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家庭的选址行为偏好规律分析为核心出发点,首先在北京市域1911个微观区块尺度上,以北京市2010年交通出行调查中的居民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方法量化了不同类型居民的选址偏好差异;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项应用拓展,其一是城市整体居住用地的供需比较分析,度量了家庭偏好和真实用地供给情况的空间差异;其二是针对不同产权类型的保障性住房,通过比较自有住房家庭和租赁住房家庭的选址偏好差异,给出适宜供给公共租赁住房和自住型商品房的具体区位参考结果。研究发现,自有住房家庭更加注重生活品质,而租房家庭对公共交通便利性和就业可达性的偏好显著性更强。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城市居民工作出行方式选择,将出行方式划分为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基于直接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舒适性成本构建了不同交通方式广义出行费用,用广义出行费用代替出行效用,根据出行者出行选择效用最大原理,引入logit多项选择模型研究不同出行方式的选择概率。定义城市居民工作出行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竞争强度,分析不同出行距离下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竞争关系。选择哈尔滨市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工作出行时间集中,不同出行距离下,城市居民工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差异显著,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竞争存在2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个体出行能耗的城市客运 交通系统节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化、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客运交通迅速发展,同时也造成能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加剧。通过对城市客运交通节能管理的研究,构建了基于个体节能效率最大化的出行周转量模型,并以石家庄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保证个体出行周转量和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增加公共交通供给,实现交通供需动态平衡;合理控制私人机动交通的过快发展,鼓励采用绿色交通工具;实现个体出行与公共交通的无缝链接,能够显著降低石家庄市客运交通的能耗,减少城市污染。  相似文献   

4.
以西安市为研究地点,运用统计学与交通工程学相关理论及方法,对4000名城市居民进行出行调查,分析其日常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出行距离以及出行方式等规律,并结合西安市城市特点及交通系统状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交通需求管理对策:错锋上下班、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人汽车增长和有计划地引导城市优质资源外迁等,为城市交通规划及相关政策出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交客流预测对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和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调查重庆市南岸区公共交通现状的基础上,以南岸区目前公共交通出行量、社会经济和城市人口数据为基础,采用“四阶段”法对南岸区公交客流出行生成量、出行方式分担率、出行分布进行预测,得到2020年南岸区各交通小区公交出行分布矩阵、公交客流通道客流预测和2020年南岸区公交通道客流分布图,为南岸区公共交通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城市交通问题普遍成为困扰各大城市的难题。政府在公共交通方面缺乏一定经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城市人口的数量,城市出行需求的上升也导致了交通拥堵等现象,居民越来越体会到出行难度大的问题。政府在公共交通方面缺乏一定经验,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和监督。大城市交通问题并非无药可救,关键要把握好治理交通问题的历史时机,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建立和谐的人车关系。  相似文献   

7.
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是我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大连市公共交通出行信息需求专项调查,通过多维度频率分布研究,对不同个人属性、信息服务特征等条件下公共交通出行者的交通信息内容需求进行分析,进一步建立公共交通出行者交通信息选择binary logistic模型,对公共交通出行者交通信息选择行为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公共交通出行者交通信息内容需求因个人属性、信息服务特征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别,交通信息内容对公共交通出行者交通信息选择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文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面向城市公共交通出行者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规范化建设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公共交通优先已成为中国政府的城市发展策略之一.探讨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新模式以及具体措施,客观地评估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仅在政府执行公共交通优先计划中越来越重要,还可以为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的载运能力和服务质量提供决策依据.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应体现在法律和规章的框架上,通过授权法建立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和大容量快速交通项目.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从出行者选择交通出行方式的行为决策角度出发,确定影响人们选择公共交通方式的主要因素,建立公共交通载运能力与服务水平指标体系,引导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面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佛山市公共交通客流和公共交通设施现状的调查,掌握了居民出行规律和客运交通特征指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公共交通现状的水平.在分析佛山市未来社会经济、城市发展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客流分布特点、发展态势及客流交通的生成变化特征,采用经验加模型系统方法,科学地预测发展需求.结合佛山市的实际,分析了公共交通的优劣势,确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方针与目标.对公共交通政策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确保实施公共交通目标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道路联系着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城市中担负交通的主要设施,同时城市道路空间组织也直接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和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市景观生态也面临着极大危机,如何结合城市道路建设保护城市的生态结构和生态过程是当前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焦点.论文旨在通过对生态化设计方法的研究,深入分析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问题及其与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完善城市道路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中型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传统的公共交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目前,发展以常规公交和地铁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地铁交通方式的出现又是沿线住宅价格的助推器。文章以正在建设中的西安地铁2号线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沿线住宅价格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规划视角的城市低碳交通建设,要通过低碳交通理念引导交通规划思路,构建低碳交通空间结构,发挥综合运输体系的优势互补;通过低碳交通路网结构,建设合理的道路网密度、道路等级结构、分区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减少交通出行;通过低碳交通道路设计建设绿色出行环境,发展碳汇林业.最终实现低碳交通的可持续、生态化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低碳交通理念.  相似文献   

