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传播的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活动的中介或中介物,它本质上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物质、技术、符号和人;传播新闻的媒介是比较固定的和专门的,而传播文学的媒介则呈现为多样化。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学有时本身就是传播的媒介,而新闻不具备这方面功能。文学传播中,更多的是传播媒介与传播方式往往表现为交叉关系。中国古代传播文学的媒介主要有龟甲兽骨、青铜器、石,以及写本文学媒介中的竹、木、帛、纸、雕版、墙壁等。  相似文献   

2.
媒介形态变化与文学的嬗变——论文学的困境和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与文学具有密切的关系。现代传媒直接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联系到一起,使文学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深入考察文学在媒介影响下引发的变化,通过文学外部和内部的充分对话,才能准确把握电子媒介语境下文学的整体风貌与未来走向。进而根据媒介与文学的关系,从媒介创新、图文互动和审美文化等方面向文学灌输新鲜血液,凸显新时期文学特有的文体特征和时代魅力。  相似文献   

3.
媒介技术已经对文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入21世纪,在文学发展领域,电子文学、超文本文学、数字文学、网络文学、赛博文学等概念耳熟能详。而这些概念无不与媒介技术有着重要关联。在文学与媒介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媒介技术更新换代往往会引起文学界的"恐慌"。例如,广播、电视和电影等媒介技术的出现使得文学界"质疑"和"反对"之声四起。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媒介技术甚至一度被视为良好文学作品的"破坏者",使文学与新兴媒介技术之间建立"对立"关系,但不可否认,媒介技术,尤其是数字媒介的发展,也促使文学叙事迎来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新世纪,文学与媒介的关系经历了从"媒介文学化"到"文学媒介化"的世纪转换。在新世纪文学"被建构"的过程与序列中,"文学媒介化"现象格外引人注目,以"80后"文学为代表的文学媒介化景观,新媒介文学的"喧哗与骚动"都是显例。"文学媒介化"现象究竟会给文学带来什么样的终极影响,得经由时间来确证。  相似文献   

