两种语言的本质,提高汉英两种语言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 ,拥有大量的习语。习语意思明显 ,富于含蓄 ,意在言外 ,高度概括了语言中的修辞手段。根据汉英两种语言中习语的有关知识 ,从习语的产生和习语的民族特色及特点出发 ,人们不难得知习语翻译大致有如下技巧 :对应习语借用法、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释、直译加意译等等。  相似文献   

17.
汉、英习语语义的不对应性包括汉英习语指称意义以及联想意义的不对应性.这种不对应性导致习语翻译中出现了三种翻译错误类型:文化信息错译、文化信息欠额和文化信息超额.跨越习语翻译障碍的途径主要有:直译,意译,及直译加注.  相似文献   

18.
汉英习语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习语间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文学艺术、体育娱乐等方面,在跨文化交际中若能了解这些差异,交际的双方就能有效地避免交际中的失误。  相似文献   

19.
汉语"十二生肖"是汉语文化特有的.千百年来,人们以十二个动物名称,给人们排列不同的属相.这十二类动物在汉英语言中的比喻义,折射出汉英文化的异同.讨论和研究它们的比喻义的异同,旨在提高人们对汉英文化认识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媒介,蕴涵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龙"在汉英文化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以"龙"为例,探讨了汉英两种语言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