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属于政治的范畴,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和制约,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只要阶级存在,民主就只能是特定阶级的民主,没有超阶级的民主、抽象的民主。在当今世界,不是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列宁曾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民主制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即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一部分居民对另一部分居民有系统地使用暴力的组织”。(《列宁选集》第3卷,第257页、241页)在这里,列宁首先把民主看成一种国家制度,它包括团体和政体两个方面。资产阶级民主就是资产阶级掌握全部政权,实行对广大工  相似文献   

2.
最近教育界出现的奇谈怪论中,有一种说法,“不要不加分析地批判知识私有”。似乎“知识私有”是个好东西,批判不得。“知识私有”其实就是知识为资产阶级所有。这里表面是谈“知识”问题,其实是资产阶级在向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资产阶级不甘心失败,总是企图在新形式下复活旧  相似文献   

3.
然而20世纪由“十月革命”开创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后来发生的民族解放运动,造成一种新的历史状况。在社会主义国家,剥夺资产阶级和消灭剥削制度,使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奠定着一种新的政治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在取得国家主权、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也程度不同地通过剥夺帝国主义的控制权、没收帝国主义财产,逐步实行国有化。这就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推行新自由主义,对世界工人阶级、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进行大规模阶级的、民族的复仇行动的背景。“夺回失去的天堂”,就是夺回此前被人民剥夺的国内外资产阶级的权利和财…  相似文献   

4.
十八世纪法国掀起的思想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所谓“启蒙运动”的含义,按照资产阶级的理解,就是要启发人的“理性”,使人们从迷信和愚昧中解放出来。因此这场运动的锋芒指向封建专制制度,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鸣锣开道。启蒙运动中人才辈出,涌现了一大批哲学家、法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特别是法学,在新兴资产阶级手中被提高到世界观的高度,称为资产阶级法学世界观。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就是这灿烂群星中的一颗明星,他是站在运动前列的一位杰出思想家,也是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迫切要求挣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束缚,改变现状,寻找新的出路,争取国家的富强前途和民族的独立地位.在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浪潮中,资产阶级中下层的代表,即革命派的出现,为二十世纪初中国革命形势打开的了新的局面.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杰出的代表是孙中山.正如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527页)  相似文献   

6.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大规模农民运动。关于这一伟大革命运动的性质问题,目前史学界还存在着严重的分岐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一)认为太平天国革命是单纯农民战争,(二)是资产阶级性农民革命,(三)既是单纯农民战争而同时又帶有资产阶级性质硗?还有人这样说:“太平天国从其革命的动力和斗争方式来说是单纯农民战争而具有某些资本主义因素,从其社会內容来说,其根本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也就是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虽然作者说他是同意上述第三种意见,但实际上他却采取上述第二种意见来处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在评述了美国资产阶级历史研究中过去两种主要趋向:所谓“科学的”历史研究和道德评价的历史研究之后,大肆鼓吹把这两种趋向结合起来。他满以为这样一来就可使两者相辅相成,给资产阶级历史研究重新添上活力。这只能是枉费心机。我们知道,资产阶级历史学家标榜“科学”的历史研究无非是一种假借科学的名义来欺骗人民的把戏。资产阶级历史学家由于其所处的剥削阶级地位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限制,就使得他们不可能科学地、客观地去观察历史事变,也决计找不到合乎客观历史发展过程的规律来;而且他们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还往往故意歪曲历史发展的真象。所谓“成为反映独立的外在现实的一面光滑的镜子”不过是自我吹嘘而已。至于以道德批评家自居的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他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下道德判断时所使用的是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道德标准,也就是本文作者所供认的实用主义标准。很清楚,他们依据这种标准下道德判断,目的是要为一切反动阶级的代表人物的罪恶行径进行可耻辩护。总之,不论是所谓“科学的”历史研究,还是道德评价的历史研究,它们都是伪科学的、极端反动的,它们都同样为帝国主义资产阶级效劳,而且濒于破产。而作者认为这两者结合就能看出资产阶级历史研究的前途,那只是自欺欺人罢了。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七年是美国宪法制定的二百周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和意义有过许多评述。毛泽东指出:“讲到宪法,资产阶级是先行的,英国也好,法国也好,英国也好,资产阶级都有过革命时期,宪法就是他们在那个时期开始搞起的。我们对资产阶级民主不能一笔抹杀,说他们的宪法在历史上没有地位。”(《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27页。)如何贯彻上述思想,在教学中历史地具体地分析美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仍然是科研中一个有待于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是为研究生讲授对这些问题对所作的粗浅尝试。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毛泽东曾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以毛泽东的论述为依据,“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一直成为史学界评价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表述。我们认为,五四运动是一  相似文献   

