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和小鹿相识于四年前,是中职同班同学。军训时,她站在我前面。后来,她成为我的室友。现在,她是我的闺蜜。中职三年,我的综合表现不错,其中少不了小鹿的助力。入学后,我参加的第一场大型活动是专业部元旦汇演,我的任务是担任主持人。从未接触过化妆的我,对“盛装出席”这个要求十分不安。小鹿见我发愁,说了句“交给我吧”,让我心安不少。她还说,保证让舞台上的我像星星一样闪耀,她会在台下帮我拍照、为我鼓掌。正式活动那天,  相似文献   

2.
女儿自幼体弱多病,因此对她的培养我选择了顺其自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是我最大的期盼。可一转眼,看看身边的孩子,不过大她几个月甚至同龄,却已经迈进小学的校门,而她还目不识丁,自己还是当老师的,心里真不免酸溜溜的,便下决心给她“恶补”一番。我尝试着教她认识点拼音字母。第一次煞有介事地教她学习,她积极性特高,很老实地坐在我身旁跟着我一遍一遍地读。读过几遍之后,我感觉  相似文献   

3.
翟水明 《可乐》2011,(1):68-69
青春期如临大敌 阎莉比我大两岁,住在我家隔壁。当我家从贵州搬到成都这家老公馆时,她是院子里的小孩中第一个引起我注意的。阎莉个子中等,身材凹凸有致。在那个年代,胸部被巧妙地遮蔽了。它能若隐若现,靠的是她虽不穿高跟鞋,但犹如穿了高跟鞋一样昂首挺胸的步态。我那时也开始发育,与她相反的是,我每天诚惶诚恐,如临大敌,恨不得将自己身体上凸出来的部分,一巴掌摁下去。  相似文献   

4.
牛润科 《老友》2013,(5):41-41
早上起床后,我刚对老伴说:"咱们早上熬小米粥,蒸馒头吃吧。"可是转了个弯儿后,她又笑嘻嘻地问我:"咱们今天早上吃什么呀?"我觉得她挺有意思的,便一笑,接着又告诉她:"就喝小米粥,吃馒头吧!"早饭后,我刚把她脱下来的衣服挂到衣架上,嘱咐她:"以后脱下来的衣服要随手挂在衣架上,否则家里  相似文献   

5.
卢勤 《可乐》2011,(9):40-41
一天早上,我无意中发现,儿子是跟女生一块儿骑车上学的。晚上。我问儿子:“你一大早到女生家楼下等,她妈知道有男生等她女儿,能放心吗?”  相似文献   

6.
天底下有哪一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我妈也不例外,为了让我写得一手好字,她省吃俭用,花上几千元,给我报了好几期的书法班。可心切的她对培训效果不是很满意,还时不时换换法子让我练字。这不,这个寒假,妈妈见有时间了,逼着我和她一起在书房练字。我心里虽有一万个的不愿意,但为了"活命",只好答应了。  相似文献   

7.
和你在一起     
《北方人》2008,(Z1)
我刚生下来,还是一个粉红色的只会乱蹬和哭闹的小动物时,他们就把我抱到了姥姥家。姥姥耳聋,也不会说话,一生都没有触摸过声音。她听不到我哭闹,怕我因为没有奶水吃而哭得昏死过去,就用一根粗棉线把我的手腕和她的手腕连起来。我一动,她就会惊醒,然后料理我的吃喝拉撒。上四年级的时候,一个穿得很整齐很气派的男人来学校找我,他生硬地叫着我的乳名,"蛋蛋,你过来。"我不过去。我吃惊地瞪着眼睛,发现这个男人有一双大大的双眼皮的眼睛,他的头发很稀薄,肚皮鼓鼓的,比我见过的所有的男人都气派。  相似文献   

8.
以匍匐的姿态 李枝枝正洗澡时,听到敲门声.是送水的。她裹上浴巾,特意喷了点香水才去开门。送水工拿出小册子让她签字,她转身走到沙发旁坐下来,打开电视。他这才抬眼看她:“你到底要怎么样?”亲亲我。李枝枝对他微笑。他皱了下眉头,呼出一口气,一脸无奈地走向她,在她身边坐下,然后探身,用嘴唇碰触了一下她的脸颊,蜻蜓点水似的。  相似文献   

9.
孙尘 《可乐》2010,(1):61-61
李敖送报经过女生宿舍,君若总捧着一杯热牛奶等着他。李敖满怀怀念之情地回忆说:“历史系四年中,跟我感情最深的女朋友是‘罗’。”这个“罗”叫罗君若,是李敖读高中时就爱上的女生、她比李敖低一级,功课极好。李敖高三时休学在家,写了很多情书给她。每封情书,  相似文献   