13.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后,“低碳”一词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广州、中山、深圳和珠海4个城市的问卷调查,分析了14个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状况、交通出行状况与城市背景的关系、居民收入水平对交通出行方式的影响以及居民低碳意识对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提出了交通出行“低碳”化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根据不同城市的背景促进交通出行低碳化、发展新能源技术和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交通与城市规划、城市建筑容积率有着紧密联系,只有彻底理解两者的关系,才可以实现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与道路系统容量的协调。通过着重探讨道路最大服务交通量的确定对于城市设计及建筑容积率确定的实际指导意义,以实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交通工程和城市规划专业学科之间的渗透和交叉,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开放式和创新式思维。·  相似文献   

15.
刘氏兄弟之间的产权纠纷反映了在我们的企业权利配置中 ,缺乏一种制度的安排。企业契约理论为企业权利的安排提供了一种制度框架。本文通过运用企业契约理论对产权配置的讨论 ,对新的经济时代的企业产权配置提出了一种操作思路 :这就是应用企业契约理论 ,进行事前的讨价还价与事后的纠错 ,从而使企业产权配置实现高效与科学。  相似文献   

16.
公共交通优先已成为中国政府的城市发展策略之一。探讨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新模式以及具体措施,客观地评估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仅在政府执行公共交通优先计划中越来越重要,还可以为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的载运能力和服务质量提供决策依据。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应体现在法律和规章的框架上,通过授权法建立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和大容量快速交通项目。借鉴国际社会的经验,从出行者选择交通出行方式的行为决策角度出发,确定影响人们选择公共交通方式的主要因素,建立公共交通载运能力与服务水平指标体系,引导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面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与城市交通系统和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相联系的复杂的开放的大系统,如何更好地改善这个大系统的性能,为更多的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公交公司的效益,是我国交通工程工作者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则可以看成由公交线路和停靠站点组成的网络.本文就某市公交网络,运用图论和网络分析理论、方法及工具进行系统结构的拓扑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多变量、多反馈、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科学合理地描述其动力机制十分重要。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确定城市交通系统的界限,在具体分析系统内部各要素因果反馈作用关系和构建系统流图的基础上,建立城市交通系统动力学模型,重点对城市交通系统供需关系进行研究并给出模型的主要方程。以西安市为例,进行模型的模拟仿真,预测供需关系的发展趋势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远期供需比例会出现严重失衡,而采取限制机动车出行需求的转化、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等合理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多层次城镇交通网络建设加速,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渐完善.这些变化将对我国城市化质量和空间格局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包括有效促进人口向城市聚集、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带动沿线地区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促进城市群城镇体系职能分工与协作、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质量提升等.未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强化城镇密集地区的交通联系,提高城镇体系承载人口和经济活动的整体能力;二要科学理性地规划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在满足城市扩张产生公共服务需求的同时,避免投资过度和浪费;三要充分发挥公共交通集约高效、节能环保的优势,将公共交通建设作为城市公共政策实施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20.
产权是关于稀缺资源利用的权利行为规则安排,它受到社会权利行为能力结构的制约.而产权制度改革关键是做好排他性权利的界限,因为它是实现制度效率的首要条件.现行农村宅基地产权呈弱排他性,即:其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都表现出排他性不足问题.完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和改革路径,全面消除农村宅基地束性产权的非排他性,着力完善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制度,重构物权性农村宅基地产权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