10.
“四人邦”肆无忌惮地篡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使用的诡辩手法之一就是偷换概念。譬如,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说:“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四人邦”把这句话篡改为“党内有一个资产阶级”。经他们这一篡改,偷换了“资产阶级”这个概念——把毛主席作为分散概念使用的“资产阶级”,偷换成作为集合概念使用的“资产阶级”了。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在晚年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之一。孙中山大半辈子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中寻找救国真理,百折不回地为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而奋斗。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虽然仍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但反袁斗争、“护法”运动都因找不到真正的依靠力量和提不出新的战斗思想武器而一再失败。“孙中山在绝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找到了新的救国道路和真正的革命盟友,从而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相似文献   

12.
<正> 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马克思第一次运用于政治经济学这门实证科学中。这一方法不仅适用于政治经济学,而且具有普遍意义。本文试就《资本论》中逻辑和历史相统一方法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意义谈一些看法。一、逻辑和历史相统一是逻辑史上一种新的科学思维方法马克思在研究政治经济学时,首先遇到的就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畴的非历史性问题。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天然合理的,它是“天然的”,“现在再也没有历史了”。(《马恩全集》第23卷第98页注33。下引该卷只注页码)在资产阶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一些宣扬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说什么“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说什么我们的改革、开放“应当全方位开放或者叫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关系到我国的全面改革与对外开放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问题,关系到我们党的命运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前途的大问题,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作出回答.  相似文献   

14.
忘掉你的体形,不要计算卡路里,忘掉节食。那些做法对你可能是弊大于利。“任何身材都健康”运动正在兴起。  相似文献   

15.
掀开历史的帷幕,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爆发了震撼世界的“五四”爱国运动。这场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以及将来都是意义巨大、影响深远的。然而,时至今日“五四”运动的领导权问题,在国内外史学界,仍然是众说纷纭:言无产阶级是领导者有之;言资产阶级是领导者有之;主张“群龙无首”是自发产生者有之;对五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近代教育改革,自一八六八年的明治维新始。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一次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意义并带有近代民族民主运动鲜明特点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的改革,摆脱了半殖民地化危机,形成独立自主的近代民族,发展资本主义,比较顺利地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建成为东方唯一一个现代化的资产阶级国家。明治维新问题,说到底,就是日本进入近代伊始的社会变革问题。从世界史来看,日本明治维新正是发生在马克思所说的世界资产阶级“建立世界市场”“这个过程看来已完成了”的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与欧美国家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改革的历史过程相比较,日本可以说是近代世界最后一个经过资产阶级改革运动而踏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日本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的起点极低,比任何一个西方资产阶级国家都差得很远。明治维新前夕,国民经济中工场手工业都还不占统治地位,新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尚处在幼苗阶段。而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又是在明治维新实行改革后才正式开始的。但是,如此落后的底子,经过明治维新到明治末年(一九一二)前后不足半个世纪时间,便建成了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在谈到社会主义制度时说:“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资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级工资制,等等。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毛主席这一重要指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重要发展,为我们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对于深刻理解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限制资产阶级法权,逐步铲除滋生资产阶级的土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人帮”为了篡党夺权的需要,疯狂地全面地歪曲、篡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他们所谓的“法权是经济基础”的谬论,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们胡说什么“资产阶级法权”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重要的经济基础”。这一谬论,在“四人帮”把持的舆论工具中喧嚣一时,造成混乱。法权到底是不是经济基础,“四人帮”怎样在这个基本问题上制造混乱,搞乱这个问题对他们的反革命阴谋有何作用,我们必须予以彻底批判和澄清。法权属于上层建筑,而不是经济基础。这是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反复阐明过的。马  相似文献   

19.
一拉萨尔创作《弗兰茨·冯·济金根》剧本,缺乏现实主义精神。马克思指出:“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恩格斯指出:“不应该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掉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马克思关于“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的提法,与恩格斯“不应该”“为了席勒而忘掉莎士比亚”的提法含义相同。“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对莎士比亚创作思想、创作特征的高度概括。莎士比亚从客观社会生活出发,遵循艺术规律,按照现实主义文艺的整体构思,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题材  相似文献   

20.
当前正在开展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是我国政治思想领域中的一件大事。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是同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完全对立的,它的要害和核心,就是要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的事业,脱离共产党领导,脱离社会主义轨道,走资本主义道路,就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资本主义制度。这种思潮腐蚀我们的青年,危害我们的社会,败坏我们的事业,理所当然地引起全党、全社会的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开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关系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否正确地坚持下去,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的一代来继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我们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