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社会科学发轫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之中,对于现代性的阐释与批判始终构成其经典传统,但同时,现代性无孔不入的渗透也使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面临着异化的危险.作为对现代社会科学之现代性的克服与超越,新文科是后工业时代基于知识高度综合化、信息化、数字化的一种文科知识生产与再生产的新形态,以交叉前沿、战略需求、现代技术、区域优势为建设动力,以专业及课程体系的构建、跨学科师资队伍的构建、教研评价标准的确立以及运行模式的形成为四大核心要素.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探索国内外跨学科联合学位培养、建立以多学科集群为基础的现代书院制度、推动"新文科实验室"建设以及践行"传统文科+"可成为高校探索新文科建设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始于2017年的希拉姆学院新文科项目与发轫于2019年的中国新文科建设,二者名称和兴起时间相近,在内涵和实施过程上则是迥异。对希拉姆学院新文科项目的缘起、内涵、特色以及形成的希拉姆模式进行梳理分析,以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为案例,对比论证其与中国新文科建设的理论、路径及其形成的中国模式。研究认为,希拉姆模式有其“小”而灵活的特征,能够为高校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促进专业融合,积极利用科技设备提升教学效果,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提升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提供参考; 中国新文科建设整体上体现出大国的大格局,表现为教育强国的战略布局,主动迎变的理论智慧担当,群策群力的人才培养实践响应,在坚守本土和开放包容、守正创新与积极求变中,彰显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优越性,具有影响范围广、理论研究深、发展后劲足、改革成果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新文科概念的提出,对我国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此时代背景下,教师应正确理解新文科的建设要求,并积极寻求跨专业、跨学科融合的新路径:加强跨学科式学习,提升翻译研究能力;重视翻译技术学习,提高信息技术能力;革新翻译教育技术,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构建翻译实践共同体,增强翻译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文科”建设在高校的全面推动,促进了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改革,依据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创新发展是“新文科”教育的核心理念,以学科重组、学科交叉为手段,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应注重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合理而科学的实践设计来检验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明确“新文科”背景下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新文科”背景下音乐表演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已上升为高等教育发展国家战略。地方高校是新文科建设的主力军,肩负应用型新文科人才培养的重任。文章对地方高校新文科专业的内涵、特征、意义与建设策略等进行探讨,总结出新文科专业的五大特征,提出地方高校新文科七大建设策略,包括建设新理念、发展新路径、研制新方案、培养新机制、师资新提升、条件新水平和质量新标准等。  相似文献   

6.
7.
社会科学实验室作为文科实验室的重要分支,承载着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也是新文科建设的主要抓手之一。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最高目标是实现新技术对社会科学的“赋能”,其实质是通过新技术与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的融合,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然而,技术逻辑和社会科学逻辑的固有悖论往往导致实验室的建设可能面临“高校各自为战,集群效应不彰显”“研究混淆主次,知识贡献度不高”和“教学流于形式,学科发展不平衡”的困境。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协调新技术要素和社会科学要素的关系。因此,整合重构成为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核心路径,具体包括战略全域资源整合和生态关系重构、战略目标整合和评价体系重构、思维理念整合和培养模式重构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对于新文科发展中存在的如何建设、及其与其他学科关系的问题,梳理新文科建设研究的历史,分析新文科建设的系列研究成果,论述新文科建设可能产生的种种疑惑,以艺术学科为案例,对新文科建设“新”的内涵和外延等展开研究。研究认为,新文科并非要舍旧立新,而是坚持守正创新原则,在既有的学科基础上兼容交融文理科学科的成果,打通不同学科的知识结构和脉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育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前瞻性思维的优秀人才,为中国文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做好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的准备; 新文科赋予了传统文科以新的阐释路径和思维方式,重新定位传统文科的角色,使之于中国特色实践之上产生更多学理思考,助力中国学派建设; 艺术学科尤其要把握守正创新之中艺术审美的本质,不断借鉴交叉其他学科,使得艺术学科能够满足人们身心美好期望。  相似文献   

