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军海军是中国最早建立起来的现代海军之一。它从无到有,最后发展成为一支包括江防、海防、水上航空、陆战队、军事教育以及各种后勤支援在内的特种部队,是张作霖、张学良借以统治东北以至华北的重要军事力量。弄清它的由来与发展及其在军事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对于研究我国现代军事史、战争史、和海军发展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学良为结束内战、逼蒋抗日,和杨虎城及十七路军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此张学良被蒋介石无理关押。东北军虽然失去了统帅,但广大爱国官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独立,为复土还乡,英勇杀敌,许多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样一支抗日的武装队伍,竟被蒋介石分化瓦解了。  相似文献   

3.
翟志 《北方论丛》2001,(3):55-58
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屐的西安事变,改变了国内的政治关系。张学良将军率领的东北军在西安事变后,遭到了蒋介石的嫉恨,东调改编(实为缩编)于先,抗占中削弱消灭于后。解放战争中蒋介石又把仅存的一些东北军部队全部投入内战战场。但是,中共及其所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战战场上,与东北军密切合作,帮助东北坚持进步,坚持团结。坚持抗战,使东北军实践了张学良将军的夙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东北朝鲜族“双重国籍”问题的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政府为了控制在东北的朝鲜族 ,对东北朝鲜族下了入中国籍之令。但日帝则以朝鲜统监府时期的国籍法中有不许朝鲜人归化之规定为借口 ,对东北朝鲜人的归化不予以承认 ,从而制造了朝鲜人双重国籍问题。从此 ,民国时期东北朝鲜人陷入了中日两国你争我夺 ,任人宰割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新桂系和东北军是南北两大实力派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国民党派系关系的一个方面。剖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化国民党史和民国史研究,都会有所裨益。本文试对此作一粗浅的评述,不当之处,尚祈指正。1925年,新桂系从旧桂系中分离出来,投向革命,成为革命统一战线中的一支军事力  相似文献   

6.
党的统战方针与东北军在山东抗战张梅玲七七事变,举国同仇敌汽,奋起抗战。东北军被蒋介石分别调遣于一、二、三、五战区作战。其中,在山东抗战的东北军,先是51军和57军一部参加了台儿庄会战。继之,于学忠任苏鲁战区总司令率东北军2万余人入鲁作战。由于我党实施...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争取东北军联共抗日方面的作用陈肖沫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之所以能够走上联共抗日道路并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因素诸多,其中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以及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人对其的争取应是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直接领导这项工作的毛泽东在争取东北...  相似文献   

8.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的内部矛盾——二·二事件的前因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1937年2月2日,东北军“少壮派”孙铭九、何镜华等以突袭的方式,枪杀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并同时处死西北“剿总”参谋处处长徐方、交通处处长董斌、交通处副处长宋学礼等人,一时造成西安城内的紧张局面。这就是“二·二事件。”“二·二事件”是  相似文献   

9.
东北抗联1940年同苏联远东军建立国际间相互支援与合作关系,1941年始主力部队移到中苏边境地区,在苏联境内建野战营和教导旅进行政治、军事训练和整风学习,1945年随苏军解放东北。这段特别时期国外国际关系和历史学者特别是抗战后期东北国民党“接收”大员们声称:真正东北抗联早垮了,跑到苏联去的人是因为在东北吃不了苦,吃面包、喝牛奶享清福去了;提出东北抗联被苏联人收编、穿苏联军装、出入苏联边境当间谍,连国籍都值得审查等论点。这是对与东北抗联血肉相连的中国东北父老兄弟的亵渎和对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的曲解。1941-1945年东北抗联究竟为什么到苏联去?他们在苏联做些什么?这段历史似乎迷雾重重。“文革”中不少东北抗联老战士被打成“苏修特务”,蒙受不白之冤。鉴于此,作为东北亚国际关系研究学者有责任尝试解析清楚。  相似文献   

10.
在讨论古史分期的有关论文中,不少史家都主张苍头军为奴隶军。赵俪生、王思治、张恒寿诸先生在其所著论文中就曾指出过,而且赵先生曾做过具体论证。我以为这一问题关系到秦汉社会性质的讨论,值得进一步加以研究,现在试在赵先生论著的基础上进行讨论,错误之处,敬请教正。从广义的“苍头”一词的含意来辨明苍头军非奴隶军“苍头”一词,和“黎民”、“黔首”相对称,“名奴为苍头”兴起为时较晚,见于“后汉书”及其他史籍者很多。东汉许慎在“说文”,“艸部”、“苍”字条下说:“苍、色也,从艸、仓声”,却未曾提到“  相似文献   

