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论道德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原则是道德体系的核心或硬核,其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理论及其道德行为的革命。道德原则包括:道德真理性原则;人是目的原则;中庸原则等三条最基本的原则。道德真理性原则包括自觉法则、自愿法则和自为法则;人是目的原则包括善的利人法则、共同利益法则和公正法则;中庸原则包括适度法则、和谐法则和效率法则。这九条法则形成了道德原则的理论模型。这九条法则特别是自觉法则、公正法则、效率法则对当前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理论界》2016,(1)
康德将道德规范纳入理论批判视野,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伦理体系。确定行为的"应该"与道德行为的法则是康德道德哲学研究的主题。康德也因此被视为规范伦理的典型代表。然而,无论是道德法则的产生,还是道德法则的运用都需要人的品格为基础。在此意义上,康德道德理论实现了关注人内在品德的德性伦理与关注人外在行为的规范伦理的结合,为人的道德信念与道德能力留下了生成空间。从规范与德性角度,对康德理论进行重新解读,对伦理道德的理解及道德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波 《阴山学刊》2013,(2):52-56
传媒伦理学不是把理论简单地运用于社会实践,而是一种全新的道德权衡机制。义利范畴是传媒主体本能释放的道德良知和在头脑中形成利益与道德的价值互动和价值制衡。如何实现高尚性、自律性、选择性和前瞻性体现了大众传媒领域义利范畴的道德困惑。在传媒伦理学视域下自愿选择——承载道德期望,尊重受众——慎用社会公器,公益至上——肩负社会责任是深刻领悟义利范畴权衡机制的关键,使大众传媒发挥引导舆论和拓宽视野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行政许可法中的信赖保护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信赖保护原则是诚信原则在行政法中的运用 ,构成了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行政许可法》首次将该原则具体适用于我国行政许可领域 ,并确定了该原则的适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即存在信赖基础、具备信赖行为 ,且信赖值得保护。在具备这些条件的情况下 ,对该原则的适用还必须在相对人的信赖利益与撤销、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所欲维护的公共利益间进行客观的利益权衡。这是适用信赖保护原则的核心和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情感维系、道德支配、理性权衡三个理论纬度,对现代农村人情的存在形式及原因分析发现,转型期农村人情的类型和特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情交往中理性权衡因素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现代价值,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违法行为矫治,是一种着眼于特殊预防的强制化措施。矫治措施的正当化基础与刑罚不尽相同,其更重视行为人的危险性,一般不受罪责原则的限制。矫治措施可以使用限制或剥夺自由的方式,对于有危险性的个体人身进行强制,在法治国理念下其正当性根据不无争议。合目的性路径尝试从预防目的的需要来证成矫治措施的正当性,在理论上存在困境。利益权衡路径立足于行为人的危险性,并适用利益权衡和比例原则证成矫治措施的正当性,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一艺术方法或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创作上的“思想与方法。”这一概念不但包括具体的“创作法则”,也包括法则所依据的“思想原则。”文学艺术事物上所谓“方法”不同于一般物质科学上的技术与方法,不能没有思想原则。文学艺术,其具体的创作法则不提到“思想原则”上,是看不出什么意义来的。而艺术方法,不能没有意义。现实主义,尤其如此。现实主义其意义与原则性之强,已到了这样的程度:它一方面是艺术方法,一方面已逼近了一种艺术思想或美学观点的高度。因此,可以说,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是带  相似文献   

8.
审判是一个穿越事实认定、法律适用、道德权衡“三重门”的过程。判决是完成了这般穿越后,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本文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反映在审判过程中,法学理论与法务实践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在领导实践中对民主的误用,提出必须区分领导方式的发展趋向与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选择怎样的领导方式这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民主作为领导方式的发展趋向是毫无疑义的,但在实施领导的过程中,领导者需要在民主和专制两种领导方式之间权衡。因为,在民主与专制之间有相当大的空间,领导者必须根据自身素质、组织内员工的特性及具体工作环境和条件来选择领导方式,并且要善于把一些抽象的领导原则具体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0.
余鹏文 《天府新论》2023,(1):108-123
在数字化时代,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刑事司法中得到深度应用,并且在预测警务、犯罪风险评估、量刑决策辅助等法律事项上发挥出技术层面的效率优势。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工智能介入刑事司法活动当中,对传统刑事程序正义理论的基本理念和价值产生技术性冲击,尤其是算法偏见和算法黑箱等难以避免的技术难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裁判中立原则、程序公开原则、程序对等原则和程序参与原则。但是,在弱人工智能司法的现实语境下,刑事程序正义理论因为司法活动中人的主体性依旧可以发挥规制作用,而在人工智能司法中贯彻程序正义的理论基础在于尊严理论、司法公信力理论以及分布式道德责任理论。最后,刑事程序正义理论应当借鉴技术性正当程序理念,通过引入机器决策风险提示、算法透明原则、算法审计以及算法问责机制等举措来实现技术赋权,强化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保障。  相似文献   

