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经理人员有可能利用其掌握对企业的控制权牟取私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文章论述了“内部人控制”产生腐败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国内公司控制权市场对公司高管人员总体上无明显的更替作用。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大多是绩差公司,且转移前后的高管变动与企业绩效无明显相关关系。“二元经理人市场”仍居于主导地位。控制权转移后.企业更处于超强的内部人控制状态。我国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未能发挥相应的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3.
在国有经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所有作为委托人与企业经理作为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委托代理关系预算约束软化,因此导致在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过程中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双方对未来博弈次数及委托代理信誉预期的不确定性。为了对国有企业经理人员实行有效的激励与监督,就必须促使委托代理双方实现重复博弈,加强双方的委托代理信誉,从而有效地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公司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公司控制权市场对公司高管人员总体上无明显的更替作用.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大多是绩差公司,且转移前后的高管变动与企业绩效无明显相关关系."二元经理人市场"仍居于主导地位.控制权转移后,企业更处于超强的内部人控制状态.我国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未能发挥相应的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5.
代理成本作为企业委托代理矛盾的焦点,与“内部人控制”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分析了二者之间交错融合的关系,并从代理成本这一角度剖析了“内部人控制”的解决,即在目前所有者难以在短期内通过必要的程序确实到位前,通过合理的薪酬组合校正经理人员的目标函数,建立让国企经理人员分享剩余的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结合、风险收入与基薪收入结合的报酬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代理成本的控制——兼议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公司制的本质是委托代理制.由于利益与信息的不对称,经理层所做出的决策可能会背弃股东的利益,产生代理问题.西方国家一般是通过持股权、报酬合约、董事会、经理市场、公司控制权市场与机构持股等方式协调经理人员与股东的利益取向.要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政府部门必须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尤其是完善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7.
能够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制衡关系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目前不少国有企业在改组为公司以后经营绩效并无大的起色,症结在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现有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的主要表现是:行政领导机关继续干预企业微观决策;企业中“新三会”“老三会”并存,权力机构重叠,领导多头;部分企业处于“内部人控制失控”状态;普遍缺乏对经理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了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做到:确保所有者在位:确保董事会能够有效地履行其受托责任;确保董事会对高层经理人员的监督:通过股票期权等报酬形式,给予经理人员足够的激励;充分利用规范的证券市场来强化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以人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在公司契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了,同时也对现代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假说提出了挑战.现代公司在从以资本为核心向以人本为核心的过渡中,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配已成为必然.从企业所有权角度,通过对古典企业和现代企业的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公司的发展趋势并非是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应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主题之一.本文利用四川上市公司1999年底的数据,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的构成及特征等方面讨论了四川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表明股权结构不合理、大股东控制权缺位、内部人控制、经理人约束机制不健全是四川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缺陷.文章最后简要讨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两权分离将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通过对“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原因及背景分析 ,认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进行公司制改革时 ,国有企业应从以下 5个方面防止“内部人控制” :1)解决国有股自身代理问题 ,使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真正到位 ;2 )规范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3)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4)培育经理市场 ,形成竞争机制 ;5 )建立、健全破产机制和兼并机制以约束经营者。从而使经营者 (内部人 )朝股东价值和股东财富最大化方向努力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有企业在转轨过程中出现了的“内部人控制”具有明显的事实特征 ,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国有企业产权单一 ,国有产权的所有者形同虚设 ,同时对经理人员的监管乏力 ,从而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因此 ,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是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主要存在内部人控制 ,股东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 ,董事会不能有效行使决策权 ,监督机制失效和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除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所具有的一般原因外 ,更主要的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股权结构不合理 ,缺乏现代公司治理观念以及政府对企业在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和在产权上的“超弱控制”等特殊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资本市场目前还缺乏“三大件”,而期望资本市场在发展中不出问题、没有风险、没有冲突也是不现实的。 这缺少的“三大件”,首先就是中国还缺市场上的“恶意收购”。所谓“恶意收购”,是指利用对方经营不善、出现问题、股市下跌的机会,在市场上进行操作,实现对其收购或控制,并最终对其进行改组。在股东大会往往被经理们操纵,抛售股票使股价下跌也无法刺激经理层的时候,“恶意收购”的潜在威胁,事实上是资本市场上迫使公司经理们积极改善效率、认真提供利润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机制之一。资本市场没有“杀机”或者说“血腥味”,…  相似文献   

14.
胡伟 《南都学坛》2012,32(2):90-93
作为实务中耳熟能详的概念,公司控制权与公司法上其他概念相比,其概念的内涵一直不甚明了。在法学领域中,从权利生成的视角来看,公司控制权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上的权利,它符合权利生成的实质判断标准和形式判断标准;公司控制权所具有的控制法益应当受到法律的认可,实务中可通过权利推理的方式获得法律的调整与保护。  相似文献   

15.
“内部人控制”与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人控制”现象是企业转型过程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此并与世界主要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比较,提出对“内部人控制”进行控制和完善公司治理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比较 ,西方国家市场导向型和网络导向型两类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对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启示与借鉴作用表现为 :(1 )在现代公司制度所有与控制相分离的原则之下 ,要实现公司的有效运营 ,首先必须有恰当的股权结构 ;(2 )现代公司的有效运营 ,基于明确、高效的分权制衡的治理机制 ;(3)应注重银行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4)建立经理人员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现状 ,认为防止内部人控制和建立经理阶层激励约束机制是高新技术公司治理的核心。为有效防止经理阶层内部人控制 ,需引进独立董事制度 ,规范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与比例 ,明确独立董事的职责 ,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 ,并进一步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在多种利益主体的压力下 ,经理阶层内部人控制得到了抑制 ,但为防止追求短期绩效行为 ,需建立长期的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另外 ,高新技术企业中业务流程重组(BPR)的改进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现状,认为防止内部人控制和建立经理阶层激励约束机制是高新技术公司治理的核心.为有效防止经理阶层内部人控制,需引进独立董事制度,规范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与比例,明确独立董事的职责,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并进一步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在多种利益主体的压力下,经理阶层内部人控制得到了抑制,但为防止追求短期绩效行为,需建立长期的经理激励约束机制.另外,高新技术企业中业务流程重组(BPR)的改进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受约束的权力” ,就是要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班子的合理分工、议事规则及权力制衡机制。通过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和一系列的监管和激励机制 ,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20.
企业作为一系列投入要素的契约集合,其契约的核心是对企业剩余的配置。企业剩余配置机制是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核心,股东和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一种双向的动态的重复博弈过程。关于公司控制权的争夺本质上也是为了通过创造更大的信息不对称度来获得更大的企业剩余控制权,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过程就是这种动态重复博弈的表现。但是,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实际上处于一种古典类型向现代企业的初级转型阶段,公司的股权虽然分散,但股东通过各种方式强化了对公司的控制权,管理者与股东争夺控制权的博弈并不明显,导致管理层与股东形成“联合企业家”,通过“侵占效应”、“共谋”侵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