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晚年的学术旨趣逐渐转向伦理学.他主张建构一种既关注现实的道德实践又不放弃寻求客观性的伦理学来纠正逻辑实证主义之后哲学研究过于科学主义化的倾向.普特南认为,哲学必须同时具有理论化和道德化两个面向,应该采取实用主义多元论的立场,来建构伦理学的学科形象和理论关切.普特南提出当前的伦理学研究至少需要融合列维纳斯、亚里士多德、康德和杜威所代表的四种不同的理论维度,以便在尊重具体的道德情境与寻求道德思考的客观性、普遍性之间找到平衡.分析普特南构想的实用主义多元论伦理学出场的学术背景和思想内涵,并在哲学史意义上对其学术立场的建设性和可行性加以揭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普特南客观评价了各种伦理学观点,主张放弃一元论,倡导用一种可错论精神去构想伦理学.这些都显露出其伦理学思想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
孙春晨 《唐都学刊》2013,29(3):1-6,135
民族伦理学涉及民族学和伦理学两门学科,而民族学与人类学在学科性质上的“亲缘性”、在研究目标和理论立场上的共通性,内在地要求民族伦理学 应主动采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推进民族伦理学研究由抽象演绎向实证分析和文化解释的转变。深化民族伦理学研究,需要研究者面向普通人的生活世界,深入民间进行田野工作;需要研究者以历史主义的学术立场,探究民族伦理文化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状况。民族伦理学应关注不同民族人民用自身的道德话语和道德行为“书写”出来的道德生活史,在对人们日常交往生活的微观叙事中展现民族丰富多样的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被誉为当代德国法哲学和法伦理学领域最有成就的哲学家、图宾根大学政治哲学研究中心负责人奥德弗利德·赫费教授,从法和国家理论、伦理学和哲学三者结合的角度讨论全球化、跨文化问题,开辟了全……  相似文献   

4.
比较的研究方法,作为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法之一,被人们越来越普遍的重视,这一思维方法在不同领域的广泛被采用,产生了许多单独的学科,如比较教育学、比较伦理学、比较社会学、比较心理学、比较美学、比较社会主义学等等。这样对比较方法的理论研究就显得更加重要.本文试从哲学角度对比较方法谈些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俄罗斯伦理学依然保留了清晰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后苏联时代的伦理学在研究内容、结构模式、理论基础、学术团体构成等方面与苏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保持着继承关系.伦理话语内部的统一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前伦理学研究的理论困境."马克思的最根本的、最富有理论成果的伦理学思想不仅在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中、而且在它的范围之外也有所发展",见А.А.Гусейнов,Марксисткаятрадициявэтике.;http://www.bestreferat.ru/referat-99294.html,2009年2月9日.伦理学从苏联时期向后苏联时期的过渡总体上是连续而平稳的.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多学科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当前的一大理论命题和现实选择,从多学科领域进行探讨和解读,和谐社会又有不同的内涵:在哲学视野下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在政治学领域内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在经济学看来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伦理学研究中是诚信友爱的社会,在社会学视角下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在管理学体系中是治理和善治的社会。多学科解读可以使我们从更高的视野和更广的角度,在理论上去丰富我们对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的理解,同时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益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新生物学对伦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伦理学试图改变传统伦理学的基础,把伦理学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认为由生物学认知的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的道德规范,或者说,提供了价值判断的标准.这本质上是一种自然中心主义.完全背离了理性主义伦理学.在一定意义上,是向前现代文明的倒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是其正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从政治经济学、伦理学、法理学等学科视角来评述资本主义分配的正义性。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他认为资本主义分配制度合乎经济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是正义的;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他认为资本主义分配是非正义的;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他认为资本主义分配正义具有片面性、虚伪性,自由、平等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尽管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张力,但从辩证逻辑上看,其理论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那种认为马克思拒斥分配正义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正义理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发展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自托马斯·希尔的论文《人类卓越的理想与自然环境保护》从"什么样的人颁向于破坏自然"的视角,揭开当代西方环境德性伦理研究的序幕以来,当代西方环境德性伦理研究日趋丰富和多样化,在环境德性伦理合理性的论证、具体环境德性构成性的说明以及德性伦理在环境伦理学中的价值挖掘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环境德性伦理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环境哲学研究中令人瞩目的学术风景。但是,它也面临着理论和实践上的疑难。  相似文献   

10.
王立教授从事中国文学主题学研究多年,用力甚勤,且不断进行创新推进式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洋洋40万言,即其力作之一。综观全书,有以下几大特点。一、选题价值大,学术品位高。主题学理论是一种跨学科理论,它主张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寻找作者对世界态度的同异。而该书则主要从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国别文学的角度,应用主题学理论来观照中国文人文学。事实上它是一种跨文体、跨时代的通题研究,融汇近些年来我国文学研究领域多种较新的理论,综合海内外宏观研究的较新成果,将主题学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