5.
文学媒介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此过程中,传统的文学创作受媒介的影响变得更加功利,但是塑造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媒介文学。微博小说是伴随互联网微博应用迅速风靡的文学体裁,微博小说作为文学媒介化时代的代表性现象之一,在未来的媒介诗学的建构中极具研究价值。论文主要从微博小说的概念入手,分析微博小说在表征和内容上存在的特征,进而对微博小说的发展前景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6.
雪莱在《为诗辩护》中论及文学与媒介的关系,认为"文学如明镜,媒介如阴霾"。媒介转换过程中,文学处于深深的焦虑之中并力求探寻其自身的出路。认为文学应该以开放的姿态容纳新的文学研究因素,只有把以媒介为主的艺术样式纳入到文学研究的视野,一方面坚守文学的人性关怀与精神超越性,另一方面加强对媒介的文学性研究,拓展文学研究的维度,进而更新文学自身的体系,才是文学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在大众媒介的强势渗透下,文学场的自主性原则遭到沉重打击,文学场的裂变难以避免,重建媒介时代的文学场,应该将文学场视为一个以媒介为中心的开放场域。媒介时代的文学研究需要突破本质主义和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将封闭的文学理论开放,加强对大众媒介语境下文学经验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利用媒介,利用文学,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质量,这正是重建媒介时代文学场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8.
新的文学媒介研究应深入到文学文本领域.媒介选择是文学文本在书写过程中众多可选择的符号之一,并直接从文学文本内部直接参与意义生产;文学媒介在作品内部构筑一个各元素交叉与融合的信息情景,在作品与受众的交流中,则成为一个受众对信息进行解码的参照物;媒介形成的隐喻是构成戏剧冲突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9.
文学独领风骚时代确已成为历史,以图音为载体的“影像艺术”正在逐渐称霸,但文学永远不会终结。从长远来看,高科技所引发的媒介革命一定并只能使文学不断生发出各种崭新的形态,文学本身的内涵和外延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延伸;同时即便是依托于纸质媒介的传统文学形态也会依然存在,并由于它本身独有的优势,难以想象它能够被新的文学形态完全取代。“文学将要终结”这一论断的原初以及它的不断演绎当有它特定的语境,并表达着论断者取自于独特视角的阐释和判断。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一味的争论所谓“文学会不会终结”的问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文学活动是一定历史语境下的产物,文学作品的生成与传承受到多重元素的规约,其中媒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代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作用于人类的感官,从而对意义世界进行不同比率的感官塑形和改造,口语、文字、印刷术的发展在赋予文学作品多元化传播的同时,也使得作品本身演化出多维度的审美转型。由口语到文字,再到印刷术媒介的演进,本质上是书面视觉媒介颠覆了文学作品传播既定的语言化格局,在推动文学文本视觉转化的基础上,对作品本身的生成途径、审美内涵、接受机制以及经典的评判模式,都带来了全局性的改写。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文学与现代传媒的对接,有着重要的历史传承意义,同时也对电子媒介语境下的文学研究有着现代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用实例,对翻译在比较文学中媒介作用以及对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特征:即以"翻译文学"为研究对象,以翻译文学本质和翻译文学史为研究内容等进行概述。通过分析比较文学对翻译文学本质的认识及其在翻译文学史研究方法上的特点,阐明翻译研究与比较文学之间互相依存,交叉融合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该文是跨媒介文学文体写作研究的总纲,梳理了跨媒介文体的演变与跨媒介文学写作理念的产生,指出了跨媒介文学文体写作研究的现状及问题、价值与意义,提出了跨媒介文学文体写作研究的思路及总体构架,可让人们对跨媒介文学文体研究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并为跨媒介文学文体的写作实践者、写作理论研究者和写作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媒介变迁对于所传播的内容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而媒介融合式的变迁更是以裂变的能量级影响着文学的生产、传播与接受的整个过程,文学的整体形态尤其是小说形态也因此不断发生着变迁。截取从"话本小说"到"网络小说"等小说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横断面,剖析小说变迁背后所渗透的媒介逻辑,可以发现这种变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伴随着中国古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学传播时代、手抄媒介文学传播时代以及印刷媒介文学传播时代几个阶段。每个历史阶段上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不同面貌和文学生态的不同变化,都和当时传播媒介的发展水平紧密相连。文学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文学的发展,文学传播媒介本身已经不仅仅是文学传播的物质传播渠道,而且构成了文学本身的一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5.
文学传播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传播学是研究文学媒介、作家宴集唱和、流派、结社以及文学作品的生产、流传和影响等方面特征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传播学的分支。文学传播学包括文学传播学理论、文学媒介、语言传播学、文体传播学、历史文学传播和跨文化文学传播五大部分。在研究方法上,除了运用文学和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外,文学传播学研究还应积极借鉴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网络文学创作特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网络文学在我国近年来蓬勃兴起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在创作上有着与传统纸质媒介文学不同的特点。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具体论述其特点:创作理念上极度追求娱乐消遣和个人情感的宣泄.创作过程上努力追求交互性、高效率和自由化,创作内容上主要表现网民生活和抒写个人情愫,创作形式上注重文本的超级链接和多媒体技术化,创作语言上大量采用简约、灵活而又独特的网络语言符号,创作主体构成上呈现非职业化、年轻化、匿名化。网络文学创作现象和特点值得文艺理论界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当网络成为现时代的主要媒介时,它所呈现的"双向的去中心的交流"和理性自律个体的瓦解及其带来的霸权意识形态的瓦解,将对以网络为媒介的文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会在文学的各个层面,包括审美取向、创作方式、阅读方式、文本构成、流传方式等,带来深远的变革.同时,它也会为文学的发展带来一些现实的危机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电视文艺传播的角度对90年代文学文本传播的衰落进行了解析,认为90年代文学文本传播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与电子媒介传播———主要是电视文艺传播的兴起有相当的关系。除了最基本的经济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比较而言,电子媒介———电视在主动性、易解性、娱乐性、快捷性方面都占有很多的传播优势,所以它从某种程度上侵蚀掉了文学文本传播中的受众。从传播学意义上来说,文学文本传播的衰落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媒介本身,受众,传播内容)负面影响,如图像传播的扩张,受众个性的被销蚀以及其自由选择权的丧失,传播内容的低俗化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消费文化和作为消费文化支撑的大众传媒迅速发展。在这样的语境下出现了“美女作家群”、“80后”等一系列文学现象。本文提出“媒介文学事件”概念,从理论上找出这类文学现象运作的一般规律。首先通过特征描述的方式来定义这个概念,其次将定义要素转化成一种类型,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定义它,并进一步认为,“媒介文学事件”与消费文化的内在联系存在于“符号消费”。  相似文献   

20.
文艺理论家赵宪章教授在文学研究过程中,独具慧眼地提出了其形式美学研究方法。其形式美学的理论体系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意义与形式的关系,即在文学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同时形式阐发意义而不是绕过形式直奔主题;二是其关于文体与形式的关系,主要包括其对传统文体和当代文学变体的研究;三是其关于文学与媒介关系的研究,具体表现在文学与图像的关系研究上,认为文学与图像并不是简单的排斥关系,也是相互模仿关系,即语一图互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