11.
政学系始末     
本文对民七国会出现的政治派别政学系作了系统考察,论述了政学系的形成、活动及其归宿,并剖析了它的性质及其活动对民初政治的影响。政学系属国民党人右翼,具有更大的妥协性,实际上已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相对立。它的出现是资产阶级无力领导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12.
(一) 一九三一年是日本帝国主义具体实施其武力吞并东北的侵略计划的一年。自从一九二七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提出并推行其所谓“满蒙积极政策”以来,日本国内虽然内阁几度更替,政局动荡至于首相遭人暗杀,然而其吞并东北的图谋却一直未曾放弃。特别是一九二九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日本财团为摆脱经济危机造成的困境,更急于向外扩张,军国义势力不仅在军界而且在政府中也占了上风,吞并东北便更加成为确定无疑的国荣,所差之处只是出兵的时机和方式的选择了。这一时期中国的形势也在急剧变化。“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集团采取对外投靠  相似文献   

13.
现存滇国史料,既无开国故事,又无王族世系,滇王之名亦仅存庄蹻、尝羌二人,滇国始末更无记载。我们所说的滇国,是指作为阶级统治的机关,存在于滇池地区的奴隶制政权而言的,并不拘于其统治者是甚么民族。以此立论,滇国之始当早于庄蹻王滇,依据如下: 从史情看,第一个记滇国史事的司马迁在其《西南夷列传》中说,庄蹻“以兵威定属楚”,“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里的“俗”主要指的是政治制度,即奴隶制。正因为有奴隶制政权的存在,庄蹻才须“以兵威定”,他显然不是滇国的第一代王。  相似文献   

14.
浙赣铁路是我国长江以南第一条东西横贯的铁路交通干钱,是连接浙、赣、湘三省及杭州、南昌两个省会的交通枢纽。它是由杭江铁路、玉南铁路、南萍铁路及早年修筑的株萍铁路组成的。浙赣铁路的修筑不仅是浙赣两省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是我国铁路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因此,了解浙赣铁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来,人们多半只注意到林则徐虎门销烟和广东抗敌的光辉业绩,而较少研究他的人品和思想境界。对于他蒙冤流放、身居逆境,而能忍辱负重,不计个人恩怨,继续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不能说不是件憾事。宣扬前人的英雄创举,固然可以使后人受到鼓  相似文献   

16.
黄党功事件,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陕甘宁边区的一件很突出的、运动很大的人命案。1937年10月,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迟婚未遂,在延河畔枪杀了陕北公学学员刘管,由一个革命的功臣堕落为人民的罪人。如今,虽然事隔整整六十年了,但当时边区高等法院处理这个案件所体现的法制的严肃性、民主性和平等精神,对当前我国的法制建设和司法实践仍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黄克功,江西省南康县人,当时26岁。少年参加红军,经历过并岗山的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能征贯战,功勋卓著,红军到达陕北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刘管,山…  相似文献   

17.
新民社始末     
郑正秋所创新民社是我国最早成功实现了商业化演出的早期话剧团体,它在文明戏史乃至中国话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民社前后坚持了两年零四个月的演出,带动了营业性文明戏的上演热潮。它荟萃了新剧人才,培养了杰出演员,编制了大批剧目,探索出了早期话剧商业化演剧的模式,并形成了文明戏的成熟形态。  相似文献   

18.
石涛 《理论界》2009,(12):100-10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简称国家银行)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创办的银行,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国家”冠名的银行,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中央银行。国家银行自1932年2月正式成立,到1937年10月结束,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党的财政金融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43年4月13日,纳粹德国宣布,在其占领的苏联斯摩棱斯克市以西15公里处的卡廷(村庄名)森林里发现了大量被枪杀的波兰军官的尸骨,并称此系苏联所为。苏联当局立即发表声明说,这是纳粹德国干的。卡廷事件或卡廷惨案(又称卡廷森林惨案)由此而得名。 究竟谁是凶手,到底杀死了多少波兰人,却一直是个谜。 1992年10月14日,叶利钦总统的特使、俄罗斯国家档案委员会主席皮霍瓦到达华沙,向波兰总统瓦文萨移交了有关卡廷事件的两包“绝密档案”(复印件),总共20个文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由斯大林签署同意的联共(布)中央政治局1940年3月5日关于枪决14700名波兰军官和在狱中关押的11000名波兰公民的决定。波方立即将其中几个重要  相似文献   

20.
南唐六军与侍卫诸军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南唐禁军的史料少而零散,笔者披沙捡金,广为搜集,试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考述。吴在杨行密、杨渥统治时期,以话道都统之名义统御诸将,其时尚无禁军之制。武义元年(919),杨隆演即吴国王位,始改系军为禁军。吴国禁军有侍卫诸军与诸卫之别。徐知法将受吴样,吴宗室杨不服,逃出和州,欲结宿将周本起事,“侍卫军使郭杀妻子于和州”。①顺义四年(924)八月,“遣右威卫将军雷现献新茶于唐”。六年二月,“遣右骁卫将军苏虔献金花、银器、锦绮于唐”。②可证其是。但有关吴国六军的记载却不见于史书,不知是史书漏载,还是原本就无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