9.
新文科建设的思路与实践要通过深化对新形势和文科教育创新要求的认识来引领。对于“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这一时代命题,可以从理念革新、思维焕新、知识更新与模式创新四个维度来认识。在深入认识的基础上,要践行新理念,贯彻落实面向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要学习新方法,通过申报各层次交叉学科研究项目推进新文科建设,更要引入新内容,推进新文科理念下的课程教学改革。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还要创建新模式,做到专业养成与育人体系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文科建设的基本理念、研究范式、建设目标、实践模式等都与比较文学学科有着极强的契合之处,这为比较文学在新时代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此,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应该走向知识创新,做出符合现代精神、具有全球视野的知识创新和理论创新;跨文化研究应该走向前沿视野,特别是要关注数字人文,加强以跨界性、融合性为特征的融媒体文学研究;中西比较研究应该走向“中国学派”,既要立足比较,又要体现超越,既要关注历史,更要关注现实,关注前沿,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影响、时代精神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校外实践基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目前,高校和企业合作不稳定,融合深度不够,实践基地运行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结合地方高校与企业建立的设计学类专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情况,提出了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理念、合作模式,围绕教师队伍建设、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闭环等方面,提出提高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效果的路径,研究成果对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设计学类专业建设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已全面开启专业调整建设的新征程。专业调整要始终遵循其内在的逻辑,根本要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应以新文科建设为指导调整专业,回归人才培养,创新培养模式,切实推进专业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在新文科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呈现新的探索和发展。首先,梳理了“新文科”的内涵和建设要求;其次,对安徽省内及省外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归纳新文科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建设问题,并提出人才培养实现路径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科的滥觞所在,为新文科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基础。从精神内核看,新文科建设从时代、主题和策略三个方面延续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追求,两者皆怀“国之大者”,都以应变求新为目标、以思想文化为焦点、以高等教育为阵地。面对新文化运动以来国族振兴、实现现代化和学科完型三大历史未竟之业,新文科建设应从被动跟跑转向主动引领,从本土传统迈向国际现实,从精英科学走向大众知识,切实回应“家-国”与“体-用”、“中-西”与“古-今”、“科-玄”与“雅-俗”等重要命题。在打造和谐的、民族的、时代的、世界的新文科过程中,掀起一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助力中国现代学术文化革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新,激发现代中国先进文化创新和推动人类社会共同文明更新。  相似文献   

16.
“新文科”建设已成为中国打造高等教育大国和建设创新型强国的关键战略决策。如何以双向全球思维来优化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加快“文科国际化”发展,推动“新文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环境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建设“新文科”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从解决文化交流、文化融合和文化输出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注重英语的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导致教师和学生文化意识不强,教师没有将中国文化融入课堂的意识,学生缺乏文化思辨意识。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可以从学校、教师两个层面入手,通过建立和完善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的机制、提高教师中国传统文化素养能力、教师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等举措有效改变文化意识缺失的传统课堂模式,从而促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新文科的提出有着学科从分化走向综合、信息技术发展驱动、文科复合型人才稀缺等多重背景,目前学界对新文科的认知与阐释因科学视角、学术视野、学科气质的差异而并不聚焦,所给出的新文科建设路径或有宏观指导价值而无实践操作价值,或只聚焦单一学科的新文科建设而不具有复制性。基于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循证社会科学是一门新兴的文医交叉学科,以证据为核心的循证社会科学对新文科认识和建设提供了一个创新的理论视角。从循证社会科学的视角来看,循证理念是新文科建设的最大公约数,科学证据是新文科建设的最便通桥梁,循证社会科学可为新文科建设提供循证决策支撑和循证实践支持。在具体建设路径上,新文科建设需要以循证实践理念为参照,回应国家重大需求;以循证社会科学为选择,重视学科交叉建设;以循证学术研究为补充,加强科学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新文科”和“课程思政”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两个热点主题。新文科之“新”在文科教育的变革上主要体现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新的课程建设思维、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新的组织管理结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革新的核心内容之一,应主动适应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化,聚焦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担当课程思政育人使命;适应新文科融合创新趋势,推动“思政”与“课程”大融合;运用新文科教育技术新手段,激发课程思政教学活力;立足新文科管理体制新变革,构建全链条式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20.
新外语是新文科的一个分支.新外语不是在原来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和公共英语中加进新课程或采用新方法,而是追求新理念、新结构和新体系.新理念是从学科发展导向转移到社会需求导向;新结构是要追求学科的交叉和跨界;新体系是重组翻译专业、英语专业和公共英语后,发展出的新公共英语、科技英语和科技翻译.我们认为专门用途语言是新外语最适合的外语学科体系,也是外语跨学科的基石.新外语的产生首先要改变外语人的传统理念和改革目前高校的学科专业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