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鹏林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5):11-18
20世纪60年代之后,在新兴艺术形式和后现代理论的冲击下,美学开始了后现代转向,在诸多方面产生了决定性断裂。一方面在旧形而上学思想的支配下仍然以主体论美学、意识哲学美学和语言论美学为主体,而实践美学否定了这种旧形而上学的普遍性、永恒性和必然性,使现代美学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文化研究在后现代转向的语境中兴起,但是它在逻辑起点、文化层面和审美追求三方面表现了其不足之处。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以自由的实践与创造和共产主义审美理想,弥补了其不足并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实践转向与美学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1):14-19
作为人文科学的美学,从实践转向的角度来看,其逻辑起点是人类社会实践,而人的存在只是美学的出发点。对应着实践结构的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价值评估层、美学的逻辑结构应该包含着自然客体逻辑,即合规律性逻辑;人类主体逻辑,即合目的性逻辑;主客体关系逻辑,即审美间性逻辑。对应着实践类型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话语生产、美学的逻辑构成应该包含着物象逻辑,即感性形式逻辑;意象逻辑,即知性形式逻辑;形象逻辑,即理性形式逻辑。对应着实践的受动和主动相统一过程,物质和精神相统一过程,共时性和历时性相统一过程,美学的逻辑过程应该包括意向性活动逻辑,即对象化逻辑;超越性活动逻辑,即符号化逻辑;时空性活动逻辑,即真实化逻辑。美学的逻辑力量就在于实践的建构功能、转化功能、解构功能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李贵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Z2)
后现代科学的出现,引发了对后现代科学的哲学思考,科学哲学的后现代转向值得关注。后现代科学哲学的理论渊源是认识论中的整体论和语言哲学中的意义理论。后现代科学哲学具有反对同一性、基础主义和本质主义;否认真理的存在;摒弃形而上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江业国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57-60
中国当代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已出现“后现代转向”,美学的分层越来越明显,因此,舍弃偏执性的美学,吸取传统美学和各种“后现代转向”美学的长处,提倡一种多文化互动、具有某种整合性的“软美学”,也许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周领顺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2,(8):72
本文评介了由吴世雄、陈维振等先生翻译的《后现代转向》一书.该书理论深厚、知识广博、视角新颖,是社会理论方面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的翻译出版在我国具有特别的意义.汉译本译笔优美,用语规范,足见翻译者扎实的双语功底和不凡的理论修养. 相似文献
6.
徐晨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1):38-42
行政法理论基础争论的核心目的在于确立行政法上具有基础地位的中心理论,然而,这场争论本身存在不同的哲学取向及其内在矛盾。在后现代主义的启示下,行政法理论研究应作理论基础争论到理论内在构建、理论评价民主化以及实用主义等方面的多重转向。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逻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欧阳友权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3):21-26
对网络文学作文化学的本质诠释,需要廓清这种文学与文化之间的"图—底"关系,即后现代主义文化诗学的逻辑背景。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情结和网络对诗学的后现代价值解构,就是这种逻辑关系的耦合方式。前者表现为:网络文学数字化传播的"祛魅"模式,浸润着后现代文化的知识态度;网络文学的消解中心话语模式,坚守了后现代的边缘姿态;后现代主义的平面化理念与网络文学无深度的游戏规则之间,也有着文化逻辑的同构与并置性。后者则表现为:网络化的欲望写作以自况性展示价值替代诗学深度的膜拜价值;网络对诗学信念的技术化演绎如游艺化、超媒体、超文本、链接修辞等,造成了对宏大叙事的能指飘浮和理性逻各斯的消解;网络作品对文字书写的淡化和对图像感觉的强化,抽空了艺术审美体验的心智基础。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师教育是典型的实体思维的产物。实体思维主宰下的教师教育表现为“惟知识性”的目标旨趣、“失整体性”的课程体系、“去经验性”的教学内容、“无主体性”的教学过程和“乏真实性”的评价模式。实体思维使教师教育陷入“惟知识性”“主体性危机”等困境中。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成为“连根拔起”传统教师教育“棘手问题”的新方式。实践思维主导下的教师教育将行走在一条与实体思维“殊异其趣”的道路上,其发展图景为“智慧性”目标追求、“整体性”课程架构、“实践性”教学内容、“关联性”教学过程和“全息性”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肖飒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5):43-47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发生在后现代的物质技术条件和文化背景之下,因此其思维方式、问题旨趣、理论建构等方面呈现出新的趋向与特征。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自觉地把握这些趋向与特征,有利于整体上推进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张中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16-21
