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采用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的七大指标,从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协调性、稳定性、增长潜能四个方面对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得出青海省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颜双波 《统计与决策》2017,(21):142-145
文章从经济增长效益度、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三个评价维度,构建福建省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选用九个地级市的2001-2016年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数值大小排序、聚类分析和三个维度横向纵向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九地市综合评价值和分维度评价值有小幅度上升,福建经济增长质量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状况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度最大,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次之,经济增长效益度最低;经济增长质量地区间差距有收窄趋势;排序前三位的厦门、福州和泉州与排序后六位的漳州、莆田、龙岩、三明、宁德和南平形成了两个不同发展阵营.  相似文献   

3.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评价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学理论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区域经济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永恒的现象.这使得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定发展规划时首先需要对各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既可以发现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也可以找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分析各经济因素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因此,对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评价研究成为近年来统计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关于贵州省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力 《统计与决策》2008,(8):127-129
自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特别是近几年来,贵州经济一直持续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因经济增长质量有优劣之分,故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劣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文章通过构建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贵州九个地州市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群的发展质量也倍受关注。文章尝试构建了城市群发展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赋权更为客观的改进熵值法对城市群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并以中部五个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五大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都不高,且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发展质量并不存在互为因果的线性相关关系,但从其各分项指标得分来看,五大城市群内部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质量评估体系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观念带来的后果 ,提出当前和今后国家的经济增长不仅应注重增长速度 ,更应强调增长的质量 ,并为此设立经济增长质量评估体系 ,以指导和及时恰当地调整经济增长的各方面 ,使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 ,利用指标体系对我国1975 -1999年的经济增长的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焦艳玲 《上海统计》1999,(11):17-20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证明了: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只有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才是持久的经济增长.它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敲响了警钟.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经济结构不合理.如何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持持久的高速经济增长,是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严峻考验.然而,迄今我国对经济增长质量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统计评价体系,无法对其实质进行科学评价和准确度量,尽快建  相似文献   

8.
以福布斯与北洋世盈企业排行榜为例,从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计分方法及排行结果三个方面,对企业绩效比较评价体系所蕴含信息的广度与质量进行定量分析与对比,并对二者各自特点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福布斯体系中指标间的信息重叠度过高,指标体系所提供信息仍局限于规模方面,北洋世盈体系的四个分项指标组间信息重叠度较低,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综合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此外,北洋世盈体系在对企业各分项能力指标进行评价过程中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避免了主观赋值的局限性,保证了评价过程与信息的客观性,其基于乘法计分法的综合绩效评价方法能够更好地引导企业兼顾各项指标之间的均衡发展,避免出现短板问题,从而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借鉴北洋世盈体系的构建思路,提出了以"做强做优"为导向的企业绩效比较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质量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增长一直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但对增长的质量及统计评价却研究甚少.文章通过理论分析,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经济增长质量统计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增加,国际上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加以反映.但是,单纯用经济增长率来评价一国经济增长情况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即不能较直观地显示该国经济增长质量方面的情况.如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都较高,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动荡,经济急剧衰退,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质量不高.我国这几年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先后受到了通货膨胀,高失业率等问题的困扰.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多角度、全方位地考察经济增长,以利于对经济增长情况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各省区文化软实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出发,选取文化传统、文化活动、文化素质、文化吸引、文化体制及政策五个方面的25个评价指标,形成一个分层次的、可操作性强且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各省区的文化软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各省区文化软实力的优势与劣势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根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内涵和特征,遵循精选择优、简单可行,便于操作的原则,设计了6类20项精神构成的《湖北省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一、科技进步因素:1.科技进步贡献率;2.高新技...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综合作用和集中反映,是时代发展的主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我省2002年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现状、生活水准、公益服务、社会保护四个领域23项指标,测算的方法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给出权数,然后进行加权计算出分项指数和总指数。  相似文献   

14.
构建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监测预警系统,在评价当前经济增长质量的运行状态、准确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对中国地方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监测和预警,以及时把控未来经济的变动方向,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起到良性指示作用。本文首先给予宏观经济预警系统新的视角,基于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多维度进行监测预警,区别于传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其次,明确了经济增长质量监测预警的价值判断和内在机理,对经济增长质量监测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做出相应的界定。最后,从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监测、趋势预测、识别预警以及政策选择四大模块构建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监测预警系统,提供各模块的方法选择,并以陕西省为例进行演示分析和指数模拟。  相似文献   

15.
安徽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强县富民”战略的关键所在。通过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安徽61个县(市)的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核心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名和各分项得分排名。结果表明安徽各县(市)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整体差异度不高,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提升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经济计量模型证实了分税制改革前后中国财政收入弹性有显著变化,详细计算了各分项财政收入对财政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及其对财政总收入超GDP 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过去一段时期,中国财政收入超GDP 增长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7.
胡学锋  王鹤 《统计教育》2008,(11):48-55
从农产品生产的投入(即生产条件)角度来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拥有的由各生产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生产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种农产品的综合能力。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土地与水域资源保障能力、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生猪及大牲畜养殖能力、农药化肥与劳动要素供给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四个方面一共选取了13项指标,组成广州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3年至2006年广州市及其所属各区(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三角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努力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背景下,中三角区域应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7个准则层、27项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计算主、客观权重,采用综合赋权法得到综合权重,对中三角区域2002~2010年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19.
隗斌贤 《上海统计》1999,(12):17-21
为把知识经济发展的现实与目标联系起来并为制订知识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定量支持,有必要从数量方面深入研究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其规律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虽然在1996年度报告中提出了说明知识经济特征的初步指标体系,并就如何定量描述知识经济形态作了初步探讨,但是,它无法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知识经济综合水平进行评价,也无法测度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无法通过评价和测度结果去把握知识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程度.笔者认为,对知识经济进行定量研究应该包括:知识资源量及其丰度的测算、知识资本及其价值量的测度、知识经济产业规模及其构成的核算、经济知识化和信息化的评价、知识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等方面.本文仅就知识产业核算、经济知识化水平的定量分析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成都以"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为发展目标定位.为科学研判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进程,2013年,成都市统计局以2012年主要经济数据建立了"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经济实力、城市影响力、基础设施保障、区域开放程度和城市品质及居民生活质量等五个方面,并以此选取32项指标构成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