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通过历史资料和实物调查,对宜昌城市历史变迁到近代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形态特点作了简要的概述、分析和介绍。研究宜昌近代城市发展历史及特色,无疑对保护和发展这座古城十分有益。在当前城市化进程日渐迅猛之时,在注意保护传统风貌和建筑的同时,对近代的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格局、有价值的近代建筑如何认识和保护则是非常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古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间文化生态的“博物馆”。景观基因理论作为分析古村落内在机制和外在表达的新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研究古村落景观基因的规律与特点。参照该理论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了景观基因的基本概念,其次对阳朔旧县村环境、空间布局、建筑及装饰等进行了解析,识别阳朔旧县村景观基因特征,最后运用编码理论对旧县古村落景观基因进行了编码,以环境基因、建筑基因、装饰基因和文化基因四大要素体系为基础构建了旧县村景观基因谱系,以期为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设计学的角度,对《姑苏繁华图》中的建筑图像进行了辨识研究,依据《营造法原》中提到的建筑立面样式及屋顶样式进行比对分析,考证和辨识画卷中各种建筑图像所对应的具体外观样式,进一步揭示画卷中建筑样式的真实性,使一幅包含众多古城场景的历史风物画兼具设计学和建筑学的借鉴意义,以期给苏南地区的建筑遗产保护及建筑样式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历史建筑保护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传统模式下历史建筑的保护方法与修缮措施存有局限性。通过对合肥包公祠的资料收集及实地勘测,利用建筑信息化建模(BIM)技术组建反映建筑现状的“大数据库”,进一步提出参数化保护与修缮信息管理新思路,以期为目下历史建筑保护及修缮文本制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与路径,选取中国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别运用熵值法和DEA方法对数字经济指数及地区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结合双向固定效应模型、SUR回归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与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数字经济对技术推动型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显著,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分别通过增进技术进步和提升技术效率提升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数字产业化可以通过产业数字化提升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培育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新动能,应加快构建服务数字化转型、融合创新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促进数字经济和技术创新深度融合; 加强自主创新数字技术和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共享,促进中国技术进步以及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经营决策以及生产体系; 加强数字信息保护和数字环境治理,建立健全产业数字化的信息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在自然环境、气候特征、文化传统、建筑形式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研究和总结日本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经验,对构建与完善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制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梳理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及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日本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特点和优势及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提出应该从完善法律体系、协调行政管理体系、构建公众参与体系等几个方面完善我国相关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与城市视觉形象相关的要素纷繁复杂、体系庞大,要理出头绪对其进行整合与提升绝非易事。文章试图从视觉传达的角度,借鉴企业视觉形象设计的要素分类方法整合城市视觉形象的要素体系,并基于人因因素领域以人为中心设计的研究视角提出提升城市视觉形象的四个层次,以期对规划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建筑设计师等城市设计者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在反思传统研究方法局限性的基础上,梳理量化分析技术在我国建筑遗存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概况,并指出其有待深入和完善的方面,进而提出针对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的多维量化分析框架,倡导形成"保护修复.量化分析.科学利用"的动态研究链条,催生更加科学完备的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武汉近代里弄建筑与环境保护及更新改造设计研究目的和意义的阐述,分析和归纳出武汉近代里弄建筑与环境的发展状况及风貌特色,提出了对其予以保护及更新改造设计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法国里昂的两个现代建筑与历史景观融合与互动的案例,探讨里昂现代建筑融合历史景观的设计手法,并探析里昂现代建筑体现出来的法国历史传承下来的设计精神。旨在为我国当代建筑设计师处理现代建筑与历史景观的设计关系提供借鉴,引发读者对历史景观保护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户部山是徐州城市重要的古建筑群文化遗址,户部山古建筑群文化遗址保护及再利用现状表明,建筑密度的合理性以及城市管理中的疏漏,是古建筑文化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中需要关注的突出问题。历史街区的保护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保护,还必须将其纳入到现代生活的轨道上来,需要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景观及建筑单体内部的空间组织设施条件。不仅要强调保护历史元素和信息,也需要强化历史元素和信息在经济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在探讨历史文化村镇概念渊源与内涵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村镇进行简要回顾并总结该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研究进展,认为已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聚落形成变迁研究、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和传统民居专题研究3个方面,初步形成了基于文化、社会、建筑视角的三大研究模块,而在聚落发展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历史文化村镇的定量评价与保护规划、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与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  相似文献   

13.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一个层次,目前,北京共有4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有33片分布在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历史风貌最为突出的区域,同时也是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交织的地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现实状况怎样,保护的措施有哪些,存在哪些问题等等,本文将对保护区的保护进行全面的概括分析,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不仅具有历史文献作用,还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价值。当前,虽然历史城镇保护在政府的主导下有众多参与者,但仍存在着历史风貌的破坏、过度商业化等问题。根据我国现实,历史城镇保护的当务之急是构建政府保护机制。它包括法律法规制定机制、宣传教育机制、保护规划机制、审批机制、监管机制、处罚机制等。历史城镇保护的政府机制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良好运行必须伴之以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15.
保护历史建筑的目的是真实全面地传递其价值,而不是为保护而保护。青岛常州路监狱保护工程曲折的过程背后也有一条隐含的价值主线。文章从价值评估与干预层级、建筑再生与区域整合、建筑整饬与修复观念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剖析,结合佛罗伦萨Le Murate监狱等再生实例,提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应自觉地以价值延续为基础,摒弃狭隘的保护观念,正视历史建筑的再利用问题,从城市和街区复兴的高度出发,实现历史建筑再生过程中“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论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的原则和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论述了历史街区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价值;对其进行保护与再生的基本原则,即文化认同原则、保用结合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历史街区保护与再生手段,包括对原有建筑物的保护与更新、对原有街区空间肌理的维护与扩展、对原有街区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17.
正定古城是我国唯一一座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其进行科学保护,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分析古城特色资源和历史价值,剖析其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古城保护与利用的建议和对策,进而为正定古城的保护与利用另辟新径,找到一条可持续的古城发展之路,将正定古城打造成为文化特色突出、品牌形象独具一格的州府级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8.
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的制度经济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立足于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从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的实践出发 ,对制约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的产权、外部性问题和委托代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进而指出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需要针对上述问题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与英、法、美各国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定义、保护态度、手段等方面的对比,发现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具有历史建筑丰富、传统民居众多、居民久居其地的特点,但是目前北京的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及保护重点是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而忽略了对居民的保护,应对北京社区的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对民居与居民进行整体性保护,以达到保留保护区传统风貌,促进其文化、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天然林保护涉及到林业资源、水资源、野生动物保护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我国现有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是由政府集中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易出现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划分的不一致性,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天然林保护与保护地经济发展的矛盾,因而呈现出无效化特征。本研究提出改变现存问题的突破点在于构建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环境权益的管理制度,让第三方参与天然林管理的多级治理模式,从而实现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