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康德的自由观建立在其理性认识的二律背反的基础上,康德的自由是一种理性的自由,而不是现实的自由。康德悬置了自由和因果性的矛盾,而没有解决这个矛盾。阿多诺通过对康德自由观的批判,阐述了自己的否定性的自由观。阿多诺批判了康德对二律背反的态度,同时指出了康德自由概念的社会起源,并认为践行康德自由的主体乃是理性主体,自由中包含了理性对非理性的压迫,从而使自由陷入困境。阿多诺针对肯定自由概念的疑难,提出了一种“否定性”的自由概念,提出自由就是对不自由的否定。但是,阿多诺的否定难以触及真实的现实领域,他对不自由的批判缺少历史和现实的维度。要真正达到人的自由,只有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在人们改造社会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2.
3.
阿多诺的《道德哲学的问题》主要还是严谨的学术研究,中间隐含时代之思。阿多诺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思考受尼采和韦伯的影响比较大,尼采对康德进行了激烈批判,阿多诺对康德的思考努力纠正尼采的极端.阿多诺与韦伯的对话建立在与尼采更深的对话的基础上。阿多诺看到了尼采和康德的本质的相似性.康德的绝对律令这样的主体的内在性在当下的不现实,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也一样软弱无力。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认为康德并没有抓住自由的本质,因为他把自由与因果性的本原关系给搞反了。海德格尔的批判包含三个环节:他将因果性范畴与其经验性的运用混为一谈,从而将本与时间无涉的因果性范畴转变成一个具有内在时间性特征的概念;他篡改了康德的超验的自由理念,将其与先验自由混为一谈,进而取消了康德在自然与自由之间所作的重要区分;他通过对康德的“理性事实”的发挥,将实践自由与先验自由在人的经验性意识给“统一”了起来,进而将具有“自我立法”功能的实践自由转变成他所谓的“存在的自由”,即“让—存在”。海德格尔与康德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从自由之主体的角度而后者是从“能力”的角度来规定自由概念。前者的优势在于它似乎可以从“存在”的层面为人的自由奠基,而后者的优势则在于它可适用于任何自由主体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以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开创了大众文化批判的理论先河,被学术界公认为研究"文化产业"问题的起源。尽管阿多诺是在否定的层面上来阐释技术理性统治下的整个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但是阿多诺关于文化与工业、艺术与技术、文化工业与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论述,对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实践具有积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我国应在文化改革创新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文化产业的发展应注重实现经济效益与思想价值相统一,注重社会主义主流价值文化的导向作用和文化传播功能。  相似文献   

6.
康德的“自由”本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通过实践理性对自由的假设确立了自由的本体论意义,形而上学的性质发生了由“实在”(认识论的)向“理想”(价值论的)的转变。康德变革形而上学的传统而成为“道德形而上学”,“自由”就成为道德形而上学唯一能够由实践理性论证的本体论范畴,纯粹哲学的自由本体论是有限的本体论。纯粹理性批判的结果就是:一方面论定了人类理性的有限,另一方面辨护了宗教信仰合理。之后的黑格尔通过辨证法赋予理性以无限的能力,完成了整个形而上学彻底地哲学本体论的任务,与此同时,自由本体也消融于“绝对理念”的哲学本体论。马克思在对德国思辨哲学唯心主义宗教倾向的彻底批判中,在继承康德自由本体思想的同时,找到了人的自由解放的现实道路——社会实践批判,从而彻底摆脱了自我异化对宗教的虚假的依附关系,自由本体就得以在真正人道主义的意义上确立、完成  相似文献   

7.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文章把康德的自由观划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三个层次.(1)"先验的自由"在理论理性中为实践的自由预留了一个可能的自由的"理念";(2)"实践的自由",分为"一般实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的任意"(derfreie Willkur)和"纯粹实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意志"(der freie Wille),两者都具有自由本体的意义(不纯粹的或纯粹的);(3)"自由感",分为审美鉴赏的自由感和社会历史中的"自由权"(言论自由、立法自由、财产权等),这两者都被划归"反思的判断力"的范围,并非人的自由本体,但却都是人的自由本体的"象征"或"类比".  相似文献   

