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伴随着中国人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并且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对世界弱小民族的关注。中国文学中的韩国书写,就是关注弱小民族文学的重要一脉。中国文学对近代韩国的关注始于对其沦亡的同情,继之对其英雄的赞颂,直至左翼文学的相互观照,这其中有一条逐渐清晰的脉络贯穿其间,那便是对血性与勇气的渴望与张扬。这正是中韩两国相互观照、同气相求、平等交往的重要契合点,也是双方共同的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2.
后朦胧诗歌的“个体主体性”涉及到生命领域的各个层次:理性与感性,文化与本能,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诸种精神指向在现实生存图景和形而上学方面呈现出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补充,既相互分裂又相互包容的特征,这种看似不可解析的个人话语策略扩大了人的解放效果,打开了“人的自由本质现实化”的潜在可能性。后朦胧诗歌其实是当下中国社会现实的同构现象。  相似文献   

3.
论宋代士商关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学信 《文史哲》2006,(2):120-125
在中国古代,士与商长期处于情感疏离、职业分隔的状态之中,但是到了宋代,士商关系开始相互渗透、相互融通,两者之间的联系日渐加强并且相互转化。宋代士商关系的变化,不仅与宋朝确立的国家与商贾共利分利的经济运行模式有关,也与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人地位的提高密切相联;宋代社会流动性的增强,等级界限的松弛,则是士商关系变化的深层原因。宋代士商关系的变化,显露出宋代文化语境中所内涵的新的历史趋向,对中国社会步入近代文明的价值重构具有重要的标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都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并且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为了保证人类享受健康、富足的生活。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环境问题国际化,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这两个议题被紧紧地连在一起,相互碰撞,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平衡。  相似文献   

5.
论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礼的产生 礼是古老中国的一种社会现象。礼不仅起源早,而且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有关礼的观念与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调整着人与人,人与天地宇宙的关系。礼与法的相互渗透与结合,又构成了中华法系最本质的特征和特有的中华法文化。  相似文献   

6.
法治中国建设,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就必须把国家治理体系、治理方式的变革纳入法治的轨道,通过法治中国建设,构建政府、市场、社会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并且通过法治中国建设,切实提升国家治理主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是“人的解放”,它既是理论更是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就是“人的解放”进程的逻辑。它们直面中国社会历史与现实,在理论上创造性地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中,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中国分别建立了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人民富裕和国家富强,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前后继承又各有区别的“三次飞跃”,形成“人的解放”进程的逻辑;其理论呼应和表达了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其实践又激发和确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因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互统一、相互融合,生动地绘制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体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体化趋势王忠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人类知识的两大主干门类。虽然这两门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着许多重大的原则区别,并且在自产生以来的漫长时期里,几乎处于严重的相互隔离、互不理解的割裂状态,但进人现代以后却呈现出日益强烈的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重要内容的民本思想,其发展具有内在的逻辑——与德治主义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与封建君权相互调节,相互强化;与封建专制相互依存,相互背离;与尊君思想相反相成,互成一体。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都强调,民众是国家的根本,民意是政权的基础,民生是治国的出发点,但是,两者在政治观、历史观、伦理观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民本思想与西方人本主义都肯定了人的地位和历史作用,体现了对人的价值关怀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但两者在理念、价值、实现途径和历史作用等方面存在着质的不同。以当代中国的历史境遇为背景,实现"臣民"向"公民"的根本转变、德治与法治的有机结合以及民本与西方人本的当代融合,自觉地对民本思想进行现代转型,才能使它在当代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0.
后嗣观念是人类文化观念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嗣观念的强烈程度与历史意识成正比,与宗教意识成反比.中国儒家后嗣观念重视父系嫡亲男性后嗣的单线传承,这在中国历史上居主流地位,且与中国人分外突出的历史意识相互强化;而中国儒家这种特殊的后嗣观念对中国人的宗教意识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使中国人的宗教意识相对淡薄.  相似文献   