11.
王志刚  王远 《北方论丛》2012,(3):114-116
康德的道德学原理为解决人的现实自由仅提供了主观的理性法则;而自然法权意义上的抽象法离开社会生产方式而抽象谈论物的所有权问题。马克思把人类的自由问题引入到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当中,从而扬弃了道德法和自然法的抽象性,建构了一条唯物史观的社会伦理学原理。  相似文献   

12.
拥有知识产权的事实不应被假定为具有市场力量,但其拥有和行使却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应将"滥用知识产权市场支配地位"界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知识产品生产者不正当的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从事扭曲了竞争秩序并减损消费者福利而应为反垄断法规制的不当行为。在对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法则等违法认定原则于知识产权反垄断实践中的不同适用情形进行比较和权衡的基础上,认为,应该适用和推广一元序列的判定模式,对具体之知识产权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为进行分层次考察,使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法则相容于一个单一的分析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3.
论德行成本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文兵 《社会科学》2000,1(8):46-49
道德行为是否有成本问题 ?任何道德主体在履行道德义务、遵循道德规范、塑造健康德性的行为过程中是否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和现实幸福 ?作为一个良序社会是否应该对那些为公众利益、为他人幸福牺牲自我利益的道德行为予以有价 (物质 )或无价 (精神 )的补偿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将我们的视野引入对道德行为成本问题的理论审视。一、德行成本的植根基础———利益权衡  从学理上讲 ,道德行为是指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 ,由行为主体自觉选择而发生的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道德行为必须是…  相似文献   

14.
汪辉勇 《学术论坛》2002,(6):127-131
公正是公共管理道德的基本原则 ,因为只有公正才能实现公共管理道德的根本目的———维持社会中权利与义务的平衡。针对反公正因素而对公共管理者提出的具体道德要求 ,其指向都无非是“公正”。也就是说 ,公共管理的任何一个具体的道德规范 ,都应该是、也必然是对公正的解释和演绎。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能否在道德冲突面前作出正确选择是衡量其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关系到大学生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正确的道德选择往往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道德冲突,当代大学生除了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核心原则外,还应遵循道德自由与道德责任相统一、逻辑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个人完善与社会至善相统一、"最大善目的"与"最小恶手段"相统一、认知与行动相统一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论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是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基本规范。由是观之,道德原则便是一种“应该”、一种“价值”,因而是道德客体(伦理行为)事实如何对道德主体(社会)制定道德目的的效用:伦理行为事实如何是伦理行为应该如何所由以产生和推导出的实体;道德目的则是衡量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道德价值的标准。因此,要弄清道德原则,便必须一方面弄清伦理行为事实,另一方面弄清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这是道德原则所由以产生和推导出的两个前提。在此,我们只拟考察前者,因为道德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和满足每个人的个人需要已成人们的共识。 所谓伦理行为或道德行为,无疑是具有道德价值,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是对道德目的具有效用的行为,是对社会的存在发展和每个人需要的满足具有效用的行为,是有利或有害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和每个人需要满足的行为,说到底,也就是利害人己的行为。因此,伦理行为可分为利人、利己、害人、害己四类。另外,行为由目的与手段构成,所以,伦理行为便又可以进而分为目的利人、手段利人、目的利己、手段利己、目的害人、手段害人、目的害己、手段害己八类。不过,实际上,目的与手段相互依赖不能独存,而这八类的目的与手段结合起来,便形成如  相似文献   

17.
道德评价标准不同,对行为和行为主体的评价及结论就不同。一般而言,道德评价标准有一般标准、具体标准和终极标准,它们与阶级标准及历史标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选择道德评价标准时,我们应该遵循主体性原则、科学化原则和普遍化原则;在道德评价尺度上,力争做到合规律性、合规范性以及合人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和环境,而这种道德氛围和环境的构筑又必须以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为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建设中必须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实为依据,来确定我们要实现的目标和具体运作的步骤。  相似文献   

19.
儒道两学派道德观的分歧,关键在于要不要人类社会已有的道德文明这个问题上。儒家认为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人伦道德。老子一派因有见于文明社会道德的一些弊端,就主张放弃人抢道德。儒家所肯定的社会道德文明亦有其弊端,这是应该承认的事实,但他们肯定应维护人类历史长期发展而形成的道德文明,这一点从大方向上看是正确的。在中国后来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儒家的道德观成为指导人们社会生活的观念,正表明儒家的道德观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  相似文献   

20.
曹峰 《新疆社科论坛》2011,(4):78-82,90
康德从幸福较之道德是一个变动不居的主观感受性的自然层次概念出发,给予了幸福必须要以道德的普遍法则为基础才能体现人的理性、自由之尊严的价值定向,同时,康德以德福一致的合理希望为根据,为实现幸福构造了一个理性信仰。康德的幸福观对当前我国建设幸福社会的启示:建设幸福社会应该以建构幸福文化为先导;建设幸福社会应该以建构一些普遍的法则为基础;建设幸福社会应该注意建构一种坚实的共同社会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