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模拟了三次产业以及第二产业内部各产业的生产函数,从而得出各个产业的技术进步率;并且利用技术进步的产业结构弹性分析了技术进步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发现技术进步对重庆市第一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第三产业次之,对第二产业影响最小;第二产业内部,技术进步对建筑业和电力燃料等产业影响较大,对制造业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测算和分析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1991-2004年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0.54%,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2.18%,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7.28%;八五、九五、十五的前4年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表明技术进步对湖北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方程式,对温州8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温州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偏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粗放特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摆在温州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一系列统计处理方法,重新估算了1982-2005年山东省的资本存量,并以此为基础估算了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由此得出结论,山东作为我国有代表性的经济强省,技术进步贡献率仍然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为保证山东乃至全国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集约型向粗放型转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是国家与各省经济增长的关键。运用CES生产函数模型和泰勒级数估计法,对技术进步及各要素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测算,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劳动力的价值不能被资本的价值完全替代,总体经济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资本基础存量低于劳动力基础存量。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资本、劳动、资本劳动力组合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1978~2003年分别为95.26%、24.01%、-24.17%和4.9%,说明陕西省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物质资本的大量投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是以牺牲综合效率为代价的。而在体制、管理、技术、工艺、经营意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
7.
用生产函数测算煤炭多种经营技术进步时,既要结合行业的特点建立准确的经济数学模型,又要在求解未知参数时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客观、准确地评价其技术进步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迅速发展的时代,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忽视了科技进步的作用,那么它也就失去了竞争的活力.“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竞争的规律.既然科技的作用如此巨大,那么,作为一个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该如何推动科技进步并使之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呢?这是任何企业都会面临的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正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进步的理论和测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不仅仅研究技术进步的产生原因、类型以及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而且进一步的研究技术进步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长,也就是具体推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特别是在对技术进步贡献率的计算上,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三要素双层嵌套式CES生产函数和质量阶梯型技术创新模型,通过对企业行为的理论分析,揭示了决定技术进步方向的各种因素,发现技术进步的方向取决于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资本技能互补的间接效应和劳动力市场内部的规模效应。其中,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引致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的机制有二:一是通过体现于资本的技术水平提高偏向于技能劳动,二是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偏向于技能劳动。运用贝叶斯参数估计方法对中国1991-2016年期间技术进步技能偏向指数的实证测算结果表明,资本技能互补效应对于决定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向作用巨大,尽管在此期间直接效应偏向于非技能劳动,但是由于资本技能互补的间接效应和要素配置的规模效应偏向于技能劳动,且二者的作用强度均大于直接效应,从而使得中国的技术整体呈现出技能劳动偏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棉花技术进步效率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非线性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1990~2010年间中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21年间中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阶段性波动特征,并且近年来增速趋于减缓.从构成要素看,技术进步是中国棉花TFP增长的动力源泉,以年均0.8%的增速推动中国棉花TFP增长;然而技术效率往往与TFP增长反向变动,以年均0.9%的下降速度制约中国棉花TFP增长.同时,中国棉花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区域不均衡现象.棉花TFP增长速度由三大棉花区域齐头并进,逐步向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新疆棉区逐个转换演进.新疆已经成为我国棉花TFP增长最高的区域,棉花技术进步、技术效率都远高于其它两个棉花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00—2020年的数据,构建包含资本、能源和劳动三要素的一般要素增强型的嵌套CES生产函数,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进行参数估计,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对要素间的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和技术进步偏向程度进行精确测度。结果表明,国家和区域层面资本和能源的替代弹性均小于1,表明能源与非能源要素可替代程度偏低。从要素效率增长率来看,能源效率增长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能效提升潜力巨大;劳动效率增长率最快,但逐年下降,与劳动力价格日益攀升有关;资本效率下降,下降速度趋于平缓。从技术进步偏向来看,国家和区域均表现为资本偏向、能源和劳动节约型,对资本的偏向程度均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在现有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量子理论,对模型进行扩展,利用MaxDEA 6.13和Frontier4.1计算我国276个地级市的各项技术指数,研究结果指出,进行随机前沿分析时,对投入很大或很小的决策单元可以采用传统的C-D生产函数,对投入适中的决策单元则应采用量子扩展的C-D生产函数;投入因素和约束因素对决策单元技术能级分布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应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基于1997~2005年全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是目前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中国27个制造业行业在1995-2012年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采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将技术进步分解为科技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组成部分,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技术进步总体及各组成部分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总体上提高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短期内影响效果不显著;对于技术进步的各组成部分,短期来看,科技进步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作用并不显著,纯技术效率显著提高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规模效率显著降低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代表性粮食品种稻谷为研究对象,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与中国23个稻谷主产省份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判断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偏向及其增长路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稻谷生产主要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较为稳定,观察期内劳动力、农业机械与化肥产出弹性均值分别为0.066、0.050和0.005,其他要素整体趋势波动较大,均值为-0.459。各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强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农业机械、劳动力投入和其他要素间替代关系显著较强,化肥与劳动力之间替代关系较弱。不同功能区稻谷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始终高于土地生产率,数值差异明显。因此,中国稻谷生产已从土地生产率导向路径转向劳动生产率导向路径,应根据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因行施策选择适合的粮食生产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2004—2018年我国生猪养殖的省级宏观数据,采用共同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测算了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的共同前沿技术效率,并系统比较了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共同前沿技术效率的高低。研究发现:(1)2004—2018年,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生猪养殖共同前沿技术效率的均值依次为0.848、0.845、0.845、0.858,呈现“大规模>散养>小规模>中规模”的态势。(2)在时间上,4种规模生猪养殖的共同前沿技术效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态势。(3)4种规模生猪养殖的TGR均值依次为0.970、0.930、0.914、0.940,均小于1,说明4种规模的生猪养殖技术尚未达到最先进水平。此外,在时间上,4种规模生猪养殖的TGR值也呈现小幅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生产函数法测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它只适用于经济发展较正常的情况,而经济发展遇到较大波动时就不适用;第二,它只能测算产出增长部分技术进步的贡献度,而不能测算技术进步在当年总产出量中的总贡献度;第三,它所测得的技术进步水平A,是不能从定量上直接进行子因素分解的。为克服以上局限性,现设计了一套“三要素测度函数”模型:以相对数表示时为:Y-一八元工,以绝对数表示时为:Y一八五三。式中:Y为产出量,D为劳动资金产出率,K为资金投入量(D=Y/K·Y/L=YZ/KL),L为劳动投…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07年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效率损失,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明显,全国31个省市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主要集中在0.5~0.9之间,东部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复种指教、劳均化肥施用量、灌溉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劳均播种面积、农业政策等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劳均农机总动力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有较小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