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早期文稿》与南阳历史文化张仁学,刘阳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与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辑出版的《毛泽东早期文稿》这本书,其中有不少内容与南阳历史文化有关,择要述之如下:1915年7月毛泽东在给友人的信中就曾提到南阳历史上东汉经学家樊...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诗词在海外的翻译和评价历来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外掀起了毛泽东诗词译介的高潮。其译介形式主要有:毛泽东诗词英译单行本,毛泽东研究专著中收录的毛泽东诗词,诗词选集中收录的毛泽东诗词,传记作家的毛泽东传记中涉及到的毛泽东诗词。这些译诗尽可能向原诗靠拢,尽量减少误译,最大程度地向西方读者介绍毛泽东诗词、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文化,同时也为日后毛泽东诗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关于毛泽东诗词跨文化传播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跨文化传播学基本原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毛泽东诗词的跨文化传播历程进行回顾与考察,我们认为,毛泽东诗词的跨文化传播,在不同历史阶段为我国在国际社会赢得一定“文化权利”和“文化地位”,建构良好的“国家形象”,实现中外“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跨文化传播毛泽东诗词,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外向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毛泽东诗词的价值取向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与论证,将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著作及毛泽东的生平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为探讨中国文化现象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论点集萃     
毛泽东诗词的文化品位 方伟在《江苏社会科学》93年第6期撰文阐述毛泽东诗词的文化品位及其对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文章说,毛泽东诗词,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化现象,要充分说明其文化品位和对当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可从思维模式、运思方式和价值取向入手,以得出相应的结论。文章认为,毛泽东作为创作主体,其主要文化价值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模式、运思方式的这些特征、变化和新的发展,都在毛泽东诗词创作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人的价值,他认为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变革和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观点,贯穿他整个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之中,在他的诗词中也有突出的表现。本文拟就毛泽东诗词中有关人的价值形象与价值内涵这两方面作一粗浅的探讨。一、人的价值形象的诗化塑造在毛泽东诗词中,人的价值形象的崇高与辉煌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神等诸种关系的对照、映衬的基础上的。(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塑造人的价值形象。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认识自然、改造自…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诗词中典故的文化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故的翻译对毛泽东诗词的翻译至关重要。毛泽东诗词典故可分为神话、寓言、人名等类别。从文化翻译的角度,对比分析四种《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典故译文,可发现汉语诗词典故翻译的某些规律与经验。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诗词既是中国现代革命实践的产物,又是对中国传统诗词艺术继承和发扬的结果。本文即从毛泽东诗词善于对中国文学遗产“转益多师”,善于从古人诗句和当代口语中熔铸诗词语言,善于运用形象思维的构思和表现方法创造情景交融、事理浑一的意境诸方面,论述了毛泽东诗词的典范意义,肯定了毛泽东同志发展传统诗词的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9.
结合方言学界对毛泽东母语的研究成果,可以客观地分析毛泽东诗词中的方音押韵,这种方音押韵是毛泽东著作中方音现象的体现.毛泽东诗词中的方音押韵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不自觉的运用,具体表现在他的格律诗上.二是自觉的运用,具体表现在他的词作上.毛泽东在诗词中运用方音押韵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但更是他为了追求表情达意的效果,自觉运用方音的表现.毛泽东在诗词中按方音押韵的做法,体现了写传统诗词应该以现代口语的语音体系来押韵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是中国 2 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也是中华民族两千年以来最为出众的领导人 ,其建立的丰功伟绩 ,一方面得益于 2 0世纪巨大的社会历史变革机遇 ,另一方面得益于其自身独特而强大的人格。其人格的形成离不开个人的天赋和努力 ,更离不开一定的地理环境、家庭环境、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等外因的促进和培育。伴随毛泽东伟大人格的形成 ,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诗词作品。毛泽东的人格决定了毛泽东的诗作 ,毛泽东的诗作折射和显露出毛泽东的人格。毛泽东的人格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的瑰宝 ,毛泽东的诗作也是中国文化长河中文学艺术领域的瑰宝。对毛泽东人格和诗词的剖析和解析 ,对于我们更真切地理解 1 9世纪到 2 0世纪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历史内涵 ,有着积极的和独特的意义。毛泽东独特而伟大的人格与诗词作品 ,也为现代人才学和现代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良好的个案。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诗词领域里独树一帜,来源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毛泽东不仅在理论原则上提出了古为今用的根本方针,而且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中认真地贯彻这一原则:毛泽东诗词中的豪情壮志;对中国旧体诗的继承与创新;用典使事熔铸出新;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内涵改造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诗词英译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诗词迄今已有众多英译本,通过对比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毛泽东诗词英译版本,考察译本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毛泽东诗词英译本产生过程可依次划分出四个阶段。分析国内外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国内外研究者对了解毛泽东所经由的独特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复兴诗词浅议杨伟群由于中央领导的部署,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的活动中,充分动员文艺界和传媒,向全国人民,向世界华人,宣扬毛泽东诗词,影响颇大。毛泽东诗词堪称大雅之作,乃复兴诗词的伟大先驱和旗帜。它使我们有如在诗词领域的天安门广场,看到指引通往诗词复...  相似文献   

