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技术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而成的新业态.文章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实证分析了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的贡献度,结果表明:高技术服务业对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和专利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技术服务业有利于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罗杰斯 《四川省情》2014,(12):26-28
近几年来,受到生活方式、消费理念、市场导向、上下游配套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家具行业与相关产业相互渗透、交叉和重组,行业融合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1 大数据背景下的“三新”统计 所谓“三新”,是经济发展中所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的统称.新产业表现形式多样:第一种是新技术直接催生的新产业,如互联网平台等.第二种是顺应新的市场需求出现的新产业如送餐服务、快递服务等.第三种是传统产业应用新技术和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前两种比较容易确定,第三种就比较难以划分.新产业与新业态和新商业运行模式实际上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产业是按照单位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来划分的,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可用不同的业态或商业模式来提供,三者放在一起容易混淆.所以,如需了解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的情况可采用复合分组的方式,不要简单并列.有的专家提出:定义“新产业”强调存在形式,定义“新业态”强调活动形式,定义“新商业模式”强调交易形式.徐燕(2016)指出,“三新”经济与传统经济并不存在矛盾之处,在“互联网+”等推动下,“三新”经济也发展起来.傅升(2016)则认为“三新”经济活动具有跨界的特点,既涉及生产环节,又覆盖研发、营销等环节.  相似文献   

4.
产业关联分析法与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产业关联分析法简介针对各产业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日本经济学界提出了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概念,这是产业关联分析法中运用的两项主要指标,主要用来分析产业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程度,系数值可以通过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计算求得.  相似文献   

5.
技术溢出,是指不同部门进行研发活动获取的新知识会通过各种渠道(人员流动或有形产品的信息)相互渗透,形成一种正的外部经济效应。技术溢出最有可能在制造业各行业间发生,认识技术溢出特点对于促进我市工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产业关联分析法看我国主导产业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 ,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展问题与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 ,各国十分重视对主导产业的选择与支持。产业关联分析法是用于正确选择主导产业的一种科学方法。针对各产业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 ,日本经济学界提出了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概念 ,这是产业关联分析法中运用的两项主要指标 ,主要用来分析产业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的程度 ,系数值可以通过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计算求得。本文依据我国 1956年、1981年、1987年的统计资料数据 ,采用产业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几个不同阶…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各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方式。产业结构的实质是生产力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它决定经济系统内的劳动力、资本财富、其他资源在各产业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2011—2021年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有关数据,通过4个二级指标以及16个三级指标,构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耦合协调等级进行划分,通过Moran’s I和Anselin local Moran’s I法对二者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虽然耦合协调度逐年升高,并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正向集聚性,但两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偏低,东部、西部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程度有较大的差距。最后,在探索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理念、坚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新导向、打造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内容新特色、提升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服务新品质、探索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新思路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内蒙古产业结构现状   (一)产业结构概述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资源、财富、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分配形态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国民经济的各类结构中,产业结构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李恒 《统计与决策》2005,(23):101-103
高新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其规划所涉及面相当广、相当复杂,其重要性也尤为突出,从而各国均把高新技术作为发展的重点.在21世纪,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将加快,产业规模加速发展,新的产业和新的市场不断被创造,同时高新技术不断向工业领域渗透,工业技术也呈现高技术化,并促进技术间的相互整合,新的产业被不断的开发出来.在这一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趋势表现的尤为明显.当前来看,集聚经济不但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撑,实践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集聚经济在实施费用节约、技术创新和组织协调等方面均体现出独特的优势,正暗合了高新技术本身的创新特性和产业关联性,从而成为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良好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1.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拓宽乡村产业发展空间的有效渠道,文章基于熵值法,以河北省作为实证对象,测算了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分维度发展指数。结果表明:河北省11个地级市可分为三个梯队,分别是发展实力较强、发展实力中等、发展实力较弱,其中,9个地级市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测算得分高于或接近测算均值,分维度指数测算结果表明11个地级市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FDI对浙江产业集聚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浙江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输入型FDI对浙江产业集聚的作用。计量结果表明浙江制造业在产业集聚过程中,本土民营经济的表现优于FDI。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内外资企业相对较好的融合与渗透,使FDI的产业集聚作用及技术溢出效应均为显著正向,但在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FDI的作用并不显著或有益。  相似文献   

