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周馥于1902年4月至1904年11月出任山东巡抚。在此任上,他竭力抵制德国对山东的经济侵略,在获得成功以后,又针对山东经济存在的种种问题,除旧布新,筹办农桑工艺实业,发展新型经济。周馥的经济举措对山东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浅析清政府引进外籍人才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随着新式事业的创办,人才奇缺的现实决定了“借才异域”的必然性.科举考试制度的阻碍导致近代教育发展滞后,从而影响到新式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清政府对新式人才使用不当、鼓励无方,从而影响到新式人才作用的发挥;这些因素导致清政府持续不断地引进外籍人才,以满足新式事业不断推进对新式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清朝末年乃中国千古变局之关键时期,兴办新式教育、培养新式人才实系政府的基本国策和新政枢纽所在.兴学育才效果如何,握有地方实权的督抚有无作为至关重要.清末著名总督岑春煊以教育为政治之先务,所到任处重教不遗余力,开创的新式教育具有层级多、类型全、开风气等特点.在高等、师范、留学、军事、法政、实业、农林、女子等教育方面均有贡献,并与近代中国一批名校的创办,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他在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定向培养、多方宽筹经费、重用新式教育专才等制度建设上,更是多有创举,不失为中国近代教育史,尤其是近代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杰出先驱者之一.  相似文献   

4.
王小静 《兰州学刊》2008,(8):129-130,134
科举废除之前,新式学堂会奖励毕业生一定的科举出身和官职,按成绩优劣奖励会有所不同。这种制度最早试行于同文馆,延续至清亡。这一制度是科举制度和新式学堂结合的产物,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学习,招徕学生,发展西学教育,培养西学人材,以适应富国强兵的时代需要。尽管这一制度到晚期已暴露出一定的缺陷,但总体上还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进步制度。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前半叶回族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前半叶回族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钱志和清末,中国回族教育摆脱以往传统的经堂教育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开始了新式教育的历史。近代回族教育的发展有些什么特点,这是研究回族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近代回族教育与民族觉醒同步发展中国近代回族新式教育始于何时?...  相似文献   

6.
晚清的教育改革以及将新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所促成的对制度变革和观念更新的反思,是中国近代化因素成长的动因之一。湖北和湖南两省在清朝的最后20年间,因为有一批思想趋新的官员自上而下进行引导,使得该地区新式教育成绩斐然,湖北是新式学堂最多的省份,湖南则是新学最为活跃的地区,这正是两湖实业大兴、革命因素成长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7.
鸭绿江流域地处偏僻,开发较晚,文化教育落后。该地区受晚清"新政",尤其是受奉天省近代教育的影响,开始走上教育近代化之路。但其近代教育水平远低于奉天省其它地区,呈现出新式学堂与旧私塾并存的特点,且新式教育在该区域内的发展也呈现不平衡性。新式教育的兴起使该区域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为后来教育的振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红霞  张帆  陈悦 《江汉论坛》2004,(1):125-127
洋务运动的兴起导致中国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新式学堂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并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但是,由于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学堂在教育理念、教学目的等方面与当时西方国家的学校有本质差异,因此它是不可能真正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通过对近代教育的反思,无疑有助于我们对科学技术教育的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五四文学发生的过程中,新式教育下的公共领域功能获得了充分的释放,接纳了新式教育的学生,远离了家庭的同时,也摆脱了私人领域对个人自由的限制,这确保了他们在公共领域中可以进行自由对话。很多现代思想正是借助于新式教育而传播开来。在公共领域中,交往行为对五四文学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论端方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端方是晚清新式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力主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他的“知本原所在,教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富有进步意义,理应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朱平珍 《云梦学刊》2013,34(1):75-82,105
力破旧教育弊端,以图新的现代教育建立的著述目的,不仅体现在鲁迅的译著中,还体现在他创作的诸多涉及到塾师、教师形象和教育的作品中。这些作品在对传统教育方式弊端的批判中,深蕴对新的现代教育方式、方法的呼吁;在对为师者品德和学术水平低下的针砭中,融入对身正学高教育家型的教师的期盼;在对旧教育观念和科举制度的批判中,饱含对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制度的推崇。鲁迅以文学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中国教育的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对教育之魂、教师人格及其学术追求,作出诗意的展现,他是内心充满现代教育理想之光的批判者。这些作品可谓是鲁迅作品中的"教育诗",对当代教育和文学创作都有很好的启发、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夏商西周三代时期,用文字记载的典册的不断出现,为历史教育提供了可资依据的教材;史官制度的逐步确立,巫史职责的逐渐分野,一方面使我国丰富而连续的历史记载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则使历史教育有了比较专职的历史教师;学校教育的产生,则使历史教育成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而且,"学在官府"、"官师合一"的教育体制,也使史官在学校中传授历史知识、进行历史教育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李砂砂 《阴山学刊》2003,16(4):95-97
严复不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而且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形成独特教育思想。他提出的教育救国、“三民”教育、女子教育、建立新型教育体系的思想,在当时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对今天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顾炎武在创作上能踵武少陵的"诗史"精神,并能在艺术风格上主动效法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作为乾嘉学风的开创者,顾炎武在清初确立了一种严谨求实的学风,对整个清代杜诗学的发展亦影响深远.在<日知录>中他还辟有专章对注杜进行研讨,其杜诗学的考证体现出"引据浩繁"的特点,但其中也存在许多疏失与舛误.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教育思想,是爱因斯坦教育实践的总结,也是他对他那个时代西方教育现状深思熟虑的产物。爱因斯坦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应当努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和谐的人,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工作动机、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榜样,等等。爱因斯坦教育思想虽然是针对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西方教育提出的,但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章学诚对戴震学术的评价,有一定的阶段性。伴随着自己学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他在乾隆五十四年、五十五年集中点名攻驳、评价戴震学术,一方面是针对当时学风病痛而发,另一方面,则有着完善自己的学术体系、推扬自己学术主张的目的。他与戴震学术主张中某种契合的主张,正是为乾嘉主流学术所摒弃之义理。戴震以训诂明义理的新学风难以拓展和章学诚的学术思想在当时难以引起共鸣,皆可见乾嘉学术风气影响之深刻。  相似文献   

17.
李泽昊 《兰州学刊》2007,(12):145-147
清末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起步阶段.时任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顺应历史潮流,积极推动东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采取了包括改革教育行政机构、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措施,并不断鼓励社会各界捐款兴办教育事业,多方筹集资金,力图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模式.在他的主持下,东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被认为是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教师的要求 ,以及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韩靖 《兰州学刊》2007,(5):134-137
童年自我的自性不足,孱弱无助,使得周作人一方面对于世界和他者是隔膜和拒绝的,但同时又激发起他对世俗幸福的执着.因此,追求自我与他者、与世界的和解,也是自我与自我,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和解,从而实现一个健康圆满的现世人生,是周作人的理想自我.但是,受童年自我局限性的影响,周作人在实现自我与他者、与世界的和解时又要求双方爱的相互性,而当这个相互性被破坏时,自我便又重新回到狭隘封闭的状态中去,从而使自我实现的理想破灭,这是周作的人自我观的内在局限.该文拟从童年个体生活经验和文化影响两个方面揭示周作人的"自我观"的成因并对其内涵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