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绀弩的一生,大起大落,多灾多难.不过,命运的公正在于,它无情打击一个人的同时,却在另一方面悄悄成全了他.艰辛的生活,赋予了他刚强的意志;多难的人生,炼就了他傲人的风骨.所谓疾风知劲草、霜浓叶更红.历经坎坷,聂绀弩的高尚人格得到最大程度的凸显;饱受磨难,聂绀弩的文学创作有了取之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聂绀弩的一生,大起大落,多灾多难。不过,命运的公正在于,它无情打击一个人的同时,却在另一方面悄悄成全了他。艰辛的生活,赋予了他刚强的意志:多难的人生。炼就了他傲人的风骨。所谓疾风知劲草、霜浓叶更红。历经坎坷。聂绀弩的高尚人格得到最大程度的凸显:饱受磨难,聂绀弩的文学创作有了取之不竭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马德翠 《江汉论坛》2008,(3):140-141
聂绀弩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作家,他是20世纪30年代"鲁迅风"的代表人物,也是"当代杂文八大家"之首,他的杂文旁征博引恣肆汪洋,致力于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深刻批判,被公认为是鲁迅杂文的最好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4.
《散宜生诗》的作者散宜生即聂绀弩(1903—1986),他本是著名的杂文家,并不以诗名世,虽然他早年写过新诗,并出过诗集。但他写旧体诗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受到异口同声的赞美。胡乔木同志称他的诗是“以热血和微笑留给我们的一株奇花”,形成了“在艺术上很难达到的新的风格和新的水平”(《散宜生诗·胡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今人写旧体诗有如此创造,这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5.
新诗占据诗坛主流地位后,旧体诗仍在延续,且不乏佳作。但近人旧体诗基本属于古典美范畴,即使像杰出的旧体诗人聂绀弩,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有明显缺陷:长于传达理性深度而拙于表现现代人的丰富内心世界;有诙谐之趣却模糊了悲剧性底色;有古典语言美却难以发挥现代汉语的特长。造成其局限的原因之一是,旧体诗必须遵守以语音规则为核心的外在律,因而不能不拒斥以诗情的抑扬变化为基础的内在律。近人旧体诗不具有充分现代性,因此不宜纳入现代诗歌史。  相似文献   

6.
聂绀弩传略     
一九○三年一月廿八日(农历除夕),聂绀弩诞生在湖北省京山县一个破落的旧式家庭.小时名聂国棪,号干如.笔名:耳耶,肖今度、迈斯、悍膂、淡台灭暗等,是一位声名颇著的社会批评家、杂文家、古典小说研究家;语文运动参与者,文字改革工作者;诗人,小说家.有《聂绀弩杂文集》、《中国古典小说论集》、《语文问题和语文运动》等著作,其它诗歌、散文、小说不计.  相似文献   

7.
聂体或绀弩体,是一种现代打油诗。聂体打油诗的风骨,含有"三气":阿Q气,离骚气和江湖气。其中,阿Q气使聂诗诙谐,离骚气使聂诗沉郁,江湖气使聂诗狂放。阿Q气是表,离骚气和江湖气是里,一邪气(或曰逸气),两正气,互为表里,亦正亦邪,恰构成了聂诗"盛气凌人"的独特魔力,也使现代旧体诗(打油诗)别开了新生面。阿Q式的自嘲、屈原式的忧患、江湖式的狂狷,正是聂绀弩直面人生苦难的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8.
寒柳诗的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代学术宗师陈寅恪,生前留下了旧体诗二百余首,世称“寒柳诗”。寒柳诗出入唐宋,寄托遥深,境界尤高,是近人旧体诗中真正传世之作,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境界和中国文化的近代命运之关系,不可不先了解陈寅恪的境界,了解寒柳诗的境界。 探索自由的义谛 早在1930年写的《阅报戏作》“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中,陈寅恪就已看破,历来的文人最是不易于保持思想人格上的自由,有能知而不能行的通病。所以,陈氏素不喜玄学的概念游戏,从未撰写过有关“自由”思想的哲学专论。他一生的事业文章,立身处世,却具有极鲜明的自由思想特色。以治学而论,陈寅恪若干重要学术著述,都隐含着一个自由的理念。如《元白诗笺证稿》论崔张  相似文献   

9.
《高阳说诗》是高阳的诗学代表作,曾获学术界很高评价。高阳说诗师法陈寅恪,注重以诗证史,以史说诗,这是传统诗歌考据学在现代的新发展。本文试图揭示高阳说诗与陈寅恪说诗的渊源关系,并试图通过两者之间貌同实异奇特关系的比较剖析,来探论诗歌考据学应有的学术方法、学术规范、学术性格及其现代型态。高阳私淑陈寅恪的直接证据,共有四条:(一)虽然,高阳写旧体诗的老师是“台湾首席诗人”周弃子(学藩)先生,在《高阳说诗》(增订本)序中,也说过“我在诗上的一点浅薄功夫,无论是‘作’还是‘话’,都颇得周弃子先生的教益。”…  相似文献   