13.
杨灿  郑正喜 《统计研究》2014,31(12):11-19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可以构建多种产业关联效应测度方法,但不同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尚未获得足够重视和透彻把握。本文探讨了常规不加权产业关联测度的真实内涵和局限性,并由经济分析入手探讨和论证了相应的加权测度形式;将简单和加权的两种方式归纳为产业关联的相对(边际或平均)测度和绝对(规模)测度,着重辨析其经济内涵的异同点;进而分别采用Leontief和Ghosh模型体系,从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两个角度测度后向和前向产业关联效应。结合我国投入产出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同测度方法给出的结果均有其经济分析价值;但相对而言,考虑规模因素的加权测度方法在刻画实际的产业关联效应方面显得更为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   

14.
万韬 《四川省情》2022,(9):58-60
<正>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为了解泸州在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短板,泸州市统计局先后在江阳区、叙永县、古蔺县开展调研。此次调查以问卷形式为主,对象分经营主体和农户两部分,其中经营主体调查问卷15份,共涉及23个问题;农户调查问卷75份,共涉及12个问题。总的来看,泸州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形态多样、初具成效,但仍面临规划不足,融合带动力较弱等困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行业与行业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很难清楚地对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品牌界定它的"属性",但每一个优秀的品牌,都能比较准确地体现目标消费者的某种特征,而因为特征单一,往往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首先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和TOPSIS法测度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网络关联特征;然后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收敛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与空间关联特征,多数省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但也有少数省份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样本期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对差异总体上呈缩小趋势,各区域地区内、地区间差异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超变密度差异和地区内相对差异是整体相对差异的主要来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全国及各区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均呈现出明显的收敛态势,财政支农水平、城镇化、产业结构、农业保险深度、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交通条件等因素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收敛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从农业内部整合型融合、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先进技术对农业渗透型融合等四个层面,构建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熵值法综合评价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基于2004—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对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总体水平从0.2088提升为0.6116,提升了0.4028,在四种细分模式中,先进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发展态势最为突出;四个省份中,四川省、重庆市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较高,云南省、贵州省则相对较低;消费需求、土地流转、技术进步、基础设施、环境质量、人力资本、金融发展等因素都从不同程度作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各因素因为模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学融合潮流的出现 ,不仅是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表现 ,更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实践的迫切需要。从现代科学发展的轨迹 ,及科学的融合过程我们看到 :一是同一科学部类内部的有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 ,产生了例如物理化学、生物统计、射电天文、经济地理等学科 ;二是不同部类的有关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渗透 ,产生了例如数理经济、社会生物、计量历史等学科 ;三是由于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使得许多学科实现了工程化 ,产生了例如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知识工程、金融工程等学科 ;四是近数十年来出现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全国各省1992-2012年的省外户籍人口迁入数据和各产业劳均增加值数据,建立了PS-VAR模型以分析省际人口迁移与各产业劳动效率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为了解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下,上述变量间关系是否存在不同,还将各省份分为较发达省份和较不发达省份,并分别建立PSVAR模型,从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结果三个方面出发,比较了全国模型、较发达省份模型和较不发达省份模型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文章用Basto和Cabral (2007)贸易模式的动态新指标,反映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向的转变.该指标把贸易模式的变化分解成三个不同的方面:增强一国原有专业化的产业间贸易、弱化一国原有专业化(专业化转变)的边际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研究发现,农产品贸易仍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其内部各行业间专业化发生了较大转变,专业化转变是产业间贸易量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