社会美作为美的形态之一,作为中国美学的“特产”,曾经在中国美学界引发过激烈的讨论、研究与宣扬。然而,它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却逐渐走向了停滞。不过,在进入新世纪之后,西方当代美学开始关注生活、社会和自然,开始将生活、艺术、社会、自然的界限抹平--它们开始提出所谓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肯定美学”、“景观美学”--而这些实际上和中国现当代的社会美有着相同的时代诉求和审美立场。同时,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的进展,后现代美学思想的影响,社会美开始走向一种建设性的审美征途之中。它开始倡导一种自由、多元、和谐的审美观念,而这些实际上就是一种广义的生态美学观。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文本策略及其转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芷汀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6):33-37
后现代主义小说在诗学形态上具有显而易见的复杂性,可划分为后现代主义实验小说和通俗小说两大类.后现代主义小说对于抄袭等互文法的想象性使用,对于体裁界限的混合和模糊,对于多重文本和结尾的设计,对于异色和暴力的美化和风格化等,在读者面前形成文学上不可理解的斯芬克斯之谜.但随着后现代主义小说创造力的日趋衰竭,其被普遍采用和模仿的形式和技巧,已经或即将变成新的规范和僵化模式,文学期待着后现代主义颠覆之后的转向与重建. 相似文献
13.
文彦波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5):38-39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形成了后现代性的审美范式。在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层面上,作者和读者的传统身份渐趋模糊,双方共同参与创作,形成主体间性式的审美交流。从接受层面来看,由于文本的不确定性,读者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就只能寓于每一次的文本体验当中。从网络文学的自身特性来看,它也表现出游戏化、娱乐化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4.
张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6):90-93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滥觞之际,美国新马克思主义者杰姆逊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展开了对后现代社会的整体研究。他是采取美学和政治的相关性观点来透视后现代问题的,因而他的美学理论具有政治性,其关于后现代审美特征论的研究,并非是要纯粹勾勒一种风格潮流,而是从历史的角度,去探索后现代文化是如何以晚期资本主义整体逻辑里的主导文化形式呈现于社会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5.
蔡顺兴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5)
从“光晕”说的视角对媒体艺术的审美方式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审美方式.传统物理媒体表现为观众“在场”欣赏艺术作品物料“光晕”的唯一性、原创性;机械复制时代则表现为观众“非在场”体验艺术复制品的展示性;而数字媒体艺术多以“在场”与“非在场”,动态与非动态,仿像与拟像、拟真的“沉浸”式体验为特征,或表现为“场”与“场”之间的“遥在”式混合现实体验.不仅如此,数字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媒体艺术的审美方式已发生颠覆性转向. 相似文献
16.
赵彦芳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4(5)
审美与伦理的互动,并非仅仅是审美、美学的问题,也并非仅仅是审美与伦理、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类如何生存、人类自我如何建构的问题.审美与伦理在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不同语境下,呈现出统一于实存领域、分化以及统一于虚拟领域等复杂的变动情况.三种不同的互动关系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重新统一于实存领域也许是审美和伦理克服各自的困境、人类走出后现代困境的一条可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鲁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6):72-75
现实经济生产交往方式是经济伦理研究的基础,随着世界图景由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变换,后工业时代经济生产交往方式表征出了与工业时代经济生产交往方式极强的异质性,这需要经济伦理研究视域合乎现实逻辑的进行转向,即其研究视域必须由“生产-商品”域转向“消费-符号”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