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27年来,浙江经济以年均13.1%的增幅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4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3365亿元,从全国的第12位跃升到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从331元提高到27552元,首次超过3000美元(按2005年平均汇率折约3363美元).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我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人均经济指标已提前完成,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也标志着浙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然而与人均GDP 3000美元国家和地区比较可以明显看出浙江经济快速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成为实现浙江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世纪,浙江经济以年均12.9%的增幅继续快速增长,高于全国水平4.2个百分点.2004年浙江GDP首次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1243元,人均GDP近3000美元,均列全国各省市区第四位,与此同时,浙江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浙江的高速发展与持久活力令人瞩目,毋容置疑,在浙江的快速发展中,城市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00年以来,浙江城市实现了新的跨越,综合实力继续提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成为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嫁接高新制造技术与信息服务产业的新型业态集群,现代服务业已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着力制高点.文章基于典型相关分析法,对我国市场化改革以来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研究表明:人均GDP、高速公路里程、城市化水平等变量,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最重要推动要素.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的内生扩张效应,发挥其隐性就业带动机制,必须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城市化对现代服务业的主导机制,以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新一轮转型与跨越,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内生增长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4.
据上海市统计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1997年本市国民经济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首次超过3000亿元,人均GDP在全国率先突破3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水平阶段,按1980年可比价计算,人均GDP提前三年实现了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标志着上海经济由此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人均GDP3000美元是个什么概念经济发展是一个连续演进的过程,人均GDP只是一个标志性的信号,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和国际地位。近年来,国际比较中用得最普遍的是世界银行的划分方法,它按照人均GDP水平将国家(地区)划分为四类:低收入(725美元以下)、下中等收入(725—2895美元)、上中等收入(2895—8956美元)和高收入(8956美元以上)。按照此划分,上海已从下中等收入步人上中等收入阶段。另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之间的定量关系看浙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浙江经济发展与环境负荷之间的约束与矛盾 1.浙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增长迅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经济已经成为全国最有亮点的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并成为全国第四个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的省份,人均GDP在2006年已经达到3975美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经济社会发展跨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上海农村城市化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城镇化发展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特别是非农产业大幅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银行1988年各国的发展数据显示,国际上人均GNP达到320美元(低收入国家)、1380美元(下中等收入国家)、1930美元(中等收入国家)、3240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和17080美元(高收入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5%、56%、58%、62%和78%.1997年上海市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但城市化发展水平与上中等收入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除上海是一个城市不宜与国家直接相比外,郊区城镇化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技术进步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今天的浙江经济,GDP总量已经超过一万亿元,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进入这么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经济必须转变高投入、高消耗的传统的粗放增长方式,必须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综合效率高、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托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课题在浙江经济长期发展战略中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是利用柯布-道格拉施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余值"法,对浙江省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以明确浙江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源泉,判定浙江经济增长的粗放程度,为浙江政府制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和安排十一·五计划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推进浙江城市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的不断提高,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利用城市化进一步增强工业化的动力,不仅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整合与升级、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能够有效地推动浙江经济的顺利转型。在经济逐渐成熟阶段,为了不断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必须以城市化为主线,通过强化扩散效应使经济增长中心更大范围地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陕西高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陕西省经济发展的现状2004年陕西经济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陕西GDP为31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第一产业372.3亿元,增长9.3%,一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第二产业增加值1553.1亿元,增长16.7%,二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9%;第三产业增加值1250.2亿元,增长10.4%,三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4%。2004年人均GDP达8543元,约合1032美元,比上年增长1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陕西要实现2010年经济发展翻一番,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发展成西部经济强省的近期目标,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发展"程度的测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发展的时期是一个关键时期,既充满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环境恶化、社会急剧转型、各种矛盾和冲突更为尖锐的风险.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逐步丰富和深化了对发展观的认识,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必须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影响,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马崇明 《统计研究》2006,23(5):78-79
一、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从人均GDP当前价美元来看,按世界银行标准,日本已步入高收入水平国家,韩国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而中国和印度处于低收入水平国家,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2002年中国人均GDP989美元,按人均GDP现代化标准6000美元,中国2002年人均GDP基本现代化标准实现度仅为16.5%。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2002年人均GDP4520美元,虽与日本、韩国相差较大,但与中国人均GDP基本现代化标准6000美元相比,已经过半。显然,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乃至整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现代化达标程度偏高,而以汇率计算则可能…  相似文献   

12.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经济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货运周转量、旅客周转量为区域物流能力指标,GDP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选取浙江省1978~2008年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建立了数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对浙江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并对浙江物流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化是一个关键的阶段,这个过程意味着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意味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国家走上富裕的必经过程.接世界银行的统计标准来看.人均GDP不足400美元,属于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而浙江省1993年人均GDP为500美元左右(按当年汇率计算),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所以认清目前浙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时调整产业结构,选择好主导产业,是促进我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根据浙江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和一般规律,总的来说,浙江已完成了工业化的准备阶段,正处于起…  相似文献   

14.
报载,本市某区“今年人均GDP有望超出7000美元”。这是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因为全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仅4500美元,在全国各省市中却已居领先水平。根据1999年资料,韩国人均GDP8490美元,位居第26;阿根廷7600美元,居第27位;乌拉圭5900美元,居第28位。这意味着该区的人均GDP已超过全球第28位水平,而全市只相当于第32位水平。然而,人们不禁心存疑虑:该区的人均经济总量水平真有如此之高?这类报道是否会产生负面的连锁反应?我们不妨就该统计指标的概念、含义及计算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转化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过程,即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数量表现就是工业化过程.当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究竟走到哪一步,迫切需要作出科学的判断.人均收入水平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一个常用指标.从产出的角度理解,人均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生产率水平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产出水平,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按照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的划分,人均GDP在280-560美元(1970年美元,下同)之间就是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GDP在560-1120之间就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DP在1120-2100美元之间就是进入工业化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各地区将先后实现2000年的奋斗目标,分批进入小康生活水平。目前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衡量全国和省级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小康”水平是可行的,但用于衡量省以下行政区域的“小康”水平则有失偏颇。主要是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下,所在地企业按隶属关系上交利税,地方向省或中央上缴财政收入,某一区域创造的物质财富不能完全在本区域内使用和消费。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完全决定该区域的消费水平。例如湖北省十堰市和沙市市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分别达到983美元和  相似文献   

17.
课题组 《浙江统计》2008,(12):11-14
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是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也是多数国家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分析浙江省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轨迹,结合人均GDP5000美元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就业结构的规律性变化,旨在提出浙江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路径选择、制度保障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桂荣 《上海统计》2003,(12):35-37
一、上海己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金融中心 改革开放给上海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上海的人均GDP在全国内陆地区名列前茅,2002年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虽然遭受“非典”的影响,2003年上海GDP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宏伟而远大。本文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标志人均GDP3000美元入手,通过未来人口发展、产业结构演进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预测分析,提出临汾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经济发展实现缓中企稳.工业生产实现企稳回升,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物价稳步趋缓. 一、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初步核算,201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5988.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447.43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完成9032.47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完成5508.44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9.1:56.5:34.4.2012年,按照全区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64319元,比上年增长11.3%,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0189美元.全区人均GDP突破万美元大关,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实现人均GDP过1万美元的地区,标志着内蒙古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综合水平又跃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