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苏珊博士讲心事和听苏珊博士讲故事,曾经是许多朋友的一个愿望。近日记者有幸获得了这样的一个机会。6月4日,非典的故事即将落幕,我们如约来到苏珊位於安贞桥长新大厦的办公室,采访了苏珊博士。采访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苏珊博士正因花粉过敏经受哮喘折磨。“在美国因为空气好,鲜花多,几乎所有人都有哮喘。我还算比较轻点的。”从小美国长大的苏珊博士解释说。在非典时期,“因为空气好,鲜花多”而仅仅患有轻微哮喘的人无疑是幸运的。尽管如此,原定一个小时的采访,苏珊博士还是讲了三个小时。以看见别人成功和快乐为乐事的苏珊博士与人交流…  相似文献   

2.
<正>气和血都是生命的载体,共同滋润身体。如果把人体比作生长植物的话,气就是阳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使其茁壮成长。气和血是否充足可以在一些细节中发现出来,只要分辨出这些小细节就能认清各个脏腑气血的运行状态,有助于预知疾病、保持健康。1.看眼睛。主要看眼睛的色泽和清澈度。小孩子都有一双清澈的眼睛。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说明气血充足;眼白的颜色混浊、发  相似文献   

3.
美国女作家苏珊.格拉斯佩尔(Susan Glaspell)的《同命人审案》(AJury of Her Peers)是女权主义的经典之作。体现在这篇小说中的苏珊.格拉斯佩尔的叙事策略有多种,最突出的并且最鲜明地体现女权主义特色的是:回避。回避是指作者在小说中有意回避对女性的痛苦经历的描写,但却通过有效的技巧,把这种痛苦的经历暗示出来。这些技巧包括“他视角”透视、场景暗示、“同命人”提示等。回避策略的特点在女权主义写作、女权主义阅读、女性审美等多个层面上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4.
《福》是J.M.库切对丹尼尔·笛福的著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一种改写。小说打破了《鲁滨逊漂流记》中男性声音在历史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引入了一个女性叙述者苏珊.巴顿,以她的视角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似曾熟悉,实则大相径庭的荒岛流放的故事。苏珊的叙述揭示了库切对传统历史权威压迫下的边缘人物的声音的极大关注,挖掘这些声音的不懈努力及对传统历史写作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5.
在风景如画的美国俄勒冈州纽波特海湾,有一家普通的旅店。从外观上看,这只是个3层楼的小旅馆,与周围其他建筑并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就是这个小旅馆每年会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特别是一些喜爱读书的人更把这里当成了"天堂"。  相似文献   

6.
问题1,苏珊博士,我是一个来自秦皇岛的企业家,你可以叫我老张,我经常是脑子里一片空白,感到发自内心的空洞和苍白,感到无力和无助。有时候我一个人走在人多的地方,会敏锐在感觉恐怖,觉得周围的人很陌生,总感觉别人的眼睛在注视我,感到忐忑不安。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这种心理变化越来越明显,压抑,紧张,随时都会占据我的每一个细胞。我也试图使自己振作,但我的家族企业带给我的烦恼和压力一次次地让我倒下去,摔得遍体鳞伤,我甚至连最亲的人都无法相信,最后我连“相信自己”都做不到了。我很恐怖,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再次站起来。可以给我指点吗? 问题2:苏珊博士,我是程力,一个来自北京的企业家,我因为公司工作量大导致情绪紧张最后心脏病发作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体的许多部位和人体产生的一些功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通过计算机系统对人体这些差别进行记录、分析和电子模式识别,就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人体身份签证方式,在各个不同领域中显示它的作用和魅力。  相似文献   

8.
正什么是贺岁档?每到年末,总有一些新的影片上映,这些影片大都以喜剧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当这些影片成为人们过年的欢声笑语时,人们往往看的是热闹。  相似文献   

