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们对全县的300户农户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一、农户粮食现状1、农户粮食收支的情况。该县自1996年秋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以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轮土地承包关系的完善工作,已基本形成了新的粮食生产经营格局。去年虽然连续遭受“7·9”洪灾和11号台风等特大自然灾害,但全县的粮食生产仍取得较好的收成。从调查情况看,1997年30O户农户共生产粮食509523公斤,户均16984公斤;若加上其它粮食作物和上年未结转余粮,全年共拥有粮食产、量688412公斤,户均为2294.7公斤。而全年粮食总支出为46…  相似文献   

2.
由于经济发达程度更高、农地保障功能弱化、市场机制更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宁波市土地流转市场相对于浙中、浙西地区发展得更完善、更成熟,突出表现在流转率更高、流转期限更长、流转管理更规范等方面.当前,宁波市土地流转仍存在着流转期限短、手续不够完善等一些共性问题.为促进土地经营权中长期规范流转,建议各级政府部门采取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完善市场机制、强化中介服务;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保障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四川农地流转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四川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不仅对缩小四川城乡差距,实现统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全国的粮食安全影响重大.十七届三中全会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本文试分析四川农地流转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最后保障。土地问题仍然是当前南充农村的核心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承包”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土地的合理流转变成了当前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大课题,深刻认识当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建立土地流转的新机制,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实现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化,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5.
正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要素,土地问题事关"三农"的根本,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意义。然而,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许多地区出现了土地闲置、抛荒的现象,迫切需要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现阶段我国土地流转存在思想观念制约、缺乏保障机制、流转方式不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一、内蒙古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国家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出台针对农村的各种优惠政策,这也是农村土地流转得以开展的前提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南方比较发达的省市土地流转开展的比较好而且初具规模。但是在内蒙古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才刚刚起步,无论土地流转的规模、土地流转形式还  相似文献   

7.
运用Logit模型,结合安徽省5个试点乡镇564位农民田野调查资料,研究了农民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认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二轮土地承包面积、家庭收入来自农业收入或流转租金、是否从事粮食生产、对农地流转的认知程度、微观政治参与度、微观政治参与意愿、所在地区地形为平原等变量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认知状况呈现为正向显著,而是否参与过人大代表选举的农民与认知程度呈现出负向显著。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松江区家庭农场的产生是松江后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后工业化的经济基础、社会变革和科技发展使家庭农场和现代农业的产生成为可能和必然.无论是从经营主体、经营期限和经营规模,还是从生产组织形式和分配方式上看,松江家庭农场都具有现代农业的性质和特点.松江家庭农场的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经营性收入显著增加,粮食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态和农产品的安全得到改善和保障.进一步提升的方向是提高家庭农场经营者整体素质、探索多元化粮食生产发展模式和规范土地流转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农村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嘉兴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和现状,指出农村流转土地中存在农地流转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等问题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统筹谋划"三城一市"建设、完善农地流转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粮食生产函数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内蒙古1988~2006年问的粮食生产相关投入要素数据,通过逐步回归、自回归与异方差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内蒙粮食生产函数.分析发现:土地利化肥施则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要素,并认为在土地利化肥施用达到极限时,技术进步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支持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土地流转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向农业强国,也有利于解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参与第二、三产业的生产,并逐步完成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但由于土地制度不完善以及现阶段发展现实的束缚,我国目前土地流转的规模较小,流转进程较慢,农地的有效需求小于供给,不少地区甚  相似文献   

12.
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是农民土地财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有利于正确处理国家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经国土资源部批准。2002年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确定江油市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试点城市。笔者的调查及分析表明,该市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及流转管理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4):121-128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土地流转决策在边远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使用2017年中国典型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新疆南疆三地州地区农户家庭的微观调研数据,识别和分析了影响贫困农户土地转入、土地转出两种流转决策的主要因素,贫困农户土地转入、土地转出两种流转决策福利效果及两种流转决策福利效果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贫困农户户主年龄、上年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等变量对贫困农户的土地流转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贫困农户从之前的参与土地转出改变为不参与任何土地流转决策,到最后倾向于参与土地转入;贫困农户户主受教育水平、上年非农收入所占比重、上年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时间等变量对贫困农户的土地流转决策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贫困农户从之前的参与土地转入改变为不参与土地流转进而倾向于参与土地转出;转入土地、转出土地两种流转决策对贫困农户家庭纯收入、生活消费支出以及农业经营投资均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立足于评价"中部崛起"战略中中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进展。文章首先给出了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中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进展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绩效进行了总体评价:中部地区"国家粮仓"功能持续提高,领先优势明显;"农业发展基础能力"、"农业产出能力"优势突出,"农业发展投入能力"、"农业现代化能力"相对滞后;河南是中部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由于土地管理机制欠完善、农业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等原因,农村土地流转过程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为:部分土地流转合同价格过低;土地流转收益存在风险;土地转租行为较为普遍;违规用地现象时有发生;土地流转恶意竞争日趋激烈;农户委托流转阻力较大;历史遗留问题解决难度大;集体土地的权属界定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地长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规模较小,难以进行土地规模经营。文章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土地规模经营模型,以河南豫东农村地区土地经营的劳动力投入和种植面积为样本数据,模型估算出当前农村土地实现规模经营的合理数量。模型分析结果认为当前农村需要转移大量劳动力才能够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农村地区应加快城镇化建设,引导劳动力转移,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建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才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新中国成立后不同阶段农村土地制度与粮食生产绩效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土地制度对粮食生产绩效有显著差异;农业合作化曾促进粮食生产,并改善了粮食生产基础条件;曾使粮食产量迅猛增长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现已达到新的制度均衡。我国的土地制度改革宜分两步:第一阶段保持现有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使用的制度,完善土地承包制;第二阶段通过新的合作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实现土地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静海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及流转方式,建立土地经营权市场,我们对全县土地承包管理及经营权转让等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乡工业化、城镇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农民迫切需要对土地的经营权进行流转.针对这一新情况,山东诸城市积极探索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实现了土地产出的高效益,提高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生产函数的构建与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杰 《统计与决策》2007,(20):74-76
本文用中国1978-2004年间的粮食生产相关投入要素数据,并考虑农业改革的政策影响,通过逐步回归和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等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一个统计特征合理的中国粮食生产函数。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土地和化肥使用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要素,并认为在土地、化肥施用以达极限的背景下,技术进步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