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特质焦虑、使用动机的关系,为应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合理使用手机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手机成瘾量表、特质焦虑量表和手机使用动机量表,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湖北省三所高校的800名被试进行测试。 结果:8.4%的大学生手机成瘾检出率。手机成瘾与特质焦虑显著正相关(r=0.46,P<0.01),并且特质焦虑对手机成瘾有正向预测功能(F=63.13,P<0.001)。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三者的关系成立(RMSEA<0.08,IFI,CFI,GFI,NNFI均高于0.9),路径图显示,手机使用的娱乐动机在特质焦虑和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手机成瘾,特质焦虑是诱发手机成瘾的重要原因,手机使用的娱乐动机在二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手机成瘾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手机成瘾对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问卷收集数据分析发现,手机成瘾高程度组的学生存在孤独感、人际交往淡漠等问题,而中等程度及低程度组的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抽取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手机依赖问卷和自编手机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对大学生手机使用和睡眠质量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的情况及其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为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改善睡眠质量提供指导和建议。手机使用的方式对睡眠质量有显著的影响,应培养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减少睡前使用手机,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拥有和使用手机非常普遍;从实际调查可知,手机已经对大学生的社交方式、资讯获取、业余消遣、情感释放、价值观念和社会知识等方面产生了客观的无形影响力,从而给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者的应对方式、情绪以及人格特质的状况。通过手机成瘾倾向量表筛选出126名手机成瘾者与120名非手机成瘾者,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正负情绪量表对成瘾组和对照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成瘾者的消极应对、负性情绪以及神经质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大学生手机成瘾者倾向于使用消极应对方式、更易产生负性情绪以及具有高神经质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6.
手机媒体是当今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文章通过阐述手机媒体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习方式和阅读习惯、价值观的影响,从社会、手机媒体、学校教育、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媒体。  相似文献   

7.
论强化理论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现象是人类行为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所谓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是否重复.学校教育管理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强化理论只有和学校管理的其它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手机对大学生的负性影响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它在给大学生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为他们的成材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存在于精神层面,社会层面与健康层面三大层面中。它们亟待我们去消除。  相似文献   

9.
10.
刘璞 《南都学坛》2014,34(6):97-9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3G手机的普及,大学生的上网频率普遍提高。网络既依存于现实环境,又是现实环境的延伸,其全球性、超地域性的传播信息方式,使之储存了海量信息,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但手机网络与其他网络一样,暴力游戏、色情等冲击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导致学生交往障碍、认知缺陷。长时间沉溺于手机网络,引起学生的视力下降、颈椎病等,有损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通过法制手段、学校力量对大学生手机网络依赖群体进行干预,强化大学生的自控意识,是社会及教育者责无旁贷的义务。  相似文献   

11.
手机已成为大学生须臾不离的社交工具,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在思维方式、言行举止、道德观念等方面都发生着变化。通过探析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认知现状,进而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并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推动了手机媒体的兴起,进而对在校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分析和研究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控制手机媒体的负面作用,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优势,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手机作为现代通讯设备网络终端,已成为各种思潮和各种利益诉求的平台,成为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阵地。手机作为信息传播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重庆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以及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手机已经渗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学习、娱乐、消费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给新时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手机媒体的传播特征,把手机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阵地,主动占领这一信息传播和理论宣传的阵地,运用手机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手机是现代人的日常通讯工具。部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过长,已经产生了依赖性,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从心理学、人口学、社会学的视角分析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成因主要有自身需求、从众心理等。可从社会、高校、教师、家庭、学生等不同层面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时期、信息时代到来等因素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面临严峻考验。特别是手机文化时代的到来,更是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巨大挑战。必须辩证分析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所产生的影响,深刻透视带来这些影响的原因,积极探索在手机文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淡化,与社会生活所要求的社会责任的担当不相适应。因此,探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强化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使用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 400名医科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科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探讨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显示,医科院校大学生手机依赖平均程度处在偶尔发生和有时发生之间,不同手机依赖水平组的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F=4.353,P<0.05)特别是客观支持(F =13.277,P<0.001)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手机依赖和社会支持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687,P<0.01)。医科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手机依赖行为,手机依赖与社会支持有较大的相关性。高校可以通过提升学生认知、强化专业认同、改善人际沟通、完善社会支持环境等来帮助学生克服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20.
上网成瘾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是上网群中的主力军,但有不少大学生上网成瘾,本针对大学生上网成瘾的行为,分析了大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原因及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