9.
苏珊·朗格作为一个美学家,其艺术符号论思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至今对她的符号论哲学思想尚研究得不够,人们常常把她的符号概念与其他的符号概念混淆起来。其实,苏珊·朗格的符号论思想是对数理逻辑符号理论的发展,与其他符号学的思想差异甚大。笔者认为,考察苏珊·朗格的符号论思想的基础、发展及其特征,无论是对研究她的哲学、美学思想还是对开展国内的符号学研究来说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吕斌 《华人时刊》2012,(5):22-25
在苏珊看来,女人在商界本来有很多优势,但如果没有把握住自身优势,而是跟男人一样去冒险的话,那就失去了优势。所以,现在很多女人,好像一成功之后就失去了最具优势的地方,迷失了自我。她们觉得变为女强人了,说话也变了,走路的姿势也变了,眼神也变了,都不自然了。实际上,抛开工作之后,她们还是应该回归本位,应该是一位女性、一位妻子、一位母亲。无论多  相似文献   

11.
据《英国美学杂志》1963年1月号发表英国美学家奥斯本的评介说,此书共有26篇论文。编者苏珊·朗格夫人在序言中承认,她所选的这些文章的作者在哲学观点上和她本人是一致的,她的某些概念就是从他们那里吸取来的,所有这些作者不是说  相似文献   

12.
X和Y是如此不同 众所周知,人体的细胞内有23对共46条染色体,染色体上分布了庞大的遗传信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了人类后代的遗传和人体的设计蓝图。其实,在19世纪人们就已经知道人类的遗传是通过染色体来进行的,但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搞清人体究竟有多少条染色体,甚至到了20世纪60年代,一些学校的教科书上还写着“男性47条,女性48条”。  相似文献   

13.
儿子去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美国。还给我找了个洋媳妇苏珊。如今,小孙子托比已经3岁了。今年夏天,儿子为我申请了探亲签证。在美国待了三个月,洋媳妇苏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这个中国婆婆大开眼界。不吃饭就饿着每天早上,托比醒来后,苏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托比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  相似文献   

14.
克罗齐与苏珊·朗格都赞同艺术是表现性的,但两者又有不同.一般认为,苏珊·朗格的"人类情感说"是对克罗齐"自我表现说"的超越,但本文认为两者关系更为复杂,并试图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来获得对情感表现说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如果一个男孩和女孩约会时,因为看心理医生而迟到,女孩不但不会生气,还会觉得自己的男友非常有品位。而在我周围的一些青年眼中,看心理医生却是一件不那么"光荣"的事情。我在咨询时常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不单刀直入,直到觉得我通过了"测试",才话锋一转,"老师,我在这里什么都可  相似文献   

16.
多丽丝·莱辛的著名短篇小说《到十九号房》以其发人深省的情节设置和生动有力的笔触描述成功地为读者揭示了二战后西方中产阶级的空虚和迷茫,引起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但多数观点认为苏珊之死是男性主导社会的必然产物,而马修——他们眼中的男权主义代表则被贴上了"苏珊侩子手"的标签。其实,马修也是这一空虚社会中的受害者,和苏珊一样,他也在"理性牢笼"中迷失了自我。本文将通过分析马修所处境遇和内心想法引导读者重读马修的形象。  相似文献   

17.
特纳尔存一次酒后驾车时,撞死了一名叫苏珊的年轻姑娘,她还在上高中。当时他接受了一项由姑娘的父母提出的处罚:每周要给死者的父母寄一张支票,支票必须是开给苏珊的,金额为1美元。而且要在以后的18年的每个星期五寄出。  相似文献   

18.
《可乐》2007,(11)
苏珊非常羡慕女同学罗琳,能住在带阁楼的房子里。罗琳是工人的女儿。苏珊经常想起去年到她家过生日的情景。那天玩得晚了,她睡在罗琳的屋子里。那是一间小小的阁楼,矮得一伸手,就能摸得到屋顶。两人都没有睡意,罗琳打开衣柜,  相似文献   

19.
《新天地》2007,(11)
我收集了一些花纹奇特的花蛤贝壳,并给其中一部分拍了照。我把这些照片给熟人看,有几位竟然以为是某个抽象派画家画在贝壳上的作品。我告诉他们,这是贝壳的自然花纹,他们都非常惊奇。以往吃花蛤,我从未注意过贝壳的花纹。2006年初夏,有一次洗蛤,对贝纹多看了几眼,惊  相似文献   

20.
《北方人》2008,(2)
苏珊非常羡慕女同学罗琳,羡慕罗琳能住在那样一栋带阁楼的房子里。罗琳是一位帮富人剪草坪的工人的女儿。苏珊经常想起去年到罗琳家过生日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