10.
小晴是我高中同学,那时她的家境是全班最好的,父亲是县里的高官,母亲是教师,很令人羡慕的一个家庭。 今年夏天回老家探亲,在街上和小睛偶然相遇,虽然隔了十多年的岁月,我还是一眼认出了她。她的脸上没有一点沧桑的影子,和高中时一样漾满了欢快而自信的笑容。是啊,生活在那样的一个家庭之中,无忧无虑,不像我四处奔波,她自然是幸福而年轻的。  相似文献   

11.
在《金瓶梅》一书中,王婆只是一个小角色,但作者在她身上着墨前后计有十个回目之多,尤其在小说的前九回中,她的戏份颇大,而且她与书中主角之一潘金莲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在塑造潘金莲的形象时,王婆的形象也跃然纸上。王婆无疑是《金瓶梅》群丑之中的重要一丑。讨论这一形象,可以加深对作品批判社会现实的思想主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接手第一周的星期五是规定的年级大扫除时间.早读时我向卫生委员交代了相关事宜后便放手由她进行具体的安排布置。看得出这是一位训练有素能力颇强的班干部.今后许多事看来用不着我操心了。  相似文献   

13.
胡源清 《老友》2014,(2):40-40
正因患糖尿病,老伴陪我住院。医生对我说,老年人对付"三高",最好的办法是管好嘴、迈开腿。对医生的劝诫,我倒没什么,老伴却把它牢牢记在心里。打这天起,不管是住院期间还是出院以后,她都把它当做金科玉律,严格执行。我为了避免"战争",也自觉服从。在吃的方面,我戒掉了烟酒,也不再贪吃肥肉。吃鸡的时候,老伴把鸡皮扒掉;吃蛋的时  相似文献   

14.
"可是为什么我就不能晚点儿才睡,和他们几个一起看恐怖电影?"当妈妈像赶一只兴奋的小猫儿一样,把我弟弟本尼赶回他自己房间睡觉的时候,他大声抱怨道。"因为你只有五岁,那就是原因,"妈妈笑着回答,"五岁的小男孩儿需要充足的睡眠。""在星期五的晚上?"他问,"何况,杰米都可以熬夜!"我哼了哼鼻子,"我比你大一倍,差不多算大人了。"妈妈扬起一边的眉毛,不相信地看着我。通常只有在我说傻话的时候,她才会那么看我。"唔,我是比他大一倍嘛。"我嘟哝着说。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2010,(6):56-56
必须坦白地承认:我每一次爱都是"真正"的和"惊心动魄"的。我和英达相爱是在1987年,那年剧院要排一个新戏《纵火犯》,我在里面演一个戏份很少的黑人小女仆。演出时我给自己梳了一脑袋小辫儿,满脸满手的黑油彩和一个大而厚的嘴唇,用尖而快的怯生生的声音讲话,可笑极了。  相似文献   

16.
木愉 《社区》2009,(20):48-48
美国朋友伊丽莎白是犹太人.她邀请我们与她家共度犹太人的传统节日——逾越节。犹太人在人类历史上是个传奇民族,好多声名显赫的历史伟人都是犹太人。对他们,我一直充满着尊敬和好奇。那么.何不乘这个机会走近普通犹太人。看看他们是如何庆贺他们的节日的呢?  相似文献   

17.
外孙女雪儿自海外学成归国,全家为欢迎她到KTV去唱歌,听到歌手张靓颖的歌声,我问雪儿:"你还记得全家陪你去追星的事情吗?"雪儿说:"当然记得,我还是很喜欢张靓颖,但是我现在的偶像已经变成生物学教授施一公这样的海归实干家了."  相似文献   

18.
终于说动父亲和母亲,去作一次体检。母亲起先有些不情愿,几十年来她都是病后求医。在她看来,没病花钱问诊,显得过于奢侈。但禁不住我再三劝导,她还是勉强答应了。从儿时至青年,每逢我生病,父母都如影相随,饭食不香。而我带着他们走进医院,这是第一次,一路上,父亲和母亲沉默不语。清晨的阳光,照耀着他们略显苍老的面庞。春节时,他们去染过一次发,现在,白发新生,半白半黑,恰似故乡那白墙黛瓦的老屋。医院里静悄悄的。在一台仪器前,他们彼此谦让着。母亲瞪了父亲一眼,父亲这才解开衣扣,躺了上去,露出瘦而扁平的腹腔。母亲不敢看医生,也不敢看父…  相似文献   

19.
苇笛 《山西老年》2010,(9):24-25
那是一个普通的早晨。吃饭时,她的筷子不小心从手中滑了下来,她没在意,捡起来接着吃。但接下来,她的筷子却莫名其妙地一滑再滑。终于,他忍不住了,抓住她的右手仔细察看——她  相似文献   

20.
一起奋斗     
徐小平 《可乐》2010,(1):20-21
吕林是我在北大最早的朋友。初到北大,很多学生、老师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认为我不入流,瞧不起我。我需要北大的理解和接纳,需要朋友的支持。吕林把我写的一篇关于校园生活的文章做成配乐朗诵,在他主持的北大广播台播放。在他的帮助下,我刚刚萌发的发展校园文化的理想,在北大广获知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