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I文学文本的阐释活动是复杂多元的,无法直接用有无“意义”的排他性方式来衡量。大体说来,AI文学文本具有“无意义文本”“准意义文本”“意义文本”等符号形态,对此所进行的阐释活动要分别论述。在不同的阐释活动中,文本“作者”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不断变化,作者与文本、文本生发语境、阐释者、阐释活动语境等要素之间存在多种可能,如整体合一、自相矛盾、对立割裂,等等。以此表明,“作者”或“拟设作者”在阐释活动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并构成了阐释的重要内容。AI文学文本的生产与阐释均应遵循相应的具身性伦理规则,对其阐释的重点是甄别文本好坏的价值判断,而非有无“意义”的事实判断;具身性伦理呼唤并要求“作者”始终在场。  相似文献   

2.
论消费伦理——从自我生活的时代谈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西方经济伦理学界 ,消费中的伦理问题一直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而只不过是生态伦理学家、社会学家感兴趣的课题。生态伦理学家、社会学家认为 ,消费不仅取决于经济承受力 ,而且也应取决于伦理承受力 ;整个社会都应放弃片面的消费观念与增长模式 ,把注意力集中到生活质量的问题上来 ,从而进入自我生活的时代。而这就又需要解决两个理论问题 :一是区分消极性消费与自主性消费 ,后者是指无需消耗大量自然资源 ,而又能推进人的自我实现的消费方式。二是区分物质上的平等与形式上的平等。从人的意志自由之理念导出的人人平等之原则 ,所要维护的从本质上讲是人的道义上、法律上、政治上和精神上的平等 ,即所谓形式上的平等 ;它是根据人作为人所拥有的基本权利的要求 ,而要禁止任何以人的出身、肤色、性别、种族为标准赋予一部分人某种特权 ,却对另一部分人加以歧视的行为。但在这里并不涉及人与人之间由于对社会的贡献能力上的差别所导致的物质上、财产收入上的不平等。从本质上讲形式上的平等原则与物质上的平等原则并没有实质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4.
儒家养“生”工夫论,实质是儒家“生”之伦理的实践论。这种工夫论的基本特色,是从“身心一如”的角度来理解养生问题。其实质是以德养生。这种观点对于当代养生实践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如今个体化的时代,如何安身立命?我们可到传统思想资源中寻找启迪。儒家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同时也强调"治国平天下"。如何从内圣过渡到外王?本文从伦理鹄的、顺从模式、伦理实质和自塑活动四个维度,考察了儒家伦理从自我技术到权力技术的演变过程,揭示了其中的机缘和罅隙,并尝试着剥离专制结构的扭曲,以还原儒家伦理作为个体生存美学和自我完善艺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儒家角色伦理不诉诸抽象的主体、行为、动机、理性、选择、结果、人格特征等等,而是植根于对人更为整体和多变的叙述性理解。因此,儒家角色伦理不是作为另一种伦理理论而被提出,而是赋予道德生活的一种更加广阔而独特的视角,这种道德生活始于在相对直接的人类经验中寻求保证。生活的开始,是由浅薄到复杂的生理和社会关系网,而发展为独特而一致的个人认同。为获得这个中心,只有生活在我们所处的关系和角色中,并逐渐生成我们的叙述方式,中心的问题才能在场域中得到解决。主体是这样一种表达,在天道的承袭中,自然与文化的遗产通过"仁"的持续获得而被继承,仁如同一个特殊的中心,在经验场域的无限展开中不断敞显自身。  相似文献   

7.
吴童立 《文史哲》2020,(2):51-59+165-166
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的制定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重大议题,大多数人都遵循一种"理想规则主义"的设计思路。然而,这种思路在理论上无法成立,在实践中会带来更大风险,其深层预设是看待人工智能的工具主义态度。实际上,基于因果推理模型的人工智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有充分的理由被赋予道德主体的资格。因此,设置一种关系性规则才能更好地处理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这要求它们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重要条件就是人工智能主体拥有一定程度的产权。  相似文献   

8.
文艺伦理学是跨学科生成的现代文学知识话语,其知识理路与话语结构显示了中国现代文艺学的知识生成特质。作为文艺伦理学知识成果的叙事伦理话语,其知识整合、意义言说与对话言路呈现了新语境中文艺学的言说问题、言说方式与知识质态。  相似文献   

9.
以夫妻共同债务伦理性与财产性在学理和实践立法中的复合与统一为出发点,结合目前我国夫妻共同债务制度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分析现行立法夫妻一方大额举债制度中表现出的伦理性与财产性的脱节,通过对法条的再理解和完善,寻找并提出“特别夫妻共同债务”和“有限责任”的概念,最终实现夫妻共同债务的伦理性和财产性在目的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晚清民初都市通俗小说作者从"朝圣者"向"经济人"的身份转变,为中国小说现代性的生长找到了另一路径,但因囿于中国市民伦理形成中个性觉醒环节的缺失,彼时通俗作家们的文与行之间产生了悖谬,他们中不少人直接打起"伦理小说"的旗号,以图恢复旧道德来改变他们自己亲手参与缔造的新世风。清末民初伦理小说对"孝"忠"义"节"的大肆张扬,凸显新市民代言人由"士"向"市"的身份转变在城市现代转型中的尴尬。  相似文献   

11.
李友广 《文史哲》2012,(3):72-80
儒家性论思想在先秦经历了从心、性分言到心性合一的模式。"心"字于西周时期很少与其他身体器官并举连言,其道德性亦不明显;春秋时期,心的意涵得到丰富与拓展,逐步向标志主体性特性的哲学范畴演进。"性"字于先秦主要经历了从生到"眚"的演进,金文"眚"字既具有甲文"生"字状物、摹物之特点,又因其向"性"字的过渡而具有了"心"生"形体结合的某些特点。在郭店简阶段,尽管心、性皆为内在之物,而且用法也较为含混,但整体上仍然呈现出了心重于性、心性渐为合一的思想趋势;在孟子阶段,由于其以心善言性善的理路,使心、性范畴得以真正被联结了起来,从而让心性合一模式在此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2.
邵书平 《理论界》2012,(7):131-133
商鞅变法确立了举发犯罪的公务协助义务,后为我国封建统治者在法律制度中予以继承和发展,其过程经历了从技术性向伦理性的回归,这也给当代立法以启示:在立法确立公民公务协助义务时必须进行伦理预设,使该义务具有伦理性。  相似文献   

13.
陈继红  辛晓红 《江海学刊》2012,(3):208-213,239
儒家的"亲亲"思想中蕴含着两条自然逻辑进路:其一,从"亲亲"到路人,是"爱"之情感生发的逻辑进路;其二,"家庭—宗族—天下",是共同体意识生发的逻辑进路。这两条逻辑进路构成了一个前后相因的整体性进路,昭示了儒家"亲亲"思想与现代慈善伦理通约的可能性。在认肯此种逻辑进路的基础上,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对儒家"亲亲"思想加以更新与发展,可能性才能转化为现实性。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有助于厘清当下的认识误区,促使现代慈善伦理立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探寻其合理性根基。  相似文献   

1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