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立足于国内大局与国际变局交织影响的时代背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建设成为当前重要课题。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独特标识和显著优势。百余年宏伟实践中所饱含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以及方法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发展中实现科学识变与主动应变提供了重要支撑。因此要通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多维逻辑理路,探寻党的自我革命中思想政治教育意蕴的发生逻辑,厘定“为什么”;梳理党的自我革命之中蕴存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辨晰“是什么”;审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格局构建、方法拓展的现实路径,明析“怎么做”,以期达到促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知常明变与高质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从百年发展历史的视角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发展的规律意义重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之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及理论探索是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对象和资源。以学科设立为契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不断深化,实现学科化、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学科特征更加显现,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学科内涵。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形成了坚持学术研究与助力党的中心工作、历史研究与满足时代需求、理论研究与深化教育实践、思想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宝贵经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要在构建完善特有研究范式、通过规律把握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史资源的基础上,发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理论创新推动作用和检验评价反馈功能,立足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发展为核心的多学科研究体系,开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关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中能准确根据具体国情和历史任务的变化决定青年培育的具体方针,形成了不同时期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纵观党百年发展历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型青年培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实干型青年培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型青年培育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的时代新人培育,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理论成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现阶段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继续推进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所要面对的形势、挑战和任务等都因政治任务、社会局势和青年特点而适时更新。共青团的职能在革命时期是协助中国共产党推翻压迫人民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在建设时期是动员全国广大青年为进一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共青团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加强青年思想引领、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服务青年全面发展和推进从严治团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革命历程中,歌谣一直肩负着重要的动员使命。作为中共革命开端阶段的1920年代的安源工人歌谣,其情感基调经历了显著变化——由“刚健激越”转向“哀而动人”。这种风格流变关联了几个重要面向:首先是安源工人运动领导者各异的个性气质以及革命思潮的变迁;其次是“哀而动人”动员策略下的诉苦主体由中共革命知识分子转向工人群体;最后是激越豪迈的自由体诗歌形式和激进的现代革命修辞转向对“孟姜女变调”传统歌谣形式和“牛马”等受难意象的征用。安源工人运动中形成的“哀而动人”政治美学成为井冈山时期、苏维埃时期、延安时期中国革命情感动员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6.
情感作为一种介入社会再生产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中曾发挥了显著的动员功能。歌剧《白毛女》源于鲁艺文艺工作者对流传在民间“白毛仙姑”传奇故事的革命化重塑。文艺工作者在对其重塑过程中,将其中的个体性情感冲突转化为民众对压迫者的集体控诉,并用仇恨和共情消解其中的爱情元素,将情感指向从白毛女的个体复仇转向社会体制的重构。这一重塑,使得“白毛仙姑”到歌剧《白毛女》的情感模式发生了本质改变。《白毛女》的广泛上演焕发出巨大的情感动员功能,不仅重塑了民众的情感结构,还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情感动员价值,具有深刻的情感史意蕴。  相似文献   

7.
“青训班”的历史 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最初叫作“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后来改为“战时青年训练班”,最后才确定为“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三个名字代表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一九三七年十月——一九三八年三月)。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在中国青年中间,一方面是沿海大城市和广大战区的大批青年学生向内地流亡;另一方面是全国青年,尤其是青年学生迫切要求参加抗战,接受战时教育。为了培训大批战时工作的青年干部,为了满足青年战时教育的要求,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简称“西青救”主持开办了“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简称“青训班”)。“西青救”主席冯文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相伴相生,其奠基于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理论资源,随着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历史任务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发展。在百年实践中,党准确把握“生命线”理论的基本原则,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与人民性相结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9.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从创建至今,经历不同历史时期形成并始终遵循的革命及建设的制胜法宝.抗战时期是中国经历的特殊历史时期,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以先进的民众动员理念,灵活的动员方式,取得了民众动员的巨大成功,民众动员的成功经验再次表明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民众动员过程中显现出的持续性、目的为民性、广泛性、深入性及有序性特点,对探寻当代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具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党的建设是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应当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建党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举,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一个特点和优点。在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要位置,对于克服和纠正“思想政治工作不灵了”、‘怖场经济条件下党内消极腐败现象不能克服”等模糊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加强党的建设,‘犯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后发国家,中国现代政治主体表现出鲜明的建构性。维新派、国民党都先后尝试运用党派政治学说培育政治人才,将政治教育作为撬动政治革新的杠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看到仅靠上层政治变革难以改变国家命运,而将关注焦点转向社会基础的改造。马克思主义是倡导社会改造和政治革命的知识体系,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学术教育活动与党的组织建设融于一体,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知识更新与革命斗争实践相结合,从而为推动中国社会政治的进步锻造革命先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不是象牙塔里的知识体系,而是政党组织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政党组织发展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变化。这得益于全党上下始终高度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强调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当代青年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在建党百年这一新的历史时期,这一重要群体更应该加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教育。通过“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具体实践,围绕大学生“四史”教育诸多侧面的展开,力求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 ,就把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富强、民主、文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党在延安时期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实行过“战时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进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构建 ;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 2 0年间 ,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实行“动员性的参与民主”;改革开放后 ,我国民主政治逐步步入法制化的实施阶段。文章选取三三制政权、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农村直接选举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点”,总结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4.