11.
面子文化产生根源及社会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面子文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社会生活.面子文化的产生与儒家传统文化、耻感文化、社会取向的文化以及中国是人情社会有极大的关系."面子"的符号象征功能、社会交换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不仅调节了中国人的相互交往关系,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正>刘丽艳编著的《中国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将中国英语课堂作为研究主体,通过广泛实验与积极论证将教学环境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凸显出来,揭示出教学环境、教学主题、学习主体、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基本规律,对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一、由浅入深,层层解读环境与人的关系是该书的理论立足点,环境与人的关系是生物发展史上长期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课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相互认同,克服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误差,进而改变来自于强势国家的文化偏见,是保护和发展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保证。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所处的被动地位造成了我们在文化交流方面的失语状态,进而失去了我们与西方主流社会进行文化对话的机会,现在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使我们赢得了重新展现中国形象的历史机遇,为此我们应当塑造的是一个与经济中国相互统一的文化中国的形象,使中国在摆脱了贫穷、落后的经济形象的同时,彻底改变封闭、僵化的文化形象。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如何消除跨文化交流中的理解误差,校正历史造成的文化偏见,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十八世纪欧洲人大多迷恋中国茶叶中散发出的阵阵清香,瓷器中透出的淳淳古风.到了二十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迷恋不只在精致的家具、瓷器和古玩上,也不再满足于心旷神怡的茶叶香,他们可以接触到活生生的中国文化个体.众所周知,人与物的交流是单向的,如果说物中有特殊的蕴涵,也是人赋予它的.人与人的交流就不一样.是互动的.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互为阐发.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字的笔画与结构是象化的,汉字的五种基本笔画就是从大自然和人本身的形象中象化而来。汉字字义的象化表现为:静则为象,动则为词。这是汉字有别于其他文字的显著特点。中国文字始终未能跟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那样发展成为拼音文字,主要在于中国人的象化思维与象化的文字相互适应,相互作用,并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兰香 《河北学刊》2003,23(5):16-18
本文通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的分析 ,阐述了二者是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它们辩证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之中 ;并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应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样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郝玉明 《理论界》2010,(11):136-138
慎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概念,对中国国民性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慎与中国传统价值取向相结合,培育出了中国人仁爱敬重、守礼谦谨、平静温和、节制坚忍的人格特质。慎在与中国文化互动过程中被极端化应用也促使了中国人保守封闭、相互猜疑、怯懦功利的人格特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浅谈古代中国对朝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朝两国由于地缘关系以及长期以来相互交流形成的文化基础,朝鲜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理解与贯彻不亚于中国人,因而朝鲜的文化发展与农业文明在古代是比较先进的。古代中国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时期都对古代朝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佛教中国化是一个具有长时段历史意义并改变中国固有文化结构的文化传播活动。从重复性博弈来看,佛教以合作盈余、优势互补、最小最大相对让步等策略与儒道等文化形态进行长期博弈,逐步实现了中国化;从演化博弈来看,外来佛教与本土儒道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模仿,并不断淘汰其不适应中国化的传播策略;从脱嵌论来看,外来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和社会现实相结合是以文化脱嵌—文化再嵌—切入文化弹性嵌体的方式实现的;从增长本质来看,佛教中国化是一个能够持续为中国人的思想学术、文学艺术和精神生活提供有效信息的漫长进程。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在传统中国的国家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假设,一是把中国传统的国家制度视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严密地控制乡村社会,使中国乡村无法发展出任何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或自治制度;二是认为乡村社会有一定的自主性。它们依靠宗族的凝聚力,或者士绅的影响力,能够抵制国家权力的渗透,并且按照当地的旧规、习俗调节村社或宗族内部关系。以上两种观点,虽然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也有其相近的看法,都承认传统中国存在国家与社会两个层面且相互对立。而来自社会学、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方法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