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恋爱、婚姻是人生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社会价值观和情感需求的重要体现,在青年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农村青年的恋爱婚姻体现出与城市青年不同的特性,而生活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郊区的农村青年,婚恋价值观在保留一部分传统观念的同时,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新的特性,体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的时代特点.保留青年婚恋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引导社会青年坚持理性恋爱,健康婚姻的良好理念,对于维护社会主流价值观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将提供重要的保障作用.文章同时提出了通过加强知识教育,强化舆论宣传,引导主流观念等手段来促进农村青年婚恋价值观的演化.  相似文献   

2.
浅析日本青年的生活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价值观是青年在日常生活中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生活准则 ,它一般通过青年在生活中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 ,是青年世界观的核心和驱使其行为的内在动力。就其实质而论 ,青年的生活价值观是其社会存在的反映 ,同时也是由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它通过青年后天的社会化过程形成 ,有着相对的稳定性和不易改变性。由于任何社会均存在着一些普遍的价值标准 ,因而青年在生活行为上会形成一定的趋同性。这种趋同性代表一社会青年的行为模式 ,而研究这种行为模式有助于加深…  相似文献   

3.
主流价值观折射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共识。青年作为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对主流价值观基本予以认同,但部分青年对主流价值观存在认同危机,教育方面存在弊端、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与青年自我意识的过分强化是产生这种危机的主要原因。增强当代青年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感,就要加强青年的自我教育;优化教育机制,营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引导青年自觉接受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影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流行语的变迁折射着时代的变化,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价值观。而网络流行语更是其主要创造及传播者——青年网民利用网络展现自我,参与社会生活,关注现实问题的载体,它能透射出当代青年各种类型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价值观意蕴。对网络流行语的探讨能使我们准确地理解现今青年群体价值观的表现方式与基本特征,进而对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佛系现象作为中国社会现象的新动向,是社会价值观多样性的一种体现,主要通过佛系话语、佛系心态、佛系文化、佛系青年等方式呈现了青年价值观的迷失与困惑,使青年一代背离了主流价值取向,消退了健康青年心态。同时,佛系现象会导致理想青年角色的退出,以及社会结构功能的蜕化。因此,应结合青年一代自身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以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为指导,通过营造良好的价值观培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方式、建立长期的价值观引导机制,为青年一代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指引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当代青年个体自身的发展状况和社会思潮对青年价值观的影响过程 ,分析了青年价值观发展的特点 ,最后提出了在新形势下青年应怎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本文总结概括了当前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并提出了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社会语言学、社会学为理论依据,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不同时代青年流行语变化特点的分析,探索青年流行语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关系,认为青年流行语是时代价值观的表征,从时代流行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价值观呈现出从价值一元到价值多元的转变、从国家利益至上到个人利益为主的转变特点,同时青年流行语的变迁折射出社会文化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虞卓 《理论界》2006,(10):122-124
转型时期青年的价值观建设是一个研究的热点课题,它与社会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我国现在的时代背景与美国消费主义时期有类似之处,本文通过与美国消费主义时期的社会背景比较,分析了我国青年价值观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针对现状提出青年价值观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杨宇琦 《人文杂志》2020,(11):58-64
培养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青年认同其价值,更要培养以制度优化为基础的积极心理体验。当代中国青年社会价值观蕴含四对冲突心理感受:竞争观念显示竞争感与不安全感循环、成就观念折射平凡感与不凡感趋同、自我观念反映真实感与虚无感交叠、道德观念呈现无力感与自我实现感并存。制度优化是形塑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路,需要优化社会保障制度,缩减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青年的距离感;优化资源再分配制度,提高青年对终极性社会价值观的认同感;优化媒介管理制度,培养青年对多元文化的享受感,挑战世俗化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论青年毛泽东的主体性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青年毛泽东的主体性价值观刘兴邦青年毛泽东的时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的政治体制,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都处于激烈的变动之中。青年毛泽东在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伟大实践中进行了艰苦的价值选择,在融合古今中外各种价值观的基础上,冲破了各种价...  相似文献   

12.
价值观变迁是时代变革的缩影,新时代赋予青年价值观塑造张力.从历史演进看,时代变革成为青年价值观变迁的动力要素,而冲突与融合构成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变迁的主调;价值观形成蕴含着青年作为价值主体心理机制的变化规律,而新媒体的传播效度在青年价值观可变性和可塑性中又助长了这种冲突与融合.当前,青年价值观冲突与融合既表现在理性与感性的价值认识上,也表现在个人本位与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个体自信与社会权威的价值评价及价值培育方面.塑造新时代青年价值观需要加强资源整合,以培养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规范新媒体的传播影响,把青年价值观教育始终放在关键性位置.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社会中的消极现象对当代青年的价值观产生了激烈的冲击 ,使青年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新的趋势 :价值目标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 ;价值主体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和群体本位相结合转化 ;价值取向由单一价值向多元价值转化 ;价值评价 ,由严厉向宽容转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传播可以以“心”文化为途径。心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特色,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中传播的“心”路径包括:一、心灵本位,凸显中国特色、生活维度和大众话语;二、良心话语,使自觉的义务和此岸的信仰在青年中扎根;三、心力驱动,体现向上的愿望、正道的追求。结论:衡量一个社会好坏的是心灵而不是资本。  相似文献   

15.
罗国安 《学术论坛》2004,(6):152-155
青年指标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指标体系,教育与培训在青年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青年指标体系中,教育与培训直接影响着青年在社会中的就业、消费、生活质量、闲暇生活、社会参与、价值观和青年的婚姻家庭质量,决定着青年对社会的贡献,与青年的犯罪及行为偏差有着一定的关联,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青年的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青年网民的社会认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同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逐渐建构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为青年网民的社会认同提供了新的社会认同情境。网络时代青年认同表现出新的特点,即自我认同的双重叠合、群体认同的随意性、社会认同的兼容与冲突。青年网民在网络空间的多元认同建构机制是基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比较,是基于现实社会的生活经历,是基于网络社区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透视青年群体的特征我们不难发现,青年具有求知欲强,独立自主意识突出,创新意识浓厚及社会参与意识明显等鲜明的特征。青年一代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最积极活跃、最富有生气的一个群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引领者和受益者。当代青年应该勇敢承担起时代重任,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外思想交流的融合,产生于西方社会的虚无主义涌入中国,在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伦理道德领域表现出强大的侵蚀效应.该思潮已经渗透到青年群体,并对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造成很大的冲击.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晴雨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国家复兴的主力军.当前阶段,理应将教育引导与青年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弘扬正能量,知行合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对虚无主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化产品是青年与党、国家和社会实现互动,实现自身社会化的有效中介。承载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的精神文化产品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属性,呈现出产品个体的“圈层结构”和产品集群的“矩阵结构”特征。新时期在青年中培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重视不同“矩阵结构”产品之间和不同“圈层结构”层之间的关联度建设,重视教育文化产品的“外壳”建设,并且发挥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充分引入青年参与,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国家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0.
论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伟升 《理论界》2005,(1):146-14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在对理想教育的内心拒绝和外在遵从相脱节,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和注重物质消费等不健康倾向的增强。面对当前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现状,需要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青年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成长,从而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