8.
9.
10.
康德的自由思想源于卢梭 ,却又不同于卢梭。康德认为卢梭在内在自由领域内放弃了自由的自主性质 ,将自由归结为自然 ,视情感性的良心为自由的原则。康德将自由视为理性为自身设定的理想 ,自由的原则乃是理性所颁布的先天道德律。从二人自由观的差异可见 ,康德在批判卢梭自由观的基础上 ,不仅挽救了自由的自主性质 ,而且还从多个方面阐发了自由的这一根本性质 ,从而完成了对卢梭自由观的批判。  相似文献   

11.
康德的自由观有三个不同层次。实践的自由特别是"自由意志",是自由概念的本质和核心。康德没有看到,意志自由这种绝对性是抽象的,仅仅停留在意识中。康德的自由观虽然有积极自由的因素,但这一因素严重地束缚于消极自由的框架中,无法释放出来。马克思眼里的自由是双重的:既在于摆脱束缚,超越障碍,又在于自觉自愿的遵照客观必然性去从事创造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2.
13.
康德所谓自由,本旨是先天的道德法则,自觉的道德行为.道德的法则和行为都是以自己为根据和原因的,故而自由.自由不仅与自然无涉,而且与自然无法沟通.审美的主要功能在于沟通自由与自然两个世界.自由的美学意义体现在它给审美活动提供一个不受因果律支配,不受功利束缚的维度,使审美判断成为自由的愉快.  相似文献   

14.
15.
"自由意志"是奥古斯丁思想的重要概念之一,奥古斯丁从形而上角度论证自由意志概念的三个维度:本源性自由、决断性自由、恩典性自由。康德也是从形而上维度论证自由意志概念的。然而,两者存在根本差异。奥古斯丁主要为神正论辩护,具有典型的信仰主义特点;而康德主要为人的理性辩护,具有典型的理性主义特点。虽然二者的自由意志概念有相同之处,但奥古斯丁与康德关于自由意志的理论旨趣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王阳明和康德分别以“良知”和“自由意志”为核心建立起先验道德哲学。“良知”和“自由意志”既有相似性,又有不同处。两者都具有自律性、先验性;都认为意念是善恶的根源;都具有批判精神。两者所涵盖的范围、建立的哲学前提、实现的条件有不同处。中西哲学具有融通互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为摆脱当前道德危机以及建构普世伦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自由是康德哲学体系的拱顶石,在确立这一超感性之物之实在性的过程中,理性事实学说处于中心地位。文章考察了理性事实概念的几种可能的涵义以及它在康德伦理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阿多诺看来,魔力是世界精神的主观形式,这是在一般与个别、偶然与必然、社会与个人被不自觉地相互结合并相互转换的时候出现的。在这个魔力的控制下,一般、必然、社会被戴上了特殊、偶然和个人的假面具。命运、统计规律、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都显示出这种魔力的作用。虽然特殊、偶然和个人被一般、必然和社会等发挥的魔力操控,但是人却往往意识不到魔力的作用。因此,这种魔力也具有意识形态的特点,它把生物规律和理性原则结合在一起。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目的和手段则颠倒过来了。虽然魔力是总体试图取得绝对统治的必然结果,这种总体的统治必然是矛盾的,但是,魔力作用下的人们可能意识不到这种矛盾。摆脱这种魔力需要人们的自觉意识和摆脱魔力的冲动,阿多诺则把实践上的冲动纳入了沉思之中。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现象出发,分析和探究了自由和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所表现的状况。在资本主义社会,交换价值构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基础,表现在交换价值层面的自由和平等掩饰了其虚假性。马克思批判地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交换价值的局限性,从而科学地指出实现正确的、美好的制度和美好生活、真正的自由和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政治哲学价值的必要性和消灭资本主义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规范性哲学理念和负责任判断视角,我们可以对康德实践理性概念做出更加融贯契合的理解,进而消除形而上学论证的不彻底性。人类智性的绝对自发性表征了责任与判断的深层关联,也在此意义上,康德的实践理性观念表达了具有普遍立法意志彼此担责的道德人格能力,并主张基于社会理由空间建构负责任的伦理和政治共同体,捍卫和提升平等自由价值。康德还主张,实践理性既作为推动人类发展的动力之源,也在自然历史的合目的性进程中得以生成和完善,进而不断引导和切实推进人类秩序的规范性建构。因此,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增强以实践理性为基本内核的道德人格禀赋,在艰辛劳作中不断创建和改善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