14.
南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呈现独特性和多样性,为南阳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潜力和空间。南阳有保存较为完好的知府衙门和内乡县衙,合理利用这些衙署标本,打造南阳精品衙署文化旅游线路,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是进一步彰显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需要,也是加快南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现代转型、建设文化新南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文化的浓缩表现形式,其对外传播有效地塑造了我国革命文化的形象。毛泽东诗词的革命文化以表达中国革命史事件和抒情主体的精神为内容,并藉由“山”“水”主题及延伸的革命文化负载项得以表达。西方英译单行本的叙述和译文互相诠释,直观地对毛泽东革命地图及个人形象进行整体性构建;以“官方定本”为代表的中国译本中的诗词译文拥有绝对的主体地位,我国对“官方定本”中译文的数度修改有效凸显了毛泽东诗词中的革命文化。  相似文献   

16.
梁务东 《山西老年》2010,(12):14-14
毛泽东一生创作过的诗词有近百首,而经他本人生前审定正式发表的却不足一半。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毛泽东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诗人的地位却是被公认的。"文革"后期,毛泽东很少有作诗的兴致。曾与毛泽东多次赋诗唱和的郭沫若盛赞毛泽东的诗词:"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然而,毛泽东生前所作的最后一首诗却是批评郭沫若的。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诗词艺术探微邱春林中国乃至世界人民都知道,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领袖,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和艺术家。他的诗词艺术,既赋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情趣,又具有独特甚至超神的词风诗格,在整个诗词王国里,他无疑建造了自己的丰碑。笔者才疏学浅,试就毛泽东诗词...  相似文献   

18.
我将毛泽东诗词确定为学术研究的基本课题 ,是在上世纪 80年代之初。此前 ,我对毛泽东生前亲自校订定稿的 42首诗词 ,作了相当认真、深入的阅读与钻研 ,对研究这些诗词的文章、论述、笺释 ,也尽可能找来读了。我确实认识到 ,毛泽东诗词内蕴异常丰富深刻 ,艺术成就非常之高。柳亚子推崇毛泽东为我国千古第一词人 ,论定《沁园春·雪》为我国千古第一词作 ,郭沫若咏赞毛泽东“经纶外 ,诗词余事 ,泰山北斗” ,都是言之符实的 ,是不可移易之论。中国诗词 ,有悠久的历史 ,有过极其辉煌的发展时期 ,逮及近、现代 ,虽未断流 ,但那景况确也明显地日渐…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象.毛泽东诗词英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行为,更是一种跨文化行为.要传播毛泽东诗词文化的精髓就要对其文化意象进行有效传递.在合成空间理论框架下,通过“意”与“象”两个输入空间的相互映射以及在合成空间内的运演,文化意象得到构建.在英译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的策略将原诗中的“意”与“象”的映射空间用目的语文化语境下的“象”进行还原,使文化意象得以再现.  相似文献   

20.
鞭辟入里富有新意──读徐涛《毛泽东诗词全编》曾祖荫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诗词,艺术地记录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进程,充满着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和毛泽东本人以改造旧中国为己任的共产主义壮丽理想.闪烁着革命的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