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翟成鹏  孟凡东 《现代交际》2023,(7):106-114+124
梁启超最早提出“中华民族”一词,并根据当时社会局势和国内环境的变化界定和完善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内涵。梁启超“中华民族”概念的初步形成,经历了一个纷繁复杂的过程。从古代“夷夏观”分野到近代“种族观”再到近代“民族观”,从近代“民族观”到“近代中华”再到“中国民族”,从“天下合群”到“大民族主义”再到“中华民族”,这一过程实现了中华民族内涵的现代转型。从古代概念内涵到近代西学概念学习,再从吸收近代西方概念到近代中国概念转换,最后完全形成中国化概念内涵的自我超越。梁启超“中华民族”概念的形成启示我们,要坚决反对防范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全面构建和谐的世界民族观念。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外交也经历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革。从意识形态外交到务实外交,从单一外交到多元外交,从“第三世界”理论到“和谐世界”理念,30年间,国际形势风生水起,中国外交破浪向前,而解读这30年风风雨雨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外交走向进步与成熟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胡萍 《老年人》2009,(2):44-44
30年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也改变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的变化.最主要的是以下三个方面:对财富的态度——从“不敢富”到“求富”;对待人的态度——从见“人”就批到“以人为本”;对待自然的态度——从“人定胜天”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缺少民主法治传统的国家里,仅依靠少数贤臣名将或个人领袖的英明睿智是不可能保持长盛不衰的。近年来,“盛世”成了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词。所谓“盛世”,在历史上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公认的盛世只有三次,即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再到“昭宣中兴”的西汉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全盛”的大唐盛世和清代的“康雍乾盛世”。这三大盛世,一方面确立了中国传统盛世概念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也都没能避免“盛极而衰”的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无…  相似文献   

5.
中国房市在充满争议中又走过了一年。伴随着宏观调控货币政策从“稳健”到“从紧”,房市运行从年初的惯性上涨,到年中的“井喷”,再发展到目前买卖双方的“僵持”。年终岁尾,不断传来深圳、广州等一些中心城市房价下跌的消息,多年一路上扬的房价“拐点”似乎就在眼前,“欣欣向荣”的房地产市场正遭遇“盛世危言”。  相似文献   

6.
红伶 《女性大世界》2005,(9):146-146
这几年来,“中产阶级”,一直是文化媒体出现频率极高的词。从初期的“中国存不存在‘中产阶级’”到“在中国年薪达到多少万,才能归入‘中产’”,显然,人们已经无法漠视这样一个占据相当数量族群的“兴起”,对其的注意力也从“中产”的划分标准更多地转移到“中产”特有的阶层文化与文化心理上来,也就是说,社会的关注点已经从物质的中产逐渐转向了精神的中产。  相似文献   

7.
从最早我们用“中式英语”讽刺初学者英文水平低,到后来外国人不经意间对“中式英语”的巧妙错用,像“好久不见”,再到如今中国人开始故意错用甚至自创英语单词,比如“给力”。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英语里收录的中国词不断增加.英语也开始有了几分中国味儿。  相似文献   

8.
从凤姐,到“中国摇滚领袖”:从富豪扎堆“选妃”,到美女地铁口“脱衣”:从交友网站点击率爆棚,到各地卫视竞相炮制相亲,各路征婚“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艳照、毒舌、拜金、自恋……爆点此起彼伏,“征婚”仿佛已经进入一个真人“直销”时代——  相似文献   

9.
特殊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特殊教育的实施发展得益于特殊师范教育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中国特殊师范教育从最初的师徒式自发传授阶段到传习式自觉培训阶段,再从学校化专业培养阶段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发展之路。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中国特殊师范教育取得重大历史成就与系列基本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围绕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新时代特殊师范教育要促进“全面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在非洲扩展自己的经济影响和成千上万中国人在非洲做生意当劳工,中国“龙”和非洲“鸵鸟”如何和谐共舞,这在中国公共政治讨论中越来越引人关注。这个讨论很大程度上是补课,因为自1840年以来一直到20世纪末,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主要是西方,说起“出国”和“留学”总是指到发达国家去,“对外开放”指的更是对西方开放。毛泽东时代中国对第三世界一直是“开放”的,但那时到非洲去,从官方到老百姓一般都称为“援外”而不是“出国”。  相似文献   

11.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再到20世纪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些词语的转换,见证了依法治国的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2.
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中国大地涌现出的“女性第一人”遍布各行各业,她们不仅集合了中国亿万妇女在艰辛求索中积累创造的优异成绩,也为当代妇女运动实现创新发展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财富,为广大妇女实现“中国梦”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学界、政界、舆论界,一谈到中国的各种社会思潮,几乎都会提到“左右之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各种思潮纷繁复杂,“左”和“右”也被视为最主要的两大阵营。因此中国思想界最大的分歧和对立.也通常被看成“左右之争”。但是,从政治学理论看,用“左”和“右”的概念来解读中国社会的思想分歧,事实上背离了“左”和“右”这两个政治概念的原初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60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发展的60年,形成了各个时期具有时代特征的发展理论。从毛泽东同志的“赶超”发展观到邓小平同志的“硬道理”发展观;再从“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科学发展观”,这个历史阶段既有继承和发展,又有扬弃和创新。本文以历史脉络,对中国四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闲话中国人     
易中天 《中外书摘》2006,(10):64-67
作者在本书中,对中国人的生活现象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发掘其文化内核,并给予理论的阐述。作者指出一切之所以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全在于中国文化内核是“群体意识”。细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本文摘其片断。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电子商务从“出生”到“少年”历经十余载,如今临近“成年”之际,业界的风云变幻,称得上是硝烟弥漫,唯有强者笑做江湖。  相似文献   

17.
从2013年12月非正式高官会到今年8月的第三次高官会,从10月财政部长会议到11月APEC领导人会议周,志愿者用汗水和微笑生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奉献和青春打造了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性软件——网络社会的纽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被称作博客元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个,而在中国这一数字则达到了1600万个,今年博客续演迅猛的发展势头。进入门槛几乎为零的博客领域更像是一个“全民秀场”,从木子美到流氓燕,自竹影青瞳至芙蓉姐姐,博“出位”;从余秋雨到余华,自徐静蕾至郭敬明,博“人气”。王朔说“网络可能使得写作陷入人民的汪洋大海”,可能这就是了。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的眼光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生活的变局,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反贫困史,一部从“一穷二白”向“富裕小康”迈进的伟大历史画卷。在这其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正如西方人所惊叹的:“东方睡狮苏醒过来了!”是的,东方雄狮一旦醒来,她就注定要震动整个世界!经济生活:从“贫穷光荣”到“致富光荣”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中国人被西方国家蔑称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焕发出极大的建设热情,国家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禁锢下,“政治挂帅”成了衡…  相似文献   

20.
一、工于推理,待客上门。我国大庆油田急需采油设备时,日本人说:到我们这里来吧,一切都按你们的要求准备好了。果真如此,一谈就成。原来日本人长期积累、研究中国的报刊,从“王铁人”身穿大棉袄的照片上判断出大庆在东北三省;从“王进喜到了马家窑”的消息中确定大庆的方位;1966年王进喜出席了“人大”,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