土地革命时期,如何在广大农村地区对农民群众进行革命动员是中国共产党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革命动员是一种战争艺术,是革命成功的关键。商城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农民武装斗争的一次成功范例。文章以商城起义为个案,通过分析以革命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商城县党组织对农民进行思想引导、物质激励、白话宣传等革命动员模式,探讨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早期成功动员广大贫苦农民走向革命道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重逢》《河内一郎》和《窑工》是丁玲在延安时期创作的话剧作品。这三部作品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兴亡连接,通过仇恨情感构建“敌—友”二元关系,确立理想中的革命共同体。仇恨这一激烈情感的产生、积累、转化与消解,构成了三部话剧共同的内在逻辑。作为一种情感动员的手段,仇恨叙事既有着深刻的在地性,又承载了话剧的政治功能。以“情感”为视角切入丁玲的戏剧创作,不仅有利于推进丁玲戏剧作品研究,还可窥见左翼文学传统与延安文艺融合创化的复杂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政治动员必然是一种他组织机制形成的,但是政治动员可以借助社会自组织力量或者对自组织行为予以政治吸纳。政治动员包括集体认同和集体行动两种机制,仅可以作为政治主体挑战传统或旧有制度,探索新制度的组织化工具,也可以作为政治主体自我渐进调适以适应环境变革的组织化工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动员实践来源于中国共产党革命与改革的实践,形成了革命型动员与改革型两种基本范式。革命动员的逻辑是"先破后立",而改革动员的逻辑则是"渐破渐立"。革命动员强调"敌人"范式,而改革动员则强调"对象"范式。革命动员以目标和精神激励为主,而改革动员的激励则是建立在分权让利的基础之上的。革命动员以强制动员和群众运动方式为主,而改革则主要以诱导式动员和运动治理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大学生必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又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具有双重的任务,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上,我们党一向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看作我们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是毛泽东及其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是毛泽东的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之一。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也多次指出:“要用我们自己的历史来教育青年”,“我们讲四项基本原则,就需要经常用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人民”。党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青年看作是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的力量,高度重视赢得青年的工作。抗战 时期解放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形成了党赢得青年的独特优势和法宝,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包括 把政治放在第一,准确定位了解放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提出了培养革命干部和各种建设人才的主 要任务,探索了富有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标志着我党独立领导的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优势形成;其深刻的现实启示是:依靠和集聚青年大学生是中国共产党独特优势和法宝 得以发挥作用的关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赢得青年的重要抓手,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抗战实际,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富成效的时期之一,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党领导干部高度重视,成为党的一个光荣传统;设置政治课,是党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突出实践教育,是党创新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民主的方法则是党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青年黑格尔派以1835年施特劳斯的《耶稣传》的问世而出现,随着1844年底“自由人”的《文学总汇报》被查封而终结,前后只不过近十年的时间,可谓是德国哲学政治舞台上的匆匆过客。然而,作为一个思想政治派别,它也有着自己的盛衰荣枯的历史。1840年至1842年间,可说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全盛时期。在此期间,青年黑格尔派对普鲁士封建君主国家进行了全面批判,即在继续宗教批判的同时转向政治批判和社会批判,由间接批判转向直接批判,掀起了一个理论批判的高潮。青年黑格尔派的政治批判及其代表人物的政治观点,对推动青年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和促进他们的革命民主主义以至早期共产主义思想演进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青年黑格尔派的政治批判,对正确认识和理解青年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演进和确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