10.
《封神演义》漫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封神演义》(俗名《封神榜》)是明代神魔小说巨著,在民间存在极大影响.聂绀弩先生曾经指出:《封神榜》作为大众读物之一,在中国旧社会里面,占着它确乎不拔的支配地位.“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的纸条儿,到处都可以碰见;财神赵公明、东岳大帝黄飞虎以及麒麟送子的三霄娘娘……底庙宇,各地都有.至于三头六臂的哪吒,八九玄功的杨戬们底英勇的战绩,就是不认识字,没有直接看过这书的乡下放牛的砍柴的人们,也背得出一两套来.可是,覆盖面如此之广的说部,历来却评价不高,不登大雅之堂.原因何在?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1.
绀弩是1940年4月间应《力报》之聘编该报的副刊《新垦地》,由金华到桂林的。《力报》是由湖南邵阳迁来桂林的。当时的创办人张稚琴和总编辑欧阳敏讷考虑到一个新创办的报纸,要在象桂林这样的文化城争取读者,需要有一个能吸引读者的副刊,这个副刊必须由一位著名作家来主持。他们设法找到张天翼,由张天翼辗转介绍绀弩去。抗日战争前绀弩在上海编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以鲁迅先生为后援,成为当时著名的报纸副刊之一。他愿意去,《力报》当然是非常欢迎的。皖南事变前夕,整个1940年,国民党反动派已经处心积虑地搞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了。仅仅由于蒋、桂之间的矛盾,桂林多少还保持  相似文献   

12.
钱钟书在 2 0世纪出演的是一个“纯粹的文化人”的形象 ,其学术之路是循着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的“实学”精神与“学隐”方式发展而来 ,钱氏的“实学”与学术建树实现了古今罕见的文化大对话 ,其对 2 0世纪中国学术最杰出的贡献 ,在于以“全球化”的视野为 2 0世纪现代型的学术研究开辟了一个双向互动的学术语境 ,引领和推动了当代中国学术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3.
陈寅恪与当代中国常乐史学大师陈寅恪近年被学界或非学界的文人爆炒得很有声势,以至于懂史学或不懂史学的人涉及文史科学时都要扯到陈寅恪,似乎成为“开口不谈陈寅恪,读尽诗书亦枉然”了。人们极力推崇陈氏标举的“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以此为陈氏学术之真价值所...  相似文献   

14.
一  生活在当代市场社会的境况中 ,人们会发现 ,那种当年还属于本位主义、个人主义道德观念的“各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人瓦上霜” ,如今已渐渐地获得了人们道德心理上的认可 ,至少它已不像以往那样令人们反感。它似乎在说 ,一个人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他人的情况究竟如何 ,那纯粹是他人的事。而这种所谓“纯粹是他人的事”大体又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他人的权利自有他人相应的义务 ,别人无需操心 ;一是作为独立的个人 ,我们不能因为要管他人瓦上霜之事 ,而不惜侵犯他人的权利 (俗语中常说的“瞎操心”)。换言之 ,即便我们有好…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普遍认为“胡化说”是陈寅恪的独创。然而,本文通过梳理史料发现,尽管“胡化说”是陈演恪先生整个史学研究的渊源,但其由来更多地取自唐宋史家的研究成果。以陈寅恪“胡化说”的由来为切入口,对此进行论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16.
新文学家的旧体诗写作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意义.旧体诗词与新文学在艺术功能、表现对象上的互补性,使得新文学家有了在新旧文学之间腾椰转换的自由空间.新文学家旧体诗写作的广泛存在,表明20世纪对中国文学来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新文学的世纪,而是一个新旧文学交替的世纪.在新文学家旧体诗的评价问题上,我们需要纵横两个坐标系,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视角予以现照,才能对其做出公允、恰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陈寅恪在《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中说:“寅恪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而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所谓“民族文化之史”,指的是古代各民族(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文化史上的作用。陈氏在这个问题上有系统的看法,可以称之为“民族文化史观”。王国维是与陈寅恪齐名的现代杰出史学家。对于古代各民族在文化史上的作用,亦曾提出系统的看法。换句活说,王氏亦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史观。王、陈二氏的“民族文化史观”是大同小异的,带有明显的互受启发的痕迹。本文尽量按照王,陈二氏的原有思路,对他们的民族文化史观进行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主流法治概念在作为制度事实的法制之外,更强调对道德价值的追求.但对于“认知”却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这就为法治理想的实现埋下风险.故而,本文将对致力于建构追求客观认知的“法律科学”的纯粹法学进行研究,论述纯粹法学中的知性国家观、规范命题和分离命题,为当代中国法治理论的完善作出尝试性讨论.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主张唐代文化高峰说。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赵宋一代的文化比起唐代文化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学者徐有贞早就说过:“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之盛过之。”现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初也曾揭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至于宋史专家邓广  相似文献   

20.
夏曾佑 陈寅恪从欧洲留学归国,去见他父亲的老友,饱学之士夏曾佑,他对陈寅恪说:我很高兴你懂得多国文字,有很多书可读.我只能看中国书,但可惜都已经看完了,现在无书可看.陈寅恪当时认为真是荒唐,中国文献典籍浩如烟海,怎么可能读遍之后无书可看呢?等到陈寅恪七十岁时,他对人说,我现在老了,与夏先生很有同感,中国书虽多,不过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