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兰静 《兰州学刊》2007,13(3):47-49
核心竞争力的提出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开辟了新天地,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企业战略管理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但在企业努力建立和维持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核心竞争力的刚性也凸现出来,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文章试图从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源头出发,分析其刚性形成的本质原因、特征、表现,并探讨如何对其进行超越.  相似文献   

2.
宁夏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但从总体看 ,宁夏大型企业的竞争力还不强 ,发展不稳定 ,培育宁夏大型企业核心竞争力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自从核心能力的概念提出到现在 ,中外企业界和理论界更多地是把焦点集中在如何培育、运用和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但是 ,当企业环境或者企业能力发生变化时 ,企业需要对原来的核心能力进行调整或创新。而核心能力所表现出来的刚性特征 ,使其往往转化为核心刚性 ,成为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障碍。文章首先分析了核心能力的刚性特征 ,对核心刚性进行了界定 ,并深入研究了核心能力转化为核心刚性的原因 ,进而发掘出核心刚性所依附的载体 ,提出了超越核心刚性实现企业持续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知识体系,而且是企业长时间积累和学习的结果,是需要组织内各成员不断学习和创新、激活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知识体系;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有机整合了企业内部各种基本要素,同时能够和外部市场环境相协调的强有力集束力,而不是单一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长期保持的一种优势,它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延展以及在企业外部进行拓展,最终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和超额利润,是企业获得优势地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复杂经济环境中,中国企业能否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任一企业都以不断构建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争取较高利润额,来确定在行业中的地位。运用经济分析等方法,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征及理论构成出发,通过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条件,可以明晰强化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把握顾客需求,实施战略定位,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6.
何谓核心竞争力?理论界众说纷纭。很多人说是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但我认为没有这么复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谁能更多地占有市场,谁的核心竞争力就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也是表现在这一点上。之所以抢占市场,就是因为其份额总是有限的。如何扩大市场占有率呢?通常情况下,企业间的竞争力来自两个方面:低成本和产品的差异性。由于电力是一种差异性很小、同质性很强的商品,因此,我想首先应该通过低成本运营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过去的十几年发展中,玛电通过扎扎实实的达标、创一流企业和创国家文明单位,一步一个脚印,…  相似文献   

7.
刘耀 《阴山学刊》2006,20(1):100-10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即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干的,竞争对手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其中创新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主导产品(服务)是核心竞争力的本质。作者从核心竞争力有两个相互补充的来源、运用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法来确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可持续发展中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长盛不衰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造就与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赵明慧 《理论界》2008,(12):176-177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的变化、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文化管理理论都追求效益。但前者为追求效益而把人当作客体,后者为追求效益把文化概念自觉应用于企业,把具有丰富创造性的人作为管理理论的中心。这当然也包含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独有的、支撑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春彦 《理论界》2006,(5):51-52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特殊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结合。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注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指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的具体途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企业竞争优势本源的探析———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其中真正深入竞争优势本源的思想却不多。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是通过企业文化力以及在企业文化力作用下产生的学习力和创新力三者的有机结合表现出来的,它分布于企业组织中,是持续地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能量源。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从知识论的角度理解真理问题,而遗忘了真理极为重要的社会生活本性。我们认为,从哲学史上看,真理问题一开始就是与社会生活内在关联在一起的,它源于哲学家们对于“社会生活统一性”根据的寻求,但由于传统哲学所坚持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使得它的这种寻求不仅不能为“社会生活的统一性”提供充分的根据,反而导致了社会生活的抽象化与虚无化。我们认为,只有破除传统形而上学“发现论真理观”,真理才能真正回归其社会生活本性,并为“社会生活的统一性”提供真实的基础。“创造论真理观”即是这样一种与社会生活的本性相适应的真理观,“创造论的真理观”所说的“创造”,并非单数主体的独白式活动,而是“主体间”的共同参与和创造,它意味着“主体间”的共同参与、论辩、妥协和商谈,因而“创造论真理”是一种在主体间的社会交往过程中生成的社会性真理,具有鲜明的社会生活本性。  相似文献   

12.
企业核心能力:诠释及再诠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可为  陶雷 《江汉论坛》2006,18(1):51-54
企业核心能力不是知识、技能,更不是其它有形资产,而是企业在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生产力,是一种内化了的组织品质。企业核心能力不是企业内部对价值创造贡献最大的某一种关键能力或特殊资源,而是能为企业带来持久竞争优势的能力组合。企业核心能力不是静态的能力组合,而是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支撑/建构关系的动态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3.
研究李觏如何在解读儒家经典的基础上阐述自己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拓展李觏现实主义思想特征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康国济民为意",可谓师古以用今之情怀;"道不以权,弗能相济也",乃李觏对<易>之解读;"摭其大略而述之",体现了<周礼>的回归及对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邓小平"先富共富"理论的提出和实践所取得的成功,虽然取决于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发展不平衡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是基于对毛泽东、邓小平这一思想理论的学习和把握,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创举,对中国的新问题进行了新解决.  相似文献   

15.
齐泽克在被译介、转引、研究的过程中,毫无疑问地跻身为世界最前沿的原创性思想家。而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一个极具理论煽动性的疯狂写作者,在近十年里,齐泽克的著述更多地关照左翼政治的行动策略和现实问题。本文尝试梳理对齐泽克政治哲学有决定性影响的几个思想源流,并特别分析了马克思、拉康、黑格尔等人思想中对他政治转向产生基础性作用的关键概念。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网络流行语的变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历程,折射了当代青年的社会心态和精神风貌,而且它还是一种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形式,经历了从政治倾向到经济倾向再到多元倾向的发展过程,其本质上是一种“符号化”的、“去主流意识形态化”的、“消费主义化”的、体现虚假“需要”和虚假“平等”性质的意识形态形式,并且具有极强的消费文化意味.因此,必须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青年化、故事化和立体化,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整合功能,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的实效性,引领网络青年流行语的正确发展方向,使广大青年能够真正理解、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为此 ,本文讨论了企业核心能力基本概念及其形成机理 ,并提出国有企业创建能力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马克思学"在当代的出场,必须抓住其"实".从内在属性的"实"来看,"中国马克思学"是科学与哲学的辩证统一;从方法论的"实"来看,"中国马克思学"遵循解读而非解构的学术主旨;从价值论的"实"来看,"中国马克思学"是学术与意识形态的辩证统一;从时代定位的"实"来看,"中国马克思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取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