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中叶,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迭起,清政府囿于政府既有军事力量的不足,转而积极借助团练和乡兵的力量来镇压起义,敦促地方组织团练,修建圩寨。基于19世纪中期合肥地区的圩寨为考察对象,探析19世纪中期合肥地区圩寨兴修的历史背景、兴建过程、寨主的政治立场以及圩寨的大量兴建给晚清合肥基层社会及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大地风雷激荡.太平天国的杰出领袖洪秀全高举革命大旗,率领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为建立和巩固农民革命政权,前仆后继,英勇奋战.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鼓午和推动了各地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高涨,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以及西南地区人民的起义.风起云涌、汇聚成了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近代中国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在这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年代,我国西南边疆紧靠四川的云南昭通府爆发了李永和、兰朝鼎领导的农民起义.  相似文献   

3.
1854年7月,在太平天国的直接影响和推动下,广东天地会发动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起义,并迅速发展到广西以及五岭南北的广大地区。起义军自称“洪兵”,建立了大成国和其他一些农民革命政权。这场起义从爆发到1864年最后失败,前后坚持了十一年之久,成为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近代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遍布全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既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反对封建统治的大起义 ,同时也是近代早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太平天国对中西文化交流虽曾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又有着较大的局限性甚至障碍。那种认为如果太平天国能够获取“改朝换代”的胜利 ,中国将加速实现近代化的推断 ,并不符合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革命,是发生在近代中国的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农民革命运动。在这次革命运动中,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领袖们,率领着广大起义将士南征北战,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在近代民主革命的厉史画卷中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但是,他们作为一百多年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普通农民,作为旧式农民阶级的代表人物,在革命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又同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的领袖一  相似文献   

6.
爆发于19世纪50—60年代的太平天国革命,正是西方文明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发生矛盾冲突、渗透融合,中国社会急剧变化时期。因此,反映在思想意识上,太平天国带有近代色彩,具有了超越同时代人的近代开放意识。它适应了时代潮流,反映着时代特征,具有时代精神。在中国思想意识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一、对外开放意识的表现 (一)从思想上学习西方,引进、利用、改造基督教,创立“拜上帝教”。 历代农民战争,往往以中国传统宗教作  相似文献   

7.
<正> 爆发于1847年的湘桂边境瑶民起义是太平天国起义前夕全国规模较大的反清武装斗争,它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在这一地区的统治,而且为太平天国革命作了必要的准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次起义虽为有关论著所提及,但都语焉不详,更不用说有专文研究它了.本文仅就这次起义的原因、过程、特点及意义作一述论,以求填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由传统型国家向近代型国家转变的过程中,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的权力结构也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满权汉移和权力由中央下移到地方。权力结构的变化对当时和以后的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清政府得以扑灭了太平天国起义,暂时度过了统治危机,但是也造成了晚清内重外轻的政治格局和中央权威的衰落,这种局面又使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9.
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近代中国的转型时代.这期间,近代中国经历了深刻的思想危机,即"意义危机".在近代以来的一系列社会变迁的冲击下,以"政教合一"为特征的传统价值意义系统逐渐瓦解,而新的价值意义系统尚未形成 .一部分知识分子陷入了极大的精神苦痛.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知识分子也开始了探寻新的价值意义系统的努力.一部分人求助于宗教;另一些人则依靠世俗的意识形态以应对这一意义危机.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身受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曾经掀起一系列的反抗斗争,作为中国近代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便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展开了.在这次革命高潮中,以太平天国为主体的革命火焰,几乎燃遍了全中国.这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战争,真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关于这一革命高潮的史实,建国以来,史学界曾经进行不少蒐集、整理和研究,可是仍有许多地方性的起义活动,尚付阙如.本文即试图从这一方面钩勒出太平天国革命期间湖北农民起义活动的轮廓,从而探索它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关系,以便进一步理解这一革命高潮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早期现代化开始的标志是19世纪60年代中期发生的洋务运动。20世纪初年开始的十年新政中,中国出现了兴办资本主义工商业、教育事业和仿行宪政热潮,这使近代中国在现代化历程上又向前迈出重要的一步。而这两次以清王朝为主体的早期现代化运动都与此前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密切相关。因此,近代农民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一页,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划时代的新思想,从而使清朝闭关政策在政治上宣告破产的同时,在思想上也开始崩溃。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刺激下兴起的洋务运动,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在中国近代的第一次大胆的社会实践。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洋务派,在阶级本质与思想主张方面,都是互相沟通的。他们在外敌侵略面前曾为挽救清朝而作出努力,并且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进步作出过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太平军是太平天国起义斗争的武装力量,从它诞生时起,就注意到以发扬"公心"为内容的思想教育,并在炽烈的阶级斗争中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号召力量.一八五六年天京变乱,太平天国转入后期斗争,"公心"教育受到削弱,人心不一,战局不利.作为一个历史遗产,深入研究太平军思想教育的侧面,对剖析太平天国的兴衰,汲取历史教训,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杜文秀回民起义政治纲领辨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九世纪中叶,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风暴影响下,发生于云南大理的以杜文秀为首的回民起义,是近代史上重大事件之一。不少学者曾对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各方面进行了探讨,撰写了大量文章。涉及到大理回民政权的政治纲领这一重大课题。史学界也有论述。本文特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王瑞成在《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2期发表文章指出,太平天国及捻军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辛酉政变三个相继发生的重大事件,促成了湘军、淮军和总理衙门等一系列新制度的创设。这一制度创新的共同特点是王朝应对外部危机而采取的横向分权,在体制外形成新的制度和权力中心,并与共同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近代史研究"现代化视角"的兴起,既是中国近代史学界积极"以史经世"回应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动举措,也是完善20世纪60年代初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内在要求,又是上承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近代化话语",下接新时期海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现代化思潮输入中国的结果。现代化视角引入中国近代史研究后,中国近代史学界系统探讨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成果。现代化视角的引入,在中国近代史学科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创新价值,推动了新时期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完善,是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走向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为21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论李昭寿     
李昭寿是中国近代一个经历颇不寻常的人物。当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与清朝激烈争战之际,以李昭寿为首的武装集团乘势而起,先是活动于豫皖鄂三省,后盘据在长江以北苏皖交界的滁州、来安、全椒、五河、肝胎、六合、天长、江浦、浦口一带,其武力最盛时达五六万人。这个集团的政治面貌曾屡经变换,起初是捻军的一支,后一度降清,不久杀官再起,归附太平天国,后又再度降清,成为清朝镇压太平天国的重要帮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全田起义一百四十周年。这次农民起义,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是古今中外农民运动史上所罕见的。它纵横十八省,历时十四年,不仅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它发生在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会,客观的历史条件必然会给它打上深刻的烙印,使它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独具特色。本文试图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特点作一初步探讨,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9.
沈葆桢与曾国藩关系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葆桢和曾国藩皆为中国近代史上引人注目的历史人物。在19世纪50年代特别是太平天国爆发以后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二人关系不断变化。这种关系变化的背后有着深刻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且二人关系疏密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汉族地主阶级地位的状况。  相似文献   

20.
爆发于太平天国时期的贵州各族农民起义,作为贵州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一场农民战争,构成了19世纪中叶波澜壮阔的全国农民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这场大起义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旧式农民战争失败的某些客观规律。